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2019-08-21 03:09陈会清
商情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会清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国高等教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作为先进思想的有效传播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现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内容或褒或贬,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和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利用好这些作品,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

策略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所在,而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社会活动,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教好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应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中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到实处,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因其人文科学属性,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载体。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发展现状

中国现当代文学呈蓬勃发展之势,莫言也凭借《蛙》打破我国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转变,而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体现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当代文学教学受之影响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当代文学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现代生活节奏飞快,读书已成为一种奢侈品,大众的阅读方式演变为网络碎片化阅读[1],阅读内容大都来源于媒体的推送,内容浅显易懂,阅读时间可灵活掌握,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文学作品需要专门抽出一定时间认真阅读,厚重的纸质书本也让人们望而却步,这些社会发展带来的负效应使得现当代文学发展变得没落。

(二)现当代文学教学失去意义

正是由于现当代文学发展进入瓶颈期,对于学生来讲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是从小到大灌输的最基本的人生观,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利益至上”已成为不少青年人座右铭,在高校学习中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教师也顺应时代的需求,以实用性的学科为教授的主体,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所承担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等重要功能。

(三)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未真正体现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影响人的一生。目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取向也随之偏移,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正确引导,甚至只关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黑暗面,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正能量,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的价值观偏离主轨,甚至迷失。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在新常态下,要让学生们静下心来搞研究创新,首先应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科学开展,就可润物细无声般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渗透于学生们的思想中,在学习和阅读经典著作时,无形中就会激发出学生的情感[2],培养和塑造个性,获得生活智慧,提升审美能力,因此,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整个教育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最有利的工具。

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繁多,内容复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美学原则

好的文学作品带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美的享受,文学作品主要呈现的是大众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通过生动的场景描述使读者和作者在思想上达到共鸣。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感受作品之美,再通过引导,让学生充分领略作者的创作情怀,最后提升高度,从文学作品创作的场景中转入现实社会,自然而然过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让学生对美好社会有所企盼,对历史铭记入心,对当下怀有感恩和珍惜之情,对中国梦和民族梦的实现建立坚定的信念。

(二)历史原则

在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时,应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到如实反映历史还原历史,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过渡。比如我国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所反映的都是当时民众对新时代迫切的渴望之情,在授课时自然而然就会引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去。而改革开放后的一些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深刻的展示了普通大众在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为追求理想和事业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在讲授时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代美好社会的建设基础,强调这些文学作品与当代社会的传承关系,这样就可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统一起来。

(三)价值原则

价值原则主要体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材制定和内容编选上[3]。在制定教材时应选择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且可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连接的作品,除了前文中所说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郭沫若、贾平凹、莫言、王安忆、余华等文学家的一些作品都可以作为教材的内容,另外一些作品在文学界影响较以上作家的作品次之,但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如阿来的《尘埃落定》反映出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对藏民族文化风俗,生活习惯描写的真实生动,通过作品可让学生深刻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性;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描写了知识分子陆焉识在政治和苦难的困囚驯化中的精神抗争、蜕变、坚持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美好社会的珍视。总之,在中国当现代文学课本的编纂中若能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体现作品的价值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结束语:

在高校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政策要求所必须完成的重要教育工作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具有覆盖面广的特性,在这项政策的落實中承担重要责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提升自身修养和理念,充分理解作品内容,并发掘作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运用美学、历史及价值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到学生内心,成为当代大学生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陈一军.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5):50-54+91.

[2]杨云萍,乔晓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2):15-18.

[3]周琳娜,王仁姣.以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亲和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87-90.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