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2019-08-21 03:09王彬彬
商情 2019年34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训考核

王彬彬

【摘要】发展性教育评价产生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注重诊断、激励和发展。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发展。其内容多元化,既关注学业成就、升学率,也重视被评价者多方面素质与潜能的发展。PDCA作为重要的监督评价方式,具有循环性、客观性特点,考核方法多样化,除考试与测验外,还使用观察、访谈等多种科学易行的评价方法。本文将PDCA的方法引用至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为实训教学的合理化安排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一、 PDCA模式在教学安排中的应用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通过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新西兰将PDCA模式设计为五个环节构成的程序来规范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①私立培训机构的注册登记。②通过单元注册登记或者学位专业审批设立标准。③鉴定。鉴定过程包括评价一所院校能否提供单元或课程标准的能力。④调整。调整包括选取有代表性的目标以对整个质量进行检查,而且必须在单元注册或专业审批的时候具体化。⑤审核现已存在的质量体实行检查,以确保与教育机构先前提出的目标相一致。

二、 高职院校实训实习课程完善要求科学化管理

2.1  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课程的安排分学段

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课程运行“PDCA”考核评价体系,参与考核评价学生数预计达到520人,专兼职教师10人,参与评价的校企合作企业5家。通过运行考核评价体系,帮助教师明确校外实训教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实训目标,帮助校企共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2  强化市场营销专业内涵建设的需求迫切

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课程考核技能点清单列举,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6+3+3”考核结果诊断制度的建立,使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贴近企業需求。由结果倒推检验实训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发现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2.3  密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够更好的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以企业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作为实训教学的考核点设计依据,将使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直接对应,充分利用了企业资源,由行业专家和社会参与专业考核评价,充分利用了产业及社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贯彻“全面育人”的理念,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PDCA实训管理模式

3.1通过运行校外实训课程的“PDCA”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实习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工作中最丰富、最活跃也是最容易失控的环节。其中,校外实训课程因其实训地点多变,实训内容多样、实训监督难度大而成为考核评价的薄弱区。通过设计并实施考核评价的“PDCA”质量环,建立“多因素设计-多元化实施-多点式检查-多渠道纠正”的良性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训课程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采用多元化评价和多点式检查,使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客观有效

传统考核评价以学校、企业为双元主体,忽视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主体性。通过引入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学生及社会参与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将使评价主体度多元化,考核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对考核手段的丰富化,多主体参与考核结果的诊断分析,有利于发现实训教学的薄弱环节,找到产生原因,调整考核评价体系,达到全面育人,全社会育人的目标。

四、  市场营销专业PDCA实训管理模式建议

4.1 P(计划):设计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课程的考核点清单,制定考核标准

调研行业企业的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和不同实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校外实训课程内容,设计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课程的考核点清单,并制定考核标准。考核点清单分为专业知识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三个方面,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二级考核指标体系。

4.2 D(实施):对照考核点清单,实施校外实训课程的多样化考核

校外实训课程包括企业认知实训(2周)、岗位体验实训(4周)和项目综合实训(12周) 三门。以考核点目录清单为考核评价依据,采用现场观测、当面访谈、书面证明、实训总结汇报、问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实训实拍、毕业论文等8种手段进行考核。做到“项项有评价,过程有考核,结束有总结,效果有反馈”,将考核内容记录成册,作为考核结果评价的依据。

4.3 C(检查):建立“6+3+3”分段多元的立体化诊断制度,分析评价考核结果

收集汇总考核信息,以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校内专任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学生、社会作为6元诊断主体,对“企业认知实训-岗位体验实训-项目综合实训”3个阶段的校外实训课程,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3个层面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查找学生技能与素养方面的薄弱点,检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课程设计的盲区,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偏差原因,为改善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4.4 A(处理):根据反馈结果,完善考核点清单,调整校外实训内容

根据对考核结果的诊断反馈,对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师资力量配备、学生管理方式、校企合作项目选择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改善,并将行业企业发展对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新需求,补充入考核点清单,完善考核标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崔奇. 职业学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信息技术教育,2007.

[2]孙宝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探索[J].机械工业标准化预制梁,2007.

[3]张晓,王丽丽.市场营销策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实训考核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促进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