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深圳,可以吗

2019-08-22 08:15
环球时报 2019-08-22
关键词:大湾粤港澳深圳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1日文章,原题:深圳,可以吗?5年多前第一次去深圳时,当地的一行标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的朋友告诉我,虽然地处广东,但在深圳根本不必担心因为不会讲广东话而受到歧视,因为“大家都是外地人,到了深圳,大家又都是深圳人”。

包容的移民文化为这座新兴城市创造了不分背景、不分地域、一视同仁的公平与公正,让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哨站,成为中国年轻人创业的热土。

中共中央、国务院本月18日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深圳画出三步走蓝图,最终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尽管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消息已酝酿一段时间,但此时公布难免让人与香港目前的局势联系起来。舆论热议的“取代论”认为,北京这一决策旨在提高深圳定位,同时向香港发出警示,如果香港继续乱下去,或是没有准备好接受参与中国发展的机遇,北京已准备好让深圳取代香港。

其实“深港之争”存在已久,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深圳在创新科技和风险投资等领域打开局面,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华为、腾讯、大疆等深圳企业对粤港澳地区的溢出效应也日渐显现。反观香港,房地产独大、实业空心化、赶不上互联网创新潮流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型困难,香港的经济发展显得后劲不足。

深圳这个曾经的“小弟”在大湾区对香港“老大哥”的地位威胁已不再是假想。2018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龙头。按照深圳和香港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看,两地的经济差距还将扩大。

然而,深圳要在短期内取代香港也没那么容易。尽管有中央政策加持,深圳自身也拥有包容的移民文化、良好的创业土壤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并有着优于很多中国城市的市场化氛围,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在全球的资产配置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此外,深圳在资本流动、法治环境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也与香港存在差距。

在当下香港的复杂局面下,北京抬高深圳定位,肯定不足以让香港放下纷争,但这场反修例风波后,香港和深圳未来的战略定位必定会被重新检视。同样令人关注的是,这一次的政策加持能否像40年前那样,为深圳插上第二次腾飞的翅膀,甚至超越深圳这一座城市,带动中国更大范围的新一轮改革与开放。▲

(作者杨丹旭)

猜你喜欢
大湾粤港澳深圳
当下深圳,魅力何在?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