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票证购买到扫码支付

2019-08-22 12:58申杰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9年1期
关键词:布票票证粮票

申杰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向往和追求的40年,其中“票”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历程,从银联卡支付到信用卡的透支,再到今天无处不在的扫二维码电子支付,人们购物支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代:物质缺乏一票难求

“凭票购物”曾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肉票,甚至彩电、自行车都需要凭票购买。

1953年,国家开始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证限量购买。最早发放的票证包括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那个时期的票证种类可谓五花八门,不仅购买粮食、食油、布必须用票证,购买煤、糖、碱、肥皂、火柴、烟酒等也必須用票证。印发票证的部门和单位很多,有的企业、农场、学校等也印发了内部使用的各种票证。

从归类来看,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饮食方面除了粮票、食用油票外,还细分为猪、牛、羊肉票证,鸡、鸭、鱼肉票证,鸡、鸭蛋票证,各种糖类票证,各种豆制品票证及蔬菜票证等。服饰方面除了布票外.还有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等。日用品方面有手帕票、肥皂票、煤油票等,还有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及一些临时票、机动票等,涉及方方面面,大多数商品都必须凭票证购买。一些当时的贵重物品,如电器、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还需要用外汇券来购买。

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还是只能凭票证才能购买商品,而门市部、供销社是商品供应的主要渠道。由于物资相对缺乏,很多商品的供应时间仅有几天,每逢春节等节假日前夕,各供应点都会排起长队,这也是那个时期的一大街景。在当时,蔬菜副食非常缺乏,进入冬季后,西安市场上基本没有蔬菜,人们只能凭票证到指定的供应点把白菜、萝卜、土豆等买回家,储存或者腌制起来,以备过冬食用。

今年已经66岁家住燕郊的沈大爷跟记者表示道:“那个年代,一个星期见不到油腥是常有的事,白面也很少,一个月能吃上几次白面馍就不错了,吃肉就更别想了,每逢过年过节,家里买回来一点儿肉,全家人都非常高兴。老人想吃点水果,市场上根本买不到。”

80-90年代:票证退出现金流行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各类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1985年之前,我的妻儿还在老家农村,我回乡探望,每次都会买一些吃的、用的带回去。”沈大爷说,那时,一些物资不再是凭票购买,只要有钱就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工业和农业飞速发展,粮食和其他日用品日益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禽蛋蔬菜价格逐渐放开,商品市场日益活跃,老百姓可以进城自销农副产品,各省市的肉、蛋、菜类副食品开始不用票证就能买了,一些工业品也基本达到了供需平衡,逐渐不再是紧俏商品。从1984年开始,以布票为首的各种票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1992年,随着最后一种票证 粮票被取消后,老百姓从此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资缺乏时期。

只要手中有钱,进餐馆品尝新鲜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鲍鱼、海参等高档食材也走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追求吃好,营养均衡、粗细粮搭配、绿色食品等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除了拿现金买东西外,90年代中期还流行找他人代购。“如今的超市随处可见,可我小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超市的概念,街头看到最多的就是小卖部。记得90年代后期,超市不过就比平常的小卖部大一点而已。”出生在上世纪80年初期的沈先生说:“那时候大人流行穿的确良衬衫、喇叭裤,孩子们流行穿健美裤、吃大白兔奶糖和跳跳糖。有一次,爸爸的朋友去北京出差,带回很多大白兔奶糖和跳跳糖,尝过之后既喜欢又舍不得吃。后来,爸爸就委托出差的人从外面代买,有时还会给妈妈代购一些时下流行的衣服。”

而服饰方面,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人们开始注重服饰的质量、花色等,开始追求品牌和时尚。着装成了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与修养的方式。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随之快速发展,物资逐渐丰富。1983年11月23日商业部宣布,从l2月起,棉布不再收布票、敞开供应。80年代后,除部分紧缺商品外,其他商品已全部敞开供应。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1993年,粮票、油票正式退出中国人的生活舞台,“票证年代”也宣告结束。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到1993年粮票谢幕,票证时代整整经历了38年,成为中国人生活难忘的记忆。

21世纪:无现金支付

除了超市购物,家住北京通州的市民小秦热衷网购。“我常在网上买些东西,服装、鞋子、大家电、手机、零食等都买过。”小秦告诉记者,在网上购物,可供选择的商品更为丰富,还能海淘国外商品,遇到网站有优惠活动的时候,价格比线下还便宜。

66岁的沈大爷也有同感,他说:“现在这日子是我当年想都不敢想的,过去是有钱没有票证买不到东西,现在是出门连现金都不用了,进超市买东西、进饭馆吃饭、坐公交坐地铁都是‘刷手机,特别是在网络上购物,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水平提高,日子越过越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想出门,在网络平台下单也十分方便,几天就可以送到。”前不久的双12购物节,张女士在淘宝上下单购的电器产品,两天就快递到家,还免费安装。“网络的发达,移动支付的便利,让生活变得更轻松、便捷和智慧。”

网购的发展还得益于移动支付和物流运输的大发展。如今在商场、在超市、在理发店、在菜市场、在火车上等无处不能使用支付宝与微信,就连路边小摊都挂着两张二维码,供扫码支付。而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7年全年信息消费规模达4.5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全球位居第一。

早在21世纪初,网购便来到人们身边,易贝易趣到淘宝网,那时网银支付相对麻烦。不仅要开通网上银行,基于网络安全考虑,还要下载网盾、插入U盾。而现在,开通网银绑定支付宝等三方支付平台,就能用手机支付。移动支付改变了生活方式,让生活变得更轻松、便捷和智慧。

猜你喜欢
布票票证粮票
布票话今昔
宁海“票证的故事”
在粮票堆里遨游
布票
粮票: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
我与军用布票收藏
小粮票,大收藏
哪些布票有“钱途”
投资粮票成富翁
投资粮票成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