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信5G 承载网技术发展建设策略

2019-08-23 10:41
数字通信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核心网路由时延

李 莉

(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 830002)

1 新疆电信移动承载网现状

新疆电信本地传输网由核心机房、县局(团场)机房、接入层(模块局、乡镇)机房、偏远农话网点机房组成。本地传输网核心汇聚层已基本形成环形结构,接入层以环形和树形为主。

(1)为满足IP 业务的有效承载,各本地网已基本建设城域核心汇聚层80*100G OTN 系统,加强了无线、数据、传输、接入四个专业的协同传送,并与IP 城域网、IP RAN 网络、PON 网络充分衔接,确定了中长期的OTN 目标网络。

(2)SDH 网络:现有各地州市分公司中继层2.5G/10G 环数量一般为4-5个,每个环路等效155M 通道利用率基本都在60%以上,部分环路达到100%,时隙利用率较高。随着IP RAN 部署,3G、LTE 网的数据业务已基本采用IP RAN 网络承载,近两年新建基站,移动语音业务也通过IP RAN 网络承载。

(3)IP RAN 技术侧重于三层路由功能,是由路由器和交换机构成的基于IP 报文的三层转发体系。鉴于路由器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业务调度非常灵活,目前中国电信采用IP RAN 作为移动承载网的主要技术。利旧原有的城域骨干网,建设综合接入网,用于接入或承载自营业务。中国电信经过2017年-2018年的持续建设,IP RAN 网络已完成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的三级网络架构搭建;建设了RAN CE、B 设备,基站BBU 接入采用A2、A1设备。

2 新疆电信5G 移动承载网需求分析

5G 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和海量机器类通信。也就是说5G 可以给用户带来更高的带宽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时延和更大容量的网络连接。主要业务有:无线数据下载、视频监控、云存储、实时视频会话播放分享、移动在线游戏、高清图片上传、无人驾驶、物联网应用等。

网络云化是移动网未来演进的主要趋势,移动网将最终形成控制云、转发云和接入云的“三朵云”结构。LTE 与5G 的差距主要在时延、吞吐量、连接数、移动性、网络架构等五个方面,详细比对如表1所示:

表1 LTE与5G性能对比表

4G 时代,核心网元位置一般处于骨干层,UE(用户设备)到核心网的时延将难以满足5G 要求,因此核心网下移以及云化成为5G 发展的趋势。3GPP 已经将核心网下移纳入讨论范围并推动MEC(移动边缘计算)的标准化。按NGMN 的带宽规划原则,取MAX(单小区峰值,均值*N)。在3.4G-3.5G 频谱,带宽100MHz,无线基站采用3cells,64T64R 的配置原则,则5G 网络的频谱效率达到峰值,50bit/Hz,均值10bit/Hz。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单站峰值带宽为5Gb/s,单站均值带宽为3Gb/s。因此,5G 承载网最大的挑战在低时延和高带宽这两个方面。

3 承载网技术介绍

(1)FLexE 技术(灵活以太网技术)。灵活以太网技术通过对以太网轻量级增强,在以太网L2(MAC)/L1(PHY)之间的中间层增加FlexE Shim 层,Flex Shim 层基于时分复用分发机制,将多个Client 接口的数据按照时隙方式调度并分发至多个不同的子通道。以100GE 管道为例,通过FlexE Shim 可以划分为20个5G 速率的子通道,每个Client 侧接口可指定使用某一个或多个子通道,实现业务隔离。FlexE 能够实现大端口的捆绑功能,有效地解决之前网络带宽升级面临的问题。比如接入层50GE 带宽能够满足5G 初期的业务发展需求,随着5G 的深入发展,接入层需升级至100GE,通过FlexE 绑定功能,只需再扩容一个50GE端口,就能将接入层升级至100GE,不用进行大量的业务调整和割接工作,也能保护前期的投资。

(2)增强路由转发技术(SR)。增强路由转发技术是一种完全兼容现有MPLS 转发面的源路由技术。转发节点不感知业务状态,只维护拓扑信息,可以使网络获得更佳的可扩展性。通过在源节点设置有序的指令集,实现显示的路径转发。优点如下:简化协议,无需LDP/RSVP-TE 等信令协议,降低L3下沉到边缘的实现和维护成本;控制点少,便于部署SDN 控制解决跨IGP 路由域的问题;可扩展性好,中间节点无需维护连接的状态,可支持数十万节点的网络;转发面兼容现有MPLS;具有很强的局部保护能力。

(3)分组增强性OTN。随着老旧的SDH 设备逐渐退网,小颗粒的TDM 类专线业务的承载方式需要重新考虑。在OTN 上集成VC 交叉和分组功能,采用OTN 网络承载TDM 类业务和分组业务。可以采用原有电交叉子架,增加独立VC 交叉单板,分组处理板和通用业务线卡,或者采用统一交叉矩阵和混合VC 功能、分组功能的专用业务线卡。

(4)光网络重构技术(ROADM)。光网络重构技术是在光层波长级调度,光路径重构,实现多点故障/断纤的业务自动恢复。技术特点为保持一定的冗余度是WSON 实现各种保护的前提,避免波长冲突,同时尽量使网络更趋于MESH 网方向,波长利用率与网络内部ROADM 节点数量以及ROADM 节点的连接数量相关,需要借助算法合理分配。电路自动调度能力是SDN 的基础,最终实现IP+光的立体网络协同。ROADM 技术部署位置主要在一干、二干、大型城域网核心汇聚层。

4 5G 承载网技术发展建设策略

5G 基站重构后,原BBU 的非实时部分将分割出来,重新定义为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BBU 的剩余功能重新定义为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BBU 的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与原RRU 及无源天线合并为AAU。承载网络分为DU-AAU 间前传和CU-DU 间的中传,CU 至核心网为回传。

由于5G 基站数量将是4G 基站数量的2倍左右,DU 和AAU之间需要大量传输通道。目前业内推荐三个方案。方案一,光纤直驱方式;方案二,彩光无源方式;方案三,有源OTN 承载。先将三个方案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前传方案对比表

有源波分成本较大,远端供电受限;无源波分维护困难等系列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预计5G 建网初期更可能还是利用光纤直连作为前传方案。在近期的《中国电信科技委会议纪要》中指出,建议充分利用现有IP RAN 网络基础满足5G 中传和回传网络灵活路由等承载需求,同时加强对25GE、50GE、100GE 和FLexE 等新技术的研究。目前LTE BBU 回传已承载在IP RAN A2设备上,大部分为10GE 环路或链路结构,分支点有部分GE容量的A1设备。

对于5G 承载网的建设思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案:方案一新建5G 承载网与3G/4G 承载网独立;方案二现网演进方案3G/4G/5G 共承载。

方案一新建5G 承载网,5G 初期/发展期流量低,承载网按照目标网建设,利用率低,4G 和5G 两张承载网分别投资,投资利用率低;新建承载网需要大量的机房机柜、配套电源、光缆等,部分短期内难以解决,影响工程进展;同时新建一张网运维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方案二现网演进方案,按照3G/4G/5G 流量按需扩容,4G 流量达到峰值后,回落容量用于承载5G 业务,投资利用率高;且配套需求少,工程实施最快;维护人员不需增加,节能减排;4G/5G 共承载还能有效减低基站间互通时延,业务体验更优。推荐立足现网平滑演进,逐步打造5G 承载网。

借鉴4G 网承载网建网经验,5G 承载网要提前规划,现阶段IPRAN 网络的新建和扩容就要充分考虑5G 业务优先。考虑到5G处在建设初期,对带宽需求量暂时不大,可仍然采用10G 组网;后期根据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逐步扩容A2环容量至50GE,大城市个别热点区域可以升级为100GE;现阶段不建议再新建GE容量的A1设备。除了容量上要充分考虑5G 业务,网络安全也要逐步提高。目前全疆基站A 设备成环率还是不够高,受新疆地域辽阔影响,乡镇偏远地区往往以单链形式组网,难以成环。建议通过充分利用共建共享资源,新建光缆的双物理路由,或者采用异运营商光缆纤芯置换等方式,尽快提高A 设备成环率。

5 结束语

考虑到对于5G 回传,初期业务量不太大,可以采用比较成熟的IPRAN,后续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在业务量大而集中的区域可以采用OTN 方案,PON 技术在部分场景可作为补充。初期基于已商用设备满足5G 部署需求,逐步引入SR、FlexE 接口、MS-OTN 等新功能,回传接入层按需引入更高速率(如25G/50G)接口;中远期适应5G 规模部署需求,建成高速率、超低时延、支持网络切片、基于SDN 智能管控的回传网络。

猜你喜欢
核心网路由时延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铁路数据网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研究
GSM-R核心网升级改造方案
多点双向路由重发布潜在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虚拟分扇的簇间多跳路由算法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路由重分发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5G移动通信核心网关键技术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