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阈下休闲养生旅游发展模式
——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

2019-08-23 12:34
社会科学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亳州全域旅游

赵 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 123000)

引言

作为新型旅游发展观念与模式,全域旅游力图通过以旅游产业为基准推动全域经济、服务、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进步。在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模式下,如何利用全域旅游实现地方经济与社会的飞速进步,是当前十分值得探索的战略性研究问题。从学术研究视角看,我们应当从市场经济理论机制出发,以科学视角对待全域旅游的发展问题,从而凭借市场的内在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升级。从市场机制来看,我国全域旅游理论的提出具备强大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基石,能够实现长远持续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旅游业出现的重大问题与挑战。

本文以安徽亳州为研究对象,其在休闲养生领域上具备极为丰富的天然与人文资源。从千年之前亳州便以“养生亳州”之美称而闻名于中国,因而其具备十分丰富的休闲养生资源,并且不仅是从人文领域亦或者从自然层面来看,亳州所拥有的休闲养生资源都极具特色,因而使本文的研究更具典型性。全域旅游理论于2017年3月被引入政府报告之中,成为我国旅游业从单一景观向体系化景观迈进的里程碑。2018年3月颁发的全域旅游政策意见,为我国旅游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助力。当前亳州作为特色休闲养生城市在全域旅游之下并未显现出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因而本文试图从空间结构出发,研究亳州在全域旅游模式下的休闲养生旅游发展,为亳州特色旅游品牌建设提供助力,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领域具备积极意义。

一、全域旅游基本内涵概述

(一)全域旅游概念的时代背景

我国国家旅游局领导人于2015年便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在2016年即公布了国家首批示范区名单,以试点方式推动全域旅游在国内的全面推进,各省市逐步将其纳入重点发展规划之中,使我国旅游业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2016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于宁夏提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我国2017 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展示了这一重要内容,报告及会议提出我国应当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模式,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

在当前形势下,全域旅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需要。第一,全域旅游的提出是我国实现旅游资源优化的结果。在当前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时期,旅游在大众中热度逐步上升,且愈发要求凸显消费者的个性需要,因而旅游地的每一要素都可能转化为消费者的旅游需求。第二,这一战略的提出是提升我国旅游服务的需要。从当前来看旅游具备鲜明的空间及无框架特征,传统模式下的旅游景点线模式也比将转化为空间式分布模式。第三,提出全域旅游模式是推动我国旅游管理进步及利益更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主体与客体共同享受旅游资源的必然。当前社会人们对健康生活及品质的兴趣日益浓厚,以休闲养生为主旨构建旅游核心城市贴合我国当前发展现实,将满足受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全域发展模式则能够将区域内各式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统筹规划,从而构建品牌化城市,给予受众更好的感官与身体体验。

(二)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分析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以旅游资源为服务或商品,并联合全区域各产业,在政府部门的协作推动下,为消费者提供全空间全过程的旅游资源,从而整合全区域旅游资源,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升级转型,推动社会主体共同建设,以旅游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的发展模式和理论机制。从全域旅游的意义来看,其不仅为旅游模式,更是当前旅游城市发展的路径。全域并非仅仅突然空间的限制,同时还突破了产业、主体、时间、资源、市场等各因素的掣肘。其并非简单指游客能够在整个区域实现自由的游览,而是实现区域内体制机制的转变、不同产业的整合融合、旅游资源的配套提供,从而借助旅游资源这一突破口,实现全域旅游经济与社会模式的构建。

新形势下我国旅游战略的新定位要求从景点旅游模式转为全域旅游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一是改变以往单一景点的建设,而转为以综合建设为主的模式,突破景点管理限制及使用掣肘,推动旅游营销与区域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改变粗放式旅游模式,打造精细化旅游路径。通过旅游结构化改革,供给有效旅游资源,根据游客旅游需求而转变区域旅游资源的重点供给方向。三是突破旅游为单一的封闭式发展模式,而推动旅游+模式的升级,促进旅游与文化、休闲、养生、体育等融合升级,从而打造新式发展路径。四是改变以往旅游企业单打模式,推动社会共建共享。在政府有关部门协作下提升各主体旅游建设积极性,整合区域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旅游产业的共同建设与享用。

二、全域旅游视域下休闲养生的发展原则

(一)坚持休闲养生发展的体系化和共生化

在当前休闲养生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之下,各区域力图开发个性化、精细化旅游设施以吸引受众关注。因而在全域旅游模式下应当加强休闲旅游设施的空间集聚,从而使受众能够在有限范围内享受各式资源。从体系上全域旅游模式下的休闲养生旅游应当构建以社区、养生区、休闲区为中心的核心体系;从既定区域的空间感来说,需要通过构建导向符号以划分界限感,从而使受众得以通过鲜明对比感知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特色性。从共生性上来说应当在旅游行业中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信息化手段与个性化服务,使受众在休闲养生中享受生活,从而使旅游、经济、社会协同共生。旅游区需要构建旅游质量、服务、效率等多位一体的规划方案,从而凸显旅游地的特色与用心,从而使受众感受到具备家园特色、轻松氛围、玩耍自由的旅游环境。

(二)积极推进休闲养生发展的综合标准化

全域旅游的深层内涵在于休闲,如果缺乏休闲养生这一主题,而仅仅在旅游地发展单一的观光产品,全域旅游将不能纵深发展。事实上,国家提出全域旅游模式正是基于当前休闲养生旅游模式的迅速推进与蓬勃发展。相对于观光来说,休闲养生更侧重于在旅游中以闲适、自在的形式享受自然与人文乐趣,因而其所依托的环境包括自然、社会、人文、历史等,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其具备普遍性的特征,从而全域旅游模式从空间上也便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所谓综合标准,意在推动休闲养生的制度化,即在当前政策之下继续推动其孵化出统一的标准体系,从而更利于构建全域性的休闲养生场所。

(三)处理好休闲养生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当前多数景点在构建全域休闲养生场所中,过于重视休闲方式而忽视了其实质内容。譬如当前多数地区大力发展温泉养生,但并未意识到其焦点应聚集于养生二字,而不是仅仅开发数量巨大的温泉;如果受众在泡温泉的过程中不能享受到养生应当具备的氛围、元素与基本设施,那么泡温泉仅仅只是流于表面而已,仅仅只是洗浴方式的变化,而并非是增强体魄的途径;在全域旅游形式下,协调休闲养生的设施供给与服务质量,使受众不仅仅关注养生形式与场所的数量,不仅仅急于体验各式养生模式,而是学会感知养生中的自在与乐趣,才是我们应当探究的重点问题。

三、亳州市休闲养生旅游资源概况

(一)休闲养生的生态资源基础

1.地热资源

亳州市地热资源面积达72.48 平方公里,地面综合调查区120 平方公里,亳州市具有形成地热资源的区域地质环境,为地热赋存、补给及运移提供了区域背景条件。根据地质时代、埋藏条件、岩性特征及温度等因素,储存热量的地质从上及下可以规划为新近系、古近系上部、古近系下部三个热储层。经过勘探发现亳州具备良好的地热资源,其热储、盖层、热源及地热运移介质共同组成较完整的地热地质系统。亳州市地热水中富含益于人体保健的多种化学组分。锶含量16-24mg/l,达到了命名矿水浓度。古近系地热是国内罕见的高矿化度、富含益于人体保健化学组分的锶医疗热矿水。亳州市地热均可作为人体理疗热矿水开发利用,长期使用对人体心血管软化、骨骼的生长和钙化、神经传导和酶系统代谢等方面有理疗保健辅助效果。

2.水、湖泊资源

水在人的生命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质的水源能够帮助个体获取健康的身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测量标准以及我国规定的水质标准,亳州当前的水质状况符合此两项标准,且质量较为良好,优质的水源是滋养身体的重要物质之一。亳州作为古井酒的基地,良好的水质造就了养生酒文化的发展。同时亳州市河流湖泊较多,西淝河、芡河、北淝河、涡河、白鹭洲景区以及素有“森林中村落”的郑店子景区等水域资源,这些都是开展休闲养生旅游的基础生态资源。湖泊资源可以与旅游六要素相结合,从物质与精神双层面给予受众满足,以健康的理念使受众从湖泊环境中达到身心舒达的境界。一方面可以利用亳州湖泊与环境,融合河流特色地形环境与地貌风光,打造康疗性质的湖边酒店;此外,还可以借助湖泊周边绿色植被等,融入庭院之中,从而凸显养生品质生活。亳州可以开展创意休闲湖、运动疗养湖、乡村体验湖等特色养生模式,在开发新式湖泊养生形象的同时,使受众领悟养生更深层面内涵,以知性与理性的态度成为有品味的生活者。另一方面,亳州可以借助优质水源,开发特色水疗服务,以资源与环境结合的形式,在丰富受众对养生模式的认知的同时,使受众意识到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3.中草药资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知名的神医“华佗”的诞生地,亳州自东汉末年起,便在华佗的助力之下赢得了中华药都的美称,种植与经营药材的风气在此处经久不衰。作为我国当前最为庞大的中药材发祥地,亳州具备170 科目的中药,4000 多个种类,在全国中药材常年种植土地中,亳州便占据了十分之一的比例,面积高达4 万多公顷。且此处不仅具备良好的中药材生长环境,更是在加工工艺上遥遥领先,在我国四大药城中名列前茅。传说昔日王母娘娘为了救治人间恶疾,在天庭挥毫赋诗,有意洒落墨汁于世间,于是化为医家祛病疗疾的药材,后人将此地取名为亳。一说是王母娘娘洒落墨汁之故;一说是后人为了感恩王母娘娘但又不能共用其仙毫,故以亳命名。目前,亳州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药材市场,著名的药乡。现代肖草《亳州》诗:“毫饮涧水字暗香,墨洒亳州宝自藏;疗疾虫草何处有,华陀故里是药乡”,给予亳州中药材市场发展真实的描述。《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中药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4 种。当前亳州市药材种植土地面积为百万亩之多,10 个示范区基地达到了GAP 标准。亳州具备中国药材种类最为丰富、交易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优、服务效率最好的中药材交易中心,每日交易量高达6000 吨,品种超过2600 多类,大约每日有10 万人在此处络绎不绝的聚集与离散。

(二)休闲养生的历史人文资源基础

1.八卦拳、形意拳等养生拳法

人文历史类休闲养生资源不仅具备有形资源更包括无形资源,如养生纪念馆、养生遗迹等景点在形式上存在,能够开发受众视觉从而使其心理对养生产生丰富认知;而养生历史名人,养生思想等无形资源同样能从思想上使受众对养生的认知更进一步。亳州不仅是有形亦或者是无形休闲养生资源,都具备客观的数量与质量,从而为其品牌化提供助力。

亳州谯城区作为我国被认定的“长寿之乡”,休闲养生类资源如五禽戏等已经被国务院列为非遗文化项目,且在与时俱进之下结合新时代拳法特色衍生出适合学生演练的新拳法,在中小学普遍开展。而陈抟所创六合八法拳,在后人的丰富与发展之下更名为八卦拳、形意拳等,使亳州的有形休闲养生资源更为丰富。

2.老庄、华佗养生思想

作为道家创始人及奠基者老庄故里以及神医华佗诞生地,亳州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仍然保留着其内涵丰富的养生思想,如庄子的“少私多寿”“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静默祛病”“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李耳在《道德经》中亦阐述了其对精神、生活、气功的领悟,从气质与肉体上实现了中医养生境界,如“守静笃”“冲气以为和”等思想。华佗则在前人经验之下结合自身丰富的医疗实践形成了各式养生思想。陈抟结合儒、道、释的结合形成了内功、胎息、睡功的养生思想。这些无形的养生资源都是源于亳州,已成为亳州养生旅游的核心人文价值,为了传承这些思想亳州每年都定期举办思想研讨和传承,如每年9月9日举办华佗养生研究及华佗祭奠活动等。

表1 亳州市休闲养生项目一览表

四、亳州休闲养生旅游发展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精细化市场与高效化宣传手段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亳州虽然具备相对丰富的休闲养生旅游资源,但根据当前亳州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在宣传上亳州并未展现出较为积极的手段,从而导致当前游客流量较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同时由于亳州在开发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并非突出游客的个性需求,尚未区分普通与高端客户的定位,因而导致即便面对高端客户,服务人员也尚未意识到客户资源的重要性,在服务细节上未能正确把控。事实上亳州的旅游服务人员在全域旅游开发中未能展现积极力量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由于亳州在旅游领域发展历程较短,服务人员并未形成系统化服务意识与理念;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亳州周边大量人员涌入市中心,既包括乡村居民又包括失地农民,其在城市旅游建设中并未形成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因而并不具备强烈服务意识;最后由于亳州地区并非经济与教育先进区域,因而很难构建优秀旅游服务人员队伍,譬如亳州中级以上导游人数十分少,大多数旅游服务人员学历为专科,并非经过系统理论培训与岗前实习。此外,在旅游消费中不同消费者,由于年龄、性别、性格、爱好、经济等要素的影响,对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的需求不同,但是亳州并未将市场科学合理划分为不同年龄层级及消费层级市场。因而亳州在构建高级休闲养生旅游品牌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细分旅游市场,进行精确化市场定位,从结合有效宣传手段,才能使旅游行业带动其他领域的进步发展。

(二)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掣肘全域旅游行业升级

从当前亳州旅游景点的基本情况来看,在景点外围存在大量黑车及野导现状,因而政府及景点管理部门在市场秩序上存在较多盲点,此类现状的存在掣肘了亳州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有序推进。此外当前亳州旅游市场上还存在非法旅游经营现象,特别是在城市周边秩序更为祸乱,使城市旅游秩序难以顺畅维持。部分旅游企业在线上及线下发布虚假休闲养生信息,超过许可证范围非法经营业务,且违法欺瞒消费者以获取不正当利益,给受众带来较大损失;部分旅行社由于管理模式及方法较为落后,出现经营不善现状,因而以挂靠或承包形式非法转让,导致旅行社管理陷入祸乱之中,市场上出现大量同质化旅游产品与服务,旅游质量迅速降低。且部分旅行社利用消费较低层次受众的价格敏感心理,以直观但实质虚假的降价获取大量客户资源,在旅游过程中却以购物或推销形式获取额外回扣,以另一形式弥补降价成本并获取虚假宣传形式下的利润。可以看出当前此类混乱市场秩序甚嚣尘上,并逐渐在亳州旅游市场中由个别非法企业渗透至行业内幕之中。

(三)部分产品开发中存在内涵与实质脱节

自亳州休闲养生旅游市场构建以来,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薄弱阶段,存在产品内容与实质不符等状况,且部分休闲养生旅游产品仍处于开发初级阶段或理论阶段,尚未完整投入于实践之中,导致休闲养生旅游产品附加值不够,养生特色不显著,产品内涵与全域旅游氛围不丰富,难以凸显亳州休闲养生品牌优势,急需构建主打产品群。与2009年之前建设阶段相比,在全域旅游概念提出以后亳州市对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强度更大,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较高。但从现状来看,消费者主要以亳州周边人群为主,在亳州市的停留时间不长,较少游客会来此进行二次游玩。虽然亳州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带动作用,并加强了建设力度,对其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推动其健康发展,但事实上开发部署中仍然存在不合理环节。譬如亳州古城区在旅游功能布局上并不符合旅游六要素,对其开发仅仅浮于表面形式而未从其本质出发。譬如以温泉为依托的郑店子温泉从2011年至今仍然处在开发阶段,如今仍旧尚未正式营业,每次只能接受10 人左右的来访者,不能凭借规模优势弥补成本并获取利润。

虽然近些年来亳州在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层面投入力度较大,但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够从而掣肘全域旅游市场的形成。譬如亳州虽然为我国第一中医药地区,但实质上本地的中医药技术却较为落后,这对于养生资源的推广造成了极大阻碍;虽然亳州具备丰富地热,但景点周围却缺乏典型性文化纪念物品,这主要是因为虽然亳州具备养生亳州、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但其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在市场中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高层次消费体验,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实现,其所具备的响亮荣誉称号反而会给消费者带来强烈的心理落差。此外其还存在旅游景点数量及规模程度不够,景点构建风格单一,景点深层底蕴不足,体验项目数量稀缺,娱乐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休闲养生旅游资源显现出内涵与实质不符的问题,因而亳州市应当精准瞄准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多元格局为主的形式构建亳州休闲养生特色产品。

(四)与周边区域联合开发不够未形成全域格局

从资源的联合开发来看,当前亳州在休闲养生资源上以温泉等地热产品占主要市场份额,其在全域旅游建设中较为突出自然形式下的休闲养生核心产品群,但其并未有效联合周边区域的共同力量,造成当前亳州单一开发而周边区域旅游建设力度较小,而亳州并不能满足所有群体的个性化旅游需求,因而多数游客在白天就能体验完所有特色休闲养生产品,造成景区难以留住过夜游客。由此可以看出亳州与周边区域的联合开发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虽然其具备分布区域较广,数量规模较大的特色休闲养生资源,但其景区的景点规模较小,点与点的距离较为分散,导致不同景点的聚集效用有限,从而并未形成系统化旅游格局。在全域旅游背景之下如果旅游景区闭门造车,与周边区域的联合开发投入力度较低,那么全域旅游格局将难以形成。

五、基于全域旅游目标的亳州市休闲养生旅游模式创新

(一)构建“点-线-面”融合发展的空间旅游系统

亳州应当改变现今休闲养生旅游景点零散的格局,联合各类资源并加强整合渠道的建设,通过全域旅游理念下的空间域构建空间系统,构建以亳州为中心的全域旅游系统。根据当前亳州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空间地理分布特征,可以构建“点-线-面”融合发展的空间旅游系统。以点-线为基础构建休闲养生小镇,进而推进为面状发展模式。“点”即为核心区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应当打造具备旅游六要素的基础设施,根据当前亳州旅游规划可以将谯城区设置为点状核心区域,这是因为其作为我国“长寿之乡”,不仅聚集自然养生资源,同时集中了花戏楼、养生公园、中国中医药药材交易市场等人文养生资源,并且从基础设施上来看其交通相对整个市内的其他区域来说较为发达,且酒店业兴盛,具备十余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具备了基本的旅游六要素要求。

“线”则是指打造线状连接渠道以推动全域旅游体系的构建,可以将亳州涡河作为线状发展中心,它贯穿了几乎整个亳州,以此为中心构建休闲养生景点带,同时融入人文休闲养生资源,联合涡河地域风貌,形成点-线形式的发展模式。

“面”即是在谯城区为发展焦点,涡河为线性轴带的基础上,整合亳州涡河两岸侧翼,打造全域旅游格局。涡河两岸有老庄道家养生思想,形成了以天静宫、九龙井等为核心的道家养生格局,此外还有以西淝河为轴线的休闲养生度假区,譬如白鹭洲、蝴蝶泉、纪家塔等。

由此,“点-线-面”休闲养生全域旅游格局就此形成,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国家全域旅游政策的指导,基于亳州休闲养生旅游资源,构建养生小镇以巩固全域旅游路径,譬如亳州古井酒、谯东镇中草药小镇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亳州休闲养生基础设施的构成,还能推动全域旅游格局的形成。

(二)推出六大主打拳头产品以构建中心域产品群

构建中心域产品群要求亳州推出主打拳头产品,才能使全域旅游的核心得以稳固。从亳州当前休闲养生的形式来看,可以构建以下六类休闲养生资源为核心域的产品群。

第一,道家养生产品。亳州作为道家起源故乡,老庄养生思想极为丰富,在亳州随处可以观光道德宫、天静宫、庄子祠等文化建筑,此外还可以在亳州学习到诸如吐故纳新、平心静气之类的养生理念。

第二,中草药养生产品。亳州具备发展较为成熟的中草药特色小镇,譬如谯东中草药小镇,受众能够在这一小镇中参与至种植及游览之中。此外中草药小镇在今后的产品建设中可以加强与中药医院或专家的合作,为游客提供诊治服务,这样不仅能够推动亳州中医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形成个性化中草药养生产品。

第三,温泉药浴产品。以温泉形式融合中草药,从而提供保养与强身的养生产品。亳州可以与当地的华佗养生研究所签订合作,开发个性化中药提供给不同药浴需求的受众,如美容需求、康复需求、疗养需求等。除中草药之外,亳州还可以在地热资源的辅助之下开发矿水养生。

第四,药膳产品。所谓药膳是指在中草药的依托之下,根据专业医师的理论指导,熬制由食物与中草药组成的膳食,以增强体魄,品味美食。亳州可以在华佗养生研究所的辅助之下,开辟高级药膳景点提供个性化需求,根据消费者的身体状况、健康程度等开发药膳计划,从而具备留住回头客的优势。亳州应当规划普适性药膳,其外还应当根据当地特色中医药开发保健类、康复类、美容类等特色养生药膳。

第五,中国传统养生产品。这主要是指养生思想以及养生拳法等经典养成产品。譬如华佗养生思想中强调以运动的形式增强体魄,创建了五禽戏,陈抟则创建了八法拳。因此亳州可以开辟特色中国传统养生小镇,开发华佗祖庵、五禽戏、陈抟庙等创所或活动,还可以通过将此类活动申请非遗的形式来加强宣传。

第六,药酒产品。药酒也是中草药旅游资源的衍生产品之一,亳州拥有我国白酒行业的领头羊——古井集团,这一博览园现已经成为4A 级景区。亳州应该借助这一发展势头,推出特色养生药酒产品,并融合中国白酒文化,推出品酒传承文化等活动。

图1 亳州休闲养生核心域产品群

(三)加强非典型性养生产品与特色文化的融合

作为非典型性休闲养生旅游资源,应当要整合亳州特色文化历史内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份额。当前亳州的非典型性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集中于以下几个层面。第一,休闲养生。亳州可以借助当地以涡河为主的特色地貌开展养生,并融入当地特色历史典故,譬如“老子过河”这一传说。第二,农耕养生。亳州当地的五马镇拥有鲜桃采摘园、润耕天下农场等休闲农业场所,因而亳州可以借助这一现有资源开发农耕养生,使受众通过农耕体验而感受健康。第三,养生思想科普。亳州可以开发养生博物馆、养生园等场所,依托“长寿之乡”谯城区,吸引游客加入讲座之中,从而形成养生理念,推动亳州养生品牌的发展。第四,运动养生。主要是指通过娱乐或竞技性活动,如水上乐园来调动受众的运动细胞,实现康体养生这一目标。

(四)从政府、市场、社会三层面构建管理域

在开放性经济新领域,当前我国的全域旅游政策背景对我国传统旅游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亳州应当将其传统模式下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休闲养生旅游管理模式转化为行业自管理模式,开启社会管理新时代。这要求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积极参与,共同指导,共同促进协同管理路径的开发,从而为亳州构建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路线。

政府作为休闲养生管理域中起核心作用的角色,应当积极构建综合管理机构协同旅游企业共同管理市场;同时亳州政府应开发健康合理的休闲养生顶层设计方案,利用全域资源形成点、线、面综合发展的旅游市县。企业作为亳州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在亳州旅游效益的贡献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构建企业管理委员会来发挥其在管理域中的角色,对消费者的不正确行为进行纠正。并且监督整个休闲养生行业的经营服务质量与信息公示情况等。

旅游者作为管理域中社会层面的管理者,应从自身养生体验出发,自觉爱护当地环境并尊重亳州人文,在休闲养生体验中以文明、自觉、环保的原则参与其中。

结束语

亳州休闲养生资源的开发以及全域旅游模式的构建,能够为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提升亳州发扬并继承传统休闲养生思想及资源的积极性;能够为推动亳州发展模式改革提供新路径与方法;提升亳州产业发展软实力,加强亳州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本文力图将亳州特色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相结合,以亳州休闲养生旅游的全域化为抓手,基于亳州现有自然与人文休闲养生资源,尊重市场规律,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当前亳州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全域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力图探讨新发展路径。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亳州应当以六大核心休闲养生旅游资源为主,积极与全域旅游模式相结合,在空间上打造“点-线-面”布局规划的发展路径;在产品域上需深化产品内涵与价值,并发展提炼其个性化内容;从政府、市场、社会三方构建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管理域,积极推动不同主体参与至全域旅游模式下的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管理与优化。

猜你喜欢
亳州全域旅游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居· 文化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历史名城亳州与古代军事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