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现明代“城市花园”

2019-08-23 05:37
看历史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城吴哥良渚

成都發现明代“城市花园”

近日,四川省文物部门发布重磅消息,成都东华门遗址在2013年发现隋唐著名的“城市中央公园”摩诃池及明代蜀王府一角以后,考古发掘又有大收获——不仅发现了秦汉六朝时期的成都大城高等级建筑遗址,基本摸清了摩诃池东岸一带的建筑格局面貌,还在成都体育中心体育场内以及外侧发现了大量明代蜀王府后花园的遗存。成都东华门遗址位于东华门街西侧、成都体育中心内。2013年至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展开持续考古,发现大面积的古代城市遗存,主要包括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以及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三大部分。现阶段的考古发现表明,以前流传在成都百姓口中的“明皇城花园”由水池、河道、拱桥、道路等构成,布局精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文物部门表示,东华门遗址的发现,尤其是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和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的发现,为研究成都城市史提供了珍贵参考依据,是考察成都古城形态及其演变进程的时空坐标。

良渚申遗成功促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良渚遗址公园也同期对外开放。借良渚申遗成功这一契机,文化和旅游部将重点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中国特色,促进遗址价值的具象化、可视化,让更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窗口。

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此外,城址的格局与功能性分区,以及良渚文化和外城台地上的居住遗址分布特征,都揭示了从小规模新石器时代社会向具有等级制度、礼仪制度和玉器制作工艺的大型综合政治单元的过渡,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成都博物馆新展来袭

炎热8月,成都博物馆又推新展。由成都博物馆主办的“万物熙攘:第54届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展”在成都博物馆三层临展厅向观众免费开放。本次展览缘起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NHM)和英国广播公司野生动物杂志(BBC Wildlife Magazine)联合举办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年赛”,大赛每年从超过4万幅参赛作品中遴选优秀作品组成野生动物摄影系列展,旨在探索和颂扬地球上生命的多样,追问并揭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唤起大家对自然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本次摄影展还有一大亮点,即大胆地采用黑色墙面,并将作品背后衬托以大型LED灯箱,在暗与明的强烈对比下,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光影效果,为观众带来一次沉浸式的现场体验。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

考古学家发现吴哥文明衰落新线索

近期有报道称,经过对吴哥窟的围墙进行发掘,科学家发现了吴哥文明衰落新线索。柬埔寨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古迹之一,多年来,历史学家一直认为吴哥文明的毁灭发生在1431年,当时吴哥王朝的首都被泰国大城王朝洗劫一空,然后遭到废弃。近期,通过研究与这座寺庙有关的事件,考古学家认为,十三世纪末,宗教上的转变破坏了原有的权力结构。与此同时,与中国的海上贸易正在增加,都城进一步南移,靠近现代首都金边。另外,古气候研究也表明,一系列持续数十年的旱灾加上季风肆虐,扰乱了吴哥的水资源管理网络。

对环绕大吴哥城的护城河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这座都城的精英阶层早在十四世纪就已经开始陆续离开,比这座都城遭泰国大城王朝洗劫早了将近100年,从那时直吴哥文明就开始衰落。

猜你喜欢
大城吴哥良渚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扶贫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解封
良渚保护大事记
“玉”见良渚
大城衡阳
张辉版画作品
暑假乐开花
探秘吴哥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