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模型制作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23 02:23孟凌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模型制作家具设计模型

【摘要】《家具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学生综合运用手绘设计表达、三维设计表达的重要课程,起到基础知识课程与环境综合设计课程衔接的作用,是专业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本文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实践教学对课程教学中模型制作的具体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用学生实践作品进行教学成果的检验,进而阐明模型制作在《家具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模型;家具设计;模型制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家具设计》课程主要设置在大学教育的中间阶段,是专业基础课程与综合设计课程的重要连接课程。《家具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需要学生掌握家具结构、家具材料、人体结构、人体力学的综合性知识,而传统教学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家具模型制作来辅助学习的教学方式,采用二维+三维、设计创新+匠人精神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巩固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实践中能够培养对家具结构设计和家具实施的综合设计能力。

一、团队协调教学+递进式教学体系综合提升平面模型的作品效果

在《家具设计》的教学中,设计创意的提炼与表达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的要领与方法,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缺乏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设计表达的综合应用,而现今教学应针对市场人才需求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团队协调教学+递进式教学体系”,综合提升学生二维+3D模型设计制作能力。

首先,全部教学过程中为了综合提升教学效果与作品质量,采用“团队协作”教学模式,跨专业教师团队协同教学、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协同教学、学生团队协同创作教学。课堂教学打破专业间的壁垒,选择2~4位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与行业专家组成教学团队,采取全员协同教学模式,以保证知识结构的横向覆盖,综合提升学生家具设计作品的质量。在家具设计创作过程中也要组建创作设计小组,创作小组一般由3~4名学生组成,组建时应兼顾学生的领导能力、表达能力、制图能力等专业所长综合考虑,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其次,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环节递进式教学模式,提出“构思、绘制、品评、制作、推广”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通过效果图、三视图、3DS MAX模型制作将学生的设计创意表达在纸面上,形成模型制作的基本雏形。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主要经过了设计创意提炼——设计草图深化与CAD三视图制作——3DS MAX电脑模型制作——家具效果图、六视图渲染——设计展板制作的五大教學环节内容。创意提炼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提炼三个创意思路,发挥设计小组的集体优势展开讨论,深化设计思路,并与专业导师团队进行品评、探讨与筛选;设计草图深化与CAD三视图制作环节要求学生在三个设计方案中最终确定一个设计方向,并在选择方案基础上进行设计草图深化,细化家具造型、材料与色搭方案,并要求学生结合人体工程学与家具常规尺寸的知识内容,落实家具模型的初步尺寸;3DS MAX电脑模型制作环节要求学生结合前期设计图纸绘制三维空间的电脑建模,初步实现家具模型的整体造型设计;家具效果图、六视图渲染环节要求学生完成模型的初步家具尺度与家具结构,并渲染家具效果、组装效果、六视图等图片(图1、图2);设计展板制作环节要求学生将家具设计的草图、三视图、效果图、组装图、六视图等模型设计图片通过二维软件进行展板的综合制作,形成完整的二维+3D模型家具设计的平面模型方案,并进行现场展示与说明,由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团队进行品评。

通过“团队协调教学+递进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旨在综合提升学生二维、三维模型的制作效果,加强模型制作的新颖度和精准度,进而全面提升学生家具设计作品的质量与效果,并为后期三维模型的制作明确家具造型与结构基础。

二、3D打印模型提高家具综合设计效果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新型技术不断涌现,3D打印作为一种数字化智造技术,正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常规认识。就家具领域而言,3D打印家具产品频频出现,从台灯到桌椅到书架再到衣柜,越来越多家具设计者开始运用3D打印技术打破传统家具制造局限,重塑了家具设计概念,3D打印技术无限度地释放家具设计者的想象力与表现欲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强烈的空间想象力与空间表现力,而以往《家具设计》课程受加工实施难度限制,很多设计作品无法得到及时的检验,从而导致设计作品结构不合理、尺度不规范、受力不均衡等现象。3D打印技术无疑在家具设计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一方面,3D打印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得到及时的检验;另一方面,3D打印近乎无限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家具设计作品更好地契合人体工程学,家具的尺度与结构支撑都能直观地展示,从而提高家具设计作品的可行性和舒适程度。

在《家具设计》的教学中,适时引入3D打印技术,采用3D打印家具比例模型进行家具设计作品可行性实际检验,每位学生可以将自己用3DS MAX制作的家具三维模型转化为STL格式,采用成型率比较高的光敏树脂材料打印为1:5/1:10的白色实体比例模型,以此对家具功能、材料、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三维立体的实际效果检测,进一步启发和完善学生对家具设计作品的思考,为后期实体模型的制作提供参考。

三、发挥实体模式检验的时效性

实体模型是设计者传递、解释、展示设计作品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是验证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直观且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家具实体模型的制作是推敲造型比例、确定家具结构和家具材料的重要过程,模型的制作过程可以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生产、施工的成果转化。教学中实体模型的制作能够将创作构思具体化和形象化,并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在《家具设计》课程中开展实体模型制作制作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具设计作品的可行性,采用小组协作,每组由4名学生组成,经过市场调研、专业教师团队与小组创作团队的讨论在4名学生的作品中选择一件创新性与可行性最好的作品进行1:1实体模型的加工制作,制作周期为2~3周,整个制作过程要求全组成员参与,并记录和拍摄制作施工过程(图3)。在实体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家具材料与结构的施工工艺,对家具使用功能与使用效果也有了全面的认知。此类教学模式的探索践行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设计创新+匠人精神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具设计》课程中二维+3D模型+实体模型的教学探索,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更为设计作品的专利成果转化、实体家具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可能。在整体的模型制作加工过程中与多家家具企业合作,也切实践行了课程教学中“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南,陈广辉,李青,武轲,杨红旗.高校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5).

[2]碧瑶.3D打印技术在家具制造产业的应用及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林业大学,2015.

[3]桑瑞娟.指间的家具艺术——家具模型设计制作教学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11).

作者简介:孟凌红(1979-),女,内蒙古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项目编号:YJ201811172)。

猜你喜欢
模型制作家具设计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且行且思“开放型”的模型制作实验教学模式
沙翁间隔棋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连接工艺的实木家具设计研究
工程模型创新在新时期大学中的实际应用
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广西第六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