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力量建设美丽乡村

2019-08-26 01:21邱玉洲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3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摘 要: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和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保证。文章就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容、意义,如何聚集社会力量建设美丽乡村及应注意的问题谈了看法。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一号文件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1507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为贯彻中央精神,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党的十八大第1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建设美丽中国,先要建设美丽乡村。

1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

农村是中国发展的稳定器和缓冲池。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建设美丽乡村。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重大部署,要求“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将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联系起来,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美丽乡村的坚定信念,对造福全体农民的坚强决心。可以说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和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保证。

2 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内容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主要内容就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绿色产业,优化村镇布局,改善农民安居条件,培育农村文明乡风,目标就是把广大乡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形象地把美丽乡村概括为乡村四美:产业发展生产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生态美、乡风文明文化美。

3 搞好顶层设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聚集力量建设美丽乡村

《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顶层制度设计,明确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文件第九部分专门提到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制度措施。这里结合本人在农村、城市两地都生活过的实际,结合《意见》第10部分内容就如何聚集力量建设美丽乡村浅谈一下自己看法:

3.1 充分挖掘农村内部潜力

3.1.1 要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不能单纯依靠外力,如果农村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发挥起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不可能的。要充分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激发普通百姓的主人公意识,把美丽乡村建设当成自己的家事,亲力亲为,献智献策;要像建设红旗渠、太行挂壁公路那样,把广大农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创业激情和工作干劲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自觉主动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列中来。

3.1.2 把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利用好

要用好“三代人”:用好与共和国同龄的这一代农民,他们基本上出生于20世紀40、50年代,他们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农村生产生活经历丰富,又参加过无数的农田水利会战,有的还参加过“三线”等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他们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朴素的阶级感情,具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用好出生60、70年代的一代农民,接受过相当的文化教育,经历过农村艰苦的劳作,又到城市打过工(还有一部分仍在城市打工),参与城市建设,见多识广;用好出生在80、90年代的这一代农村青年,他们基本没有多少农村生活经历,基本一直在外打工,他们文化程度较高,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农村情怀不深,这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希望所在,要创造条件,采取措施,既留得住人,又留得住心。要加强技能政策培训,通过办农民技能培训班、美丽乡村建设学习班、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致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重点提高其建设美丽乡村的各种能力。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3.1.3 把农村的物质和土地资源利用好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农村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既有农民个人的财产,也有国家、集体的财产。例如农民的房屋、集体的水库、塘坝、山林、湖泊、草地等。近年来,由于农业收入偏低,导致农田大量荒芜,产生极大的浪费,也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就笔者所在村庄和附近村庄的调查情况看,几乎有1/3的农田摞荒。主要原因有:粮食价格偏低,种子、化肥、农药价格高,种粮不划算;农田水利基本设施长期荒废,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粮食生产成本高,风险大;农村已经没有愿意种地和能够种地的人了。第1代农民已到人生暮年,已没有能力种地了;第2代农民基本在城里打工,已不屑于种地;第3代农民既不想种地,也不会种地,基本与土地没有任何联系。因此,盘活土地资源和农村现有的资产已势在必行,尤其是农村闲置的房屋、土地资源。这需要出台一些政策,还需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3.2 聚集社会力量

要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3.2.1 施实人才下乡战略用好3种人。从农村走出去的人才:这些人包括政府官员、学者、商人等社会各界的人才,他们有浓浓的乡土情结,愿意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像杨善洲、诸时健等。他们有思想、有能力、有人脉、有资源,1个人能带动1个村,甚至1个乡。支援农村建设的各行各业的人才: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學者,医生老师及其他各类人才,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办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等方式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到农村养老的“夕阳红”成员: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社会问题,城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空气污染严重,住楼房上下楼不便、邻里交流走动少等,已不太适合老年人养老,相反,农村广阔天地,环境安静、空气清新,还能种地种菜,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如果交通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能跟上,绝对是城里人养老的首选。要破除城里人到乡村养老的机制体制障碍,加大宣传力度,使乡村成为康养基地。古代中国就有官员告老还乡之说,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承。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不仅有大量的老年人返乡住居养老,还有更多的城里人到农村生活养老。这既能有效化解“空心村”现象,带动农村的消费、物流、人流和经济发展,同时又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2.2 重视资本下乡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要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公共财政投入,确保投入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推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3.2.3 推动公共资源下乡目前城乡差别除了收入差距以外,最主要是就是公共资源的差别,例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卫生等。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等化发展;整合医疗资源,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建设,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诊疗水平;加快乡村文化中心和乡镇文化大院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切实做到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养老保障的全覆盖。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乡村倾斜:要把村村通公路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在前一阶段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现有的村村通公路,确保公路宽度和质量;集中财力解决农村交通和客运问题,确保村村通公交车;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确保村村通自来水;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宽带村村通”;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4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各级组织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经济任务,它是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省市县(区)三级都要成立专门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班子,把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责任心强、有担当的干部纳入进来。尤其是县、乡一级,一把手要亲自抓,成立有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参加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行政村和自然村一级,一定要选派公道正派、有一定威望的村民参与,切实做到“民有、民治、民享”。

4.2 不拘一格,规划布局美丽乡村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巨大,造成各地村庄在结构布局形态、社会经济职能、民俗民风、生产特点乃至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中国乡村类型千差万别,从结构上来说,既有南方的以宗族为主团结型村庄,也有中部地区以户为单元的松散型村庄,还有北方内部呈分裂结构的分裂型村庄;从人口规模来说,既有上成千上万人的超大型村庄,也有几百人的中等村庄,还有几十人甚至单门独户的微型村庄;从规划布局上来说,既有规划有序,布局良好的现代村庄,也有缺乏规划布局的传统村庄,还有大量的毫无特点的自然村庄;从地理环境来说,既有平原村庄,又有山区村庄、丘陵村庄,还有沿海(湖)、海岛村庄;从民族上来说,既有汉族人村庄,也有少数民族村庄,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混住的村庄等。这就决定了美丽乡村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标准,必须要符合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地形、气候、民族等特点来规划布局。要充分体现既有绿水青山,又看得见乡愁,真正建设成宜住、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

4.3 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普通村民主人翁责任感和聪明才智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克服“政府在干,农民在看”,要更多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无数的事实说明,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当地村民既是业主又是建设方,要让村民全程参与规划、建设、管理、监督。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必要时可带领部分村民代表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 秦亚芹.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12):97-98.

[2] 权丽华,王茜.浅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J].黑河学刊,2018(04):187-188.

作者简介:

邱玉洲(1970-),男,本科,经济师。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