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有声》的精神之光

2019-08-27 03:10续小强
支部建设 2019年19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贫困县山西

◎ 续小强

(作者为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1980年春,我生在山西吕梁山东延的大山里。那时,改革开放的阳光尚未辐照这座闭塞的小山村。贫穷与落后成为我少年时代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直到小学四年级,我们复式教学的小学堂才从村头的土地庙里搬出;没有任何副业,山民瘠薄的梯田基本靠天吃饭,在村饲养院缴夏粮时我见过父辈们无语的恓惶,于是我更永远记得初中时与做木匠的父亲拉上平车去他徒弟家借麦子时的心酸……是的,留给我的农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贫穷。上学走出大山,每每返乡,在崎岖的山间小道走走停停,我常常心事重重。我无力改变,我不知道这个唤作运家山的小村庄“运”在何方。

我想,但凡有乡村生命经历的人,听到“脱贫攻坚”的号角,都不会无动于衷。在兹念兹,如此中国式的乡愁,相信一定纠缠过如我一般许多的中国人。所以,当我所在的北岳文艺出版社和我在山西省作协多年的文友,接到山西省委宣传部和省扶贫办创作出版扶贫报告文学的光荣任务时,你一定能理解我内心的激动和振奋。

作为《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故事》创作出版的亲历者,有太多太多让我感动、回味的细节。事实上,这部报告文学创作出版的过程,也是我许多文学观念转变的过程。比如,我之前对“集体创作”是持保留意见的。我博士论文的题目,有关延安文艺空间的生成、拓展与演变;“集体创作”这一文学现象,长期是被视为极左文艺教条而不断受到清理和批判的。而《掷地有声》的创作让我真实地看到,如果领导者的思想和创作者的才智能够彼此理解、同情乃至有机互动、融通,如果创作者之间能够相互协调、配合乃至认知共振,是能够写出好的作品的。又比如,我一直怀有如此的偏见,以为好的小说家未必是好的报告文学家,你能够写好农村题材的小说,却未必能够写好乡村题材的纪实作品;因此,在等待他们初稿的那段时间里,我对三位小说家嘘寒问暖的电话里,一直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犹疑和纠结。这一切疑虑和偏见,在2018年7月25日交稿后的庆祝会上都烟消云散了。

所以,《掷地有声》的精神之光,必然包含有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因子。新的“文艺座谈会”之后,“集体创作”必然要肩负起新时代的新责任和新使命,这部报告文学即是一个新的堪称典范的案例。

这部报告文学的正题,起初为“山河一册”,在宣传部领导反复斟酌下拟改为“山河之诺”,后最终由省委两位常委领导拍板定为“掷地有声”。在我看来,正题的变化,其中所蕴含的,正是面对这部报告文学不同层面参与者对她的殷殷之心。“掷地有声”传递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庄严承诺的理想信念,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奋力前行的工作态度。“掷地有声”,是当前中国脱贫攻坚战中无数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写照,它更是,中国人向全世界郑重宣布消灭贫穷的中国抱负、中国担当、中国声音!

《掷地有声》的副题为“脱贫攻坚山西故事”。因为脱贫攻坚,山西因其特殊性而备受瞩目: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共14个,大多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属于华北地区而且同时就占两个的只有山西一省。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创建了晋绥、太行、太岳、晋察冀四大根据地。这两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域,36个国定贫困县、22个省定贫困县(山西全省一共117个县级行政单位),这58个贫困县覆盖了过去晋绥根据地山西境内全部,太行、太岳、晋察冀根据地大半。所以说,山西的脱贫攻坚,是经济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农民社会福利保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策问题,从根本上讲,它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伦理问题。于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山西召开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用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的话说,是会开在山西,山西要带头落实,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一块红色的土地!所以我说,《掷地有声》的精神之光也是一片红色土地的改革重生之光。

三次领导专家座谈研讨,六个月日夜兼程、行走采访,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扶贫办、山西省作协、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精心组织协调,三位作家走遍58个贫困县中的21个县份,对10个深度贫困县更是深度调研,走过村庄近百,访问扶贫干部近百,入户座谈70余家,整理采访笔记60余万字,三个月写作剪裁,便是如今九章40余万言的《掷地有声》。

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刘志杰讲,这是一部只要能拿起来读就一定会放不下的报告文学作品。对此,我深表认同。通读文稿三次,从字里行间,我确乎触摸到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味道,每每如临其境,亦不禁潸然。老扶贫干部张尚福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自述,碛口古镇寨则坪第一书记、80后扶贫女干部杜亮姝扑在村子里的艰辛与灵思,总书记喊大姐的王三女,太多太多的人与事,让你心生爱怜、感动与温暖……这些平凡的人,这些不屈的事,正是《掷地有声》的大爱之光。

“十三五”五年脱贫攻坚刚刚走过三年时间,重绘山河图册,脱贫攻坚山西故事大幕已经拉开,仍以百折不回之精神一日日浓墨重彩、风情万千。以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为主要叙写、歌咏对象的“掷地有声”第二部已经立项、启程。我们有理由期待她的丰硕与结实,我们更有信心以此再塑我们时代的楷模和英雄!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贫困县山西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第十次春节前夕考察 习近平为何探访山西这两个村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