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探讨

2019-08-27 00:00周园园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基础

周园园

[摘要] 目的 探析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将双数患者设为对照组(50例),仅予以常规基线治疗,而单数患者则设为观察组(50例),予以常规基线与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牙周情况,并检测糖代谢指标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 结果 两组治疗前,SBI与PD指标、FBG与HbA1c指标、hS-CRP与TNF-α指标水平均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降幅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予以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可通过改善患者炎性反应程度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故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R78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b)-0197-02

據相关研究报道[1],糖尿病是引发牙周炎的一种危险因素,若患者血糖水平未得到理想的控制,可加重患者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而牙周病在持续进展的情况下也可导致患者的血糖持续升高,因此有学者认为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2]。目前,牙周基础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主要手段。鉴于情况,该院将牙周基础治疗作为50例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的治疗方式,将疗效与常规基线治疗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将双数患者设为对照组(50例),而单数患者则设为观察组(50例)。

纳入标准[3]:①初次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②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等于或大于7.8 mmol/L、患者24 h任何时间段血糖等于或大于11.1 mmol/L等。③患者自愿加入此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患者;②存在牙周脓肿牙齿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29:21;年龄范围在3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7±5.14)岁;糖尿病病程范围在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52±1.13)年。观察组男女比例30∶20;年龄范围在3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0±5.19)岁;糖尿病病程范围在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60±1.20)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基线治疗,例如血糖控制、口腔清洁与抗感染等。

而观察组予以常规基线与牙周基础治疗,具体方法:采用美国Gracey刮治器与压电式超声洁治器相关牙周治疗器械为患者开展全口龈上洁治术治疗,在治疗后7 d刮治患者龈下,并平整根面。在治疗过程中应用3%双氧水清洁患者牙周组织,并采用碘甘油在局部进行涂抹,在治疗结束后3 d指导患者服用1 g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10950255)与1 g替硝唑片(国药准字H43020659),1次/d,以此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牙周情况进行检查,其中包括患者颊侧(正中、远中、近中)与舌侧(正中、远中、近中)的SBI(龈沟出血指数)与PD(探诊深度),具体方法:①SBI:联合探诊与视诊,采用钝头牙周探针观察患者牙龈形状、颜色与龈沟,以此判断患者出血情况;②PD:该指标指龈缘与龈沟底或袋底之间的距离,在牙龈龈沟健康情况下,其深度在2 cm内,同时检查过程中探针可深入观察结合上皮,若是存在炎性反应,探针则会通过炎性区,到达患者健康结缔组织冠方。

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2 mL血液,分别应用葡萄糖一氧化酶法与免疫抑制比浊法对FBG、HbA1c进行检测,检测试剂为罗氏原装试剂。

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取5 mL静脉血,在室温下静置20 min后进行离心处理,速度为4 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离心结束后保存于-60℃温度中。应用免疫比浊法对hS-CRP水平进行测定,检测试剂为全程C-反应蛋白(hs-CRP常规CRP)试剂盒(广州天宝颂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同时应用ELISA法(酶连免疫吸附法)对TNF-α水平进行测定,检测试剂为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试剂盒(上海基免实业有限公司)。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检查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连照顾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牙周基础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主要手段,即通过合理有效的洁治疗与刮治等方式,对患者牙周袋中的牙垢、菌斑与牙石进行彻底清除,以此控制患者牙周炎性反应,并改善患者牙周组织环境[4-5]。同时,现已有研究报道,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体内环境显著得到改善,而介质水平与炎性因子水平随之下降,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SBI与PD指标、FBG与HbA1c指标、hS-CRP与TNF-α指标水平均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降幅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研究结果是因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得到良好控制,进而对体内糖基化产物的产生发挥抑制作用,在炎症因子减少的同时也可实现控制牙周炎症的目标。

综上所述,将牙周基础治疗作为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式,可在改善患者牙周环境与血糖水平等方面上提供有力帮助,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靳松, 王忻.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控制、血清炎症指标及代谢水平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3):85-88.

[2]  孙波. 慢性牙周炎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牙周炎基础治疗效果研究[J]. 当代医学, 2017, 23(3):4-6.

[3]  徐革英, 孟海华, 罗维佳.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高海拔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16, 37(4):273-276.

[4]  黄桂卿.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J]. 中外医疗, 2017, 36(12):4-6.

[5]  王利宏,张文彪,习利军,等.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J]. 口腔疾病防治,2017,25(6):360-364.

(收稿日期:2019-02-22)

猜你喜欢
牙周炎牙周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整式”基础巩固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