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已终 情未了

2019-08-27 08:18潘卓翡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道德与法治

潘卓翡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思想教育还需在课后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适当进行课后延伸,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内化知识、完成课外作业、集体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等策略,让学生解决真实的道德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后延伸;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4-0053-02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思想教育还需在课后反复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适当进行课后延伸,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寻找活动资料,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堂道德与法治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教师要顺着课堂教育主题向课后延伸,在培养习惯、磨炼品格、陶冶情操、树立理想等方面督促和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下面,笔者就谈一谈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后延伸的实施策略。

一、内化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学生的道德成长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借助课后延伸活动,把课程内容带出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家长配合教师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行。

如《干点家务活》一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做家务的基本技能,体会父母的艰辛,能积极主动地分担家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巧,但是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的操作还是不一样的,真正做的时候,学生难免手忙脚乱,状况百出。这时家长就会不放心,甚至阻止孩子做家务,那么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家庭成员,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爱家人的表现,笔者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家务劳动记录表,让学生记录每天做家务的情况,一周一检查,比一比谁干得多,谁干得好,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学生通过多次练习,逐渐掌握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家务活的要领,渐渐就把干家务活当成自己的分内事,避免了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课后知行脱节的情况。设计这样的家务劳动记录卡,不仅增强了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完成课外作业,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外作业是教材课后延伸的主要途径,对所学知识趁热打铁,实施迁移,既巩固了学生课堂所学,又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些教材的课后作业需要家长的支持,这就需要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给学生创造机会。

如《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学着种些花和草。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期,也处于品德潜能开发的黄金时期,他们喜欢探究,喜欢追寻真善美。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去探寻各种各样容易被自己忽视的生命,了解生命的各种形态。课外,笔者利用微信群,跟家长取得共识,让孩子跟家长学着种些花和草,一起探寻美丽而神秘的植物世界,并让家长把孩子培育花草的图片拍下来发到微信群,让大家共同欣赏劳动的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由于得到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对植物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感受到生命的奇迹,认识到弱小的植物也与自己一样拥有生命。课后活动还需要教师经常关注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并适时进行评价,对优秀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有所不足的作品,则给予善意的提醒。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展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种植花草的课后延伸活动,拉近了学生与植物之间的距离,在发展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

三、集體动手操作,形成共创生活的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和情感的升华,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后延伸活动的效果,既让活动体现课堂教学的宗旨,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关注他们在合作中的个性体验,提升他们对集体生活的认识,使他们形成共创美好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如《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主要通过从观察、设计到动手实践的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愿意为集体奉献。课堂上,师生通过讨论、合作,去粗取精,共同设计出装扮教室的方案。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分小组装扮教室。在集体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即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一手包办,而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则随大流、不参与,因此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止能力强的学生包揽一切,关注那些不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同时,建立“一帮一”的互助模式,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一起商量、一起动手、一起进步。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亮点,笔者及时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课后延伸,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了合作,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品尝到了合作的快乐,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四、调查访问,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调查访问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交谈获取资料,是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获取最直接的情感体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体验的获得非常重要,它是行为产生的基础。因此,笔者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教育点,探寻课后延伸的活水源头,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如《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与工作情况,明白各种工作的艰辛与意义,为家乡人感到自豪,并与家乡人建立积极的共存观。低年级学生由于日常生活远离家乡人的劳动,对家乡人的劳动缺少体验,所以很难意识到自己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感受家乡人身上具有的良好品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师可通过讲事例、观看视频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课后鼓励学生走出学校,与爷爷奶奶一起锄草,在购买文具时观察文具店阿姨细心的服务,去医院打针时感受护士阿姨的温柔和耐心……这堂课的课后延伸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自己周围的人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家庭以外的家乡人给予自己的温暖,体验到家乡人的美德,发现家乡人的可敬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课后延伸活动不仅是开放的现代课程理念的体现,而且是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的体现。同时,课后延伸活动使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融为一体,将知识外化成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让学生带着课堂上的所得所感走进现实生活,在“知行合一”中健康成长,成为道德的主人。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