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穷与无赖

2019-08-27 04:06茅家梁
课外语文·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李鬼梭罗原生态

茅家梁

去年,上海房管部門在经济适用房核对系统进行试点时,出具了九千一百九十七份核对报告,其中有三千二百二十六户家庭申报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有的申请者实际收入与申报月收入差异达一万三千六百元;更有甚者,申请家庭竟拥有宝马、奔驰。

哭穷的“李鬼”比不哭穷的“李逵”还要富裕,还要张狂,不少人却说“哭穷跟‘腔势无关”;有那么多的“李鬼”哭穷,好多人却说:“这是可以想象的。”

“腔势”,来自英语的chance(偶然、机会、时机的意思)。大概因为“时机”与“派头”不无关系,所以上海人所说的“腔势”,即被鲁迅定义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贫富心自知,皆须常戚戚。出于低级生命存在的需要,“瘦猪哼哼,肥猪也哼哼”,只是“肥猪”哼得有“腔势”,“瘦猪”哼得不成调。有“腔势”的哭穷,是一种“消费结构性”的穷。一边哭穷,一边过着追逐酒食声色的阔日子。我见过有些“李鬼”哭穷而未遂,当众破口大骂:“瘪三,你真的当我是穷鸟啊!老子有的是钞票!”衣狐貉而讨饭,却又不知羞耻的,绝非寻常人氏。

经常听卖乌贼的说:甭看这乌贼的须条条挺直,都是“发”过的,而软不拉嗒的是很新鲜的。倒是“发”过的,却惹人喜爱。我们这个世界向来不乏“哭穷”的传统和技法,那些胡搅蛮缠的无赖相,那些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制造出来的牵强附会的理由,还总能博得有关部门的“理解和同情”。

过去故意在新衣裳上打几块补丁,集体“朴素”。这种“哭穷”,是一种贴近贫下中农、表现忠诚、追求上进的姿态。因为整个社会都十分矫情,谁也不会感到有些许滑稽。而一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支撑社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整体倾覆,“无一事不假”,哭穷被看作“无伤大雅的私人性质小个性”了,那么,在“法不责众”的影响与暗示下,对政府的欺骗很可能成为一种时髦的机智。

家有黄金,邻有戥秤。即使没有所谓的“核对系统”,只要调查深入一点仔细一点,何尝不能发觉“申报”的作弊行为?哭穷的“李鬼”多半是心存侥幸,根据以往的经验,钻颟顸无能的空子。就是失败了,也无所谓,根本不怕直接进入诚信“黑名单”。

有人道,最有“腔势”的哭穷,是为老百姓而哭,这才算得上是君子之泣。我曾在“国家级贫困地区”待过,见一个领导在电视上做报告洋洋自得地说:“这‘贫困县的帽子,听起来不美,可是相当‘实惠。”敢为老百姓淌泪诉苦的,谁能贸然断言你不是个好官?反应再敏捷的检察官,也得剥茧抽丝,费些时辰。

哭穷,得把面子剥下来藏在口袋里,哭得极度忧郁,再加上适当的自我糟践,让上级咬牙切齿却最终无可奈何地慷慨解囊。这就是领导的能耐。偏偏正是这种“技巧”的扩散,导致了无赖经济的“繁荣”,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弄虚作假必将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

(选自《讽刺与幽默》)

【文题展示】

“原生态”,狭义地讲,指自然界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广义地讲,指那些未经加工、训练、雕饰、改造,原汤原水、本色自然的东西,或歌或舞,或曲或调,或作文或心灵,都有“原生态”。

请以“原生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构思作文时,可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拓展思路,可考虑“原生态为什么受欢迎”“原生态的反面是什么”“原生态事物的现状如何、发展前景又如何”“破坏原生态的危害有哪些”“原生态与现代化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等。

本题立意参考:一、莫把“原生态”当时髦。二、辩证对待“原生态”:心存敬畏,但不要迷信。三、人们期待“原生态”的心灵,渴望重建、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期盼“真、善、美”的回归。四、梭罗——现代社会“原生态”的守护者。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而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他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内心的呼声。五、当前,我们需要找回“原生态”的行走方式——步行。六、真正的原生态是顺其自然。七、正视“原生态”与改革创新、现代文明的矛盾。

猜你喜欢
李鬼梭罗原生态
“李逵遇李鬼”引发的法律问题
卷土重来
法治漫坛
原生态静宁苹果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李鬼大学”带给人们的思考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