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究

2019-08-27 03:41李政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新媒体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公民话语权得到了增强,尤其是基于新媒体技术对沟通机制的创新,更是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然后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对创新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公民参与;社会治理

我国政府部门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十分重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我国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迈入了全新的阶段。结合这几年的实际情况,虽然借助传统路径参与社会治理的比重并未增加,但借助新媒体路径参与社会治理的比重,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探究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我国网民的人数已经达到了8.5亿,网络的普及率非常高,其中移动网络用户的人数为7.5亿。查阅相关统计数据得知,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日到达率趋近于75%,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更是呈现出无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媒体的中坚力量,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地位[1]。在新媒体时代下,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和机制也实现了创新,点燃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公民借助新媒体技术参与社会治理的事件不断增加,且影响范围也日渐扩大,政府与公民借助新媒体实现了实时的交流和沟通,使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社会也兴起了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浪潮。

在新媒体时代尚未到来之前,传统媒体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会以把关人的角色而存在。但是这种情况在新媒体时代下发生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议程设置被彻底颠覆,这样一来,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媒体赋予了议题设置即时性的特点,一些与公民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会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例如:银行利率的变化、纳税制度的改革等议題。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议题设置具有互动性的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下,公民的思想不再被媒体所引导和左右,公民可以借助新媒体发表自身对某件事请的看法,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政府提出要求和建议,继而形成议程互设的局面。例如:2019年4月9日腾讯新闻网发布了题为《女硕士坐在奔驰车顶维权》的新闻,这个新闻在短时间就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在微博和微信上迅速传播。随着事件真相的不断还原和发酵,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关注,并与网民一起进行讨论。在与该事件有关的文章中,微信公众号所占的比例为25%,而门户网站和报纸所占的比重也达到了23%。

二、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

新媒体在提高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事物,国家和政府部门尚未出台有关的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和约束。其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媒体公共空间失序会将恐怖情绪放大

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关于某件事的看法和诉求,如果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很容易导致网络成为不法言论的集合地,从而使网络空间管理难度上升。结合实际案例来说,经常有一部分媒体或个人为了吸引人的眼球,故意在标题上故弄玄虚,文不对题,夸大事件严重程度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一部分新闻的真实性的有待商榷,一些缺少判断能力的网民在看到这些新闻后,会对其进行大肆的转发和传播,最终使事态不断恶化,导致网络空间失去秩序。例如:澎湃新闻客户端在2016年针对山东省疫苗储存行为不当的事件,发布了新闻报道,但是却未在报道中交代该事件已经于2015年被依法查处,引起了十分严重的恐慌,尤其是孩子家长更是对这类疫苗的质量和安全产生了怀疑。第二日,微信公众号对这则新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还原,此时,公众才明白这则事件是去年发生的真相。此外,还有一部分微信营销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经常会发布一些吸引人眼球,但内容却十分虚假。还有一些公众号和媒体人经常在新媒体中发布一些悲观的言论,并配上一些与事实不符的图片和视频,希望博得人们的关注,例如:“咪蒙”公众号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经常发布一些非理性、甚至涉毒、涉黄的文章,最终弄巧成拙,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感,该公众号也于2019年被微信封杀。

(二)新媒体上政府与公民失信导致事件的失真

虽然网络赋予了人们言论自由的权力,但如果缺少了相应的监管,政府反馈机制不健全,公民借助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效果也很难得到保障。通过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进行了解,笔者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在公民提出建议和诉求后,并未给予公众及时的反馈,甚至存在敷衍、推诿的情况,一些事件经过发酵后才真相大白。例如:前些年哈尔滨天价鱼事件被曝光,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哈尔滨松北区调查人员所出示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通过和谐画面的营造,企图欲盖弥彰。由此可见,如果不出台相关的制度,新媒体推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价值和效果很难得到体现。

三、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新媒体与门户网站的建设

加强政务新媒体与门户网站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充足的新媒体公共空间,从而使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效率得到提升。新媒体空间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匿名性;二是广泛性;三是连通性,这些特征的存在,决定了新媒体公共空间的管理难度远高于传统媒体空间[3]。因此,应该转变管理思想,通过政府新媒体公共空间的建设,让公民在特定的领域内参与社会治理,以此来缩小管理范围,降低管理难度。政务新媒体公共空间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1)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新媒体空间。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意识到新媒体的作用和优势,通过新媒体的建设,将政务信息进行公布,同时还要在平台上设置解答疑惑的专题版块,为社会公众提出诉求和建议,开辟有效的途径。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政务新媒体的运行发展,国家应该针对新媒体政府公共空间发展的情况,成立新媒体监管平台,实现对政务新媒体空间的有效监管。

(2)建立地区门户网站。各个地区的政府应该将本地特色体现在门户网站之中,使地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过生活栏目和百姓栏目的开设,加强与公众间的交流和沟通,拉近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此外,政府部门不仅要关注网络媒体,还要对移动网络媒体的重要性进行强调。政府部门应基于网络客户端,建立与之相配套APP或微博微信账号,以此来调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政府反馈与媒体监督机制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网络空间成为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地点,政府应该针对公众在网络空间中提出建议和诉求,给予及时的反馈,这是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意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为此,政府应该建立政府反馈与媒体监督机制,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进行创新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公众表达与反馈机制的构建。地方政府部门,应做到有问必答和有错必纠,对公众的表达,应及时予以反馈。简言之,政府不仅要构建政务沟通平台,还要让平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平台内容應及时更新,并派出专人解答公众的问题。(2)对新媒体网络公共空间进行媒体监督。传统媒体需要与新媒体进行配合,在引导正确舆论的同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力求事实的还原事件真相,并将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完整的告知给公众。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点燃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调动了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部门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对问题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俊霞,赵宇.我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1):130-133.

[2] 朱江丽.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7(06):49-53.

[3] 杨松禄.民主党派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5):24-28.

作者简介:李政(1995.03- ),男,甘肃平凉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社会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

猜你喜欢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新媒体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策研究
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