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视域下人海和谐格局构建路径研究

2019-08-27 03:41陈肖威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海洋强国新时代

摘 要:黨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人海和谐格局构建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部分。人海和谐格局是在海洋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海、国与国的关系具有生态性、协调性、创新性、和谐性等特点。基于以上特点,文章尝试从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研究实现人海和谐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海洋强国;人海和谐

一、新时代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管辖领域最多的国家之一,自古就有海洋活动的记录,开发海洋活动有捕捞业和近海岸的采集活动,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古人们运用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不断加强,到唐代我国对外交往发达,海外商人不断借助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行各种物品的交换和文化的交流。到明朝海洋事业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的时间,足迹遍布半个地球,堪称人类海洋历史上的壮举,而明朝末期开始,封建王朝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切断了我国和其他国家文明交往交流互助互鉴的机会,从此中国走向衰落。历史的发展证明,文明只有交往互鉴才能焕发出生命力,国家才有新的发展,而海洋的开发和运用是文明交流交换的重要方式、手段、媒介,从古到今,充分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海洋的特殊性、海洋的稀缺性,用科学的理念和手段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才能把海洋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看待,才能统筹海洋事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建设海洋强国,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战略要求,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呈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等特点。全球化的深入使得各国海洋资源、人才、技术、资金、信息流等进行着深刻的交融交汇,为各国各地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总产值处在世界第二位,但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等问题,海洋领域面临着海陆统筹不协调的问题,作为传统的陆地大国,陆地的发展水平远远超于海洋的发展水平,统筹陆海,加大对海洋领域的开发、运用、管理,激发海洋发展潜力,增长海洋发展新动能,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的经济要求。政治多极化格局曲折发展,随着新兴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海洋治理新格局,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格局演变复杂,我国海洋政治治理面临诸多挑战,一国两制的台湾问题、南海东海岛屿主权争夺、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等问题,原本是局部地区的事件会成为某些西方大国以所谓的公平公正为理由插手后上升为国际事件,使得国家间的关系不断出现紧张,甚至产生冲突。我国海洋政治治理进入新时代,对内要加强依法治海和秉持、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为一国两制框架下解决台湾问题做出各种贡献,随着海洋事务的增加,特别是海洋涉外事务的增加,要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海洋的主权、安全、发展的利益。一国两制的运行也面临诸多挑战,国外势力的干涉、岛内台独力量的此起彼伏、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增加,这些都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对外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要坚决维护海洋核心利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与其他国家协商好协调好合作好,涉及海洋事物的合作与争议,都要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宗旨。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我们要承认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海洋把不同的国家联系在一起,但纵观世界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如英国法国美国等,都是运用征服海洋已取得海上霸权并征服全世界,不顾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纷纷向外拓展殖民地和建立世界市场,强行输出商品和本国文化,可见当时大国对待海洋文化的思维是霸权式的,把海洋作为手段运用霸权主义来征服其他国家。当今时代主题已经是和平与发展,但海洋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剧烈,各种海洋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频繁,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斗争仍将长期存在。进入新时代,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各事务迅速发展,我们坚持合作共赢的思想,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海洋文化博大精深、各国有不同的海洋文明,我们要使海洋文化事业的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发展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二、海洋强国战略下人海和谐格局的特点

海洋强国的建设要求人与海要建立共生共存的血肉联系,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四次学习上针对海洋强国建设提到要构建人海和谐的格局,人海和谐的内容是在海洋活动中处理好人与人、人与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比如海洋经济运行中海洋渔业的发展机会的增加,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矛盾,甚至会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过去人在海洋治理中是以人是自然界的征服者的思维来征服海洋,造成了海洋的普遍污染和再生能力的弱化,甚至危及到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国家间纷纷争夺海洋资源,甚至有些国家用霸权式的思想来管理海洋事物,这势必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稳定与发展。我国进入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提上日程表, 构建人海和谐的格局,一方面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海洋事业发展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海洋治理中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前海洋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如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管理权和岛屿争议问题、海洋开发方式落后问题,要协调好人与海洋的关系,积极寻求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合理、有序的开发方式,让人们能享用到丰富的海洋资源,享受到美丽的海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从海的角度出发,坚持“人们要尊重海洋自然规律、顺应海洋自然规律、保护海洋自然规律”的理念,人们在开发海洋的过程中要遵守海洋生态规律,自觉调整自身行为,减少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又运用创新技术合理地开发海洋,还要自觉减少对海洋的环境破坏,自觉保护海洋生态体系。基于人海和谐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与海洋自然系统之间相互适应和相互支持,构建人海和谐具有以下特点:

(一)生态性

生态环境是海洋治理的重要部分,是处理好人海和谐关系的核心部分,我国陆源污染、非法捕捞、微塑料泛滥、海水酸化问题日趋严重,海洋环境的过度污染不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全球生态恶劣,频频出现各种全球环境问题。生态性体现在人海相处中要处理好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海洋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宝库和国土新空间,人类食用蛋白质的20%以上来自海洋,全球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线100公里以内的海岸带地区。保护海洋生态,也是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二)协调性

协调是海洋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有助于补齐短板、挖掘潜力、增加发展后劲。坚持陆地与海洋发展相协调、坚持海洋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坚持国内海洋事业发展与世界事业发展相协调。我国是传统的陆地大国,注重陆地发展而忽视海洋发展,明清时期还实施了禁海政策,闭关锁国导致了近代以来陆地海洋发展双重受创,这段历史值得深思。在沿海地区出现了岛屿主权、领海、资源的争夺,南海问题、东海问题、台湾问题还存在海洋安全的隐患和局部局势的不稳定。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势必要统筹好陆地发展与海洋发展。陆海统筹发展要以经济为重,关系到陆海统筹能否顺利进行,海域污染、生态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重,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隨着海洋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海洋资源获得稳定的储量和人海和谐度更高,体现在居住的环境更美丽、饮用的食物更安全、休闲的地方更舒心。坚持我国海洋事业的国内国外协调是立足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更好地运用全球市场和资源,特别是我国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框架下的各种交流,使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在海洋领域获得深入发展。

(三)创新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让创新贯彻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中。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牛鼻子”,开拓海洋事业就需要加大海洋科技的创新。海洋资源丰富,在挖掘和利用各种海洋资源的时候,特别在深海开发方面、海上安全作业方面、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方面,海洋科技创新为传统的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式和开发模式,同时,随着全球在海洋领域的各种竞争的加剧,海洋大国间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博弈也愈演愈烈,甚至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的重要领域。因此,发展海洋事业,特别是海洋经济事业,要加大海洋创新的力度,让创新成为引领海洋发展的第一动力。

(四)和谐性

建设和谐社会是国家治理的主要目标,陆地与海洋发展和谐、人与海洋发展和谐、中国与世界在海洋事务领域发展和谐,都是海洋和谐的内容。陆海的和谐体现在摒弃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把海洋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部分,统筹陆海间的共同发展,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文化交融、科学技术互鉴、生态协调等方面,把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融合在国家治理大系统中。人海和谐体现在人类和海洋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海洋是人类文明的发源,人类要摈弃过去的征服海洋、过度掠夺的思维,而是要把海洋与人类处在共生共存的状态。人类对海洋应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意、报答之情,遵循海洋自身的生态系统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和运用海洋资源,把人类活动控制在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承载的限度范围内,更要积极主动地保护海洋生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人海和谐社会。中国与世界海洋事务的和谐体现在中国秉持的“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新型国家关系理念,中国自古是海洋大国,在运用、开发大海的过程中都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捕捞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和海防事业的发展都是自身需求,从没有通过海洋领域联通世界而对外进行入侵、掠夺、征战等行为,建立新中国后,在社会主义早期探索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加大对海洋事业的开拓,即使面临诸如南海问题等重大挑战,我国也以“求同存异、共同开发”的外交理念来解决问题,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在海洋治理层面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西方社会某些观点认为中国在走强国必霸的路线,这是绝对错误的观点,中国从来不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断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同时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处理海洋事务、与海洋国家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和平、和谐、友好相处的海洋交往理念。

三、海洋强国战略下构建人海和谐格局的路径研究

(一)坚持海洋绿色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开发海洋的活动必须尊重海洋、顺应海洋、保护海洋的生态观,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大力节约集约运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发展海洋循环产业,海洋绿色产业,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同时积极建设海洋生态保护的公民教育体系,搭建教育平台,让公民随时接受海洋教育,鼓励公民自觉地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加快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建立解决海洋污染综合治理机制,特别在排污的管理中加大对相关企业的严惩重罚,健全海洋环保信用评价,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海洋生态治理体系。

(二)坚持统筹陆海经济协同发展

1996年,中国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首次提出“要根据海陆一体化的战略,统筹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的国土开发规划,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海岸带国土开发区。”[4]海陆一体化,就是把海洋系统和陆地系统看做是一个大系统,统一安排、统一规划,使得资源合理地在两大子系统中流动,并创造出利益最大化。海陆一体化是统筹陆海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思想,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各种要素的协调性。首先是陆地和海洋发展格局相协调,我国是个陆海复合型大国,长期的重陆轻海使得海洋事业发展较薄弱,要建设海洋强国,就要把陆地经济的产业布局和海洋的产业布局相对接、相依托,产生联动效应,并坚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统筹好国内海洋事业和国外海洋事业的开辟、交换、交流、互鉴,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建立海洋事业的国际化模式。其次是坚持陆海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处理好可持续性地开发资源,符合陆地和海洋的环境承载能力的资源的开发,协调好开发与保护、治理与保护的关系,实现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有序的发展。

(三)坚持科技兴海

习近平指出“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首先,加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加强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作为传统的海洋产业也在运用创新技术来升级、变革产业模式,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如海洋高效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水电力业等,鼓励原始创新,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入市场,提高海洋开发与管理能力,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和示范城市,不断转化重大海洋技术成果,实现海洋产业布局多元化、精细化、高值化。其次、加强海洋创新的政策扶持机制。构建良好涉海企业的营商环境,提高海洋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政府有序放宽市场的准入,加大政府对海洋高新的企业的保障制度的提出。拓展融资渠道。资金缺乏是涉海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政府要支持多元化的海洋科技投融资体制。再次、加强海洋高科技企业开放型发展。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处在深度融合中,坚持开放发展,有利于协调国内外海洋发展资源的合理流动,引资引技引智并重,海洋事务的高度开放,使我国在能参与全球海洋经济的治理,提高我国在海洋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从而构建广泛的海洋利益共同体。特别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平台,在海洋治理思想层面、海洋产业机构布局层面、在海洋治理体制机制层面构建开放型海洋发展体系。

(四)坚持和谐共建

首先是坚持陆地与海洋的和谐共建。提高海洋与陆地产业的互联互通,海陆间实现原料、资本、市场、服务的相互转化,提升相关的产业关联度,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盘活率和利用率,从而加强陆海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关联度。完善海陆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海陆协同发展的法律是保障海陆和谐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陆产业发展、提升海陆环境保护机制。海洋相关法律与海洋国家战略相一致,在海上事务越来越多,海陆融合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就要及时为各种海洋问题、海陆联动问题的解决提出依据。其次要坚持人类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建。沿海陆地区域与海洋区域在生态环境上是共生共存的关系,沿海和近海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互相交叉影响,在污染问题上尤为突出,陆地上的污染会转移到沿海,反之也是,所以要构建海陆一体化的生态保护机制。再次是处理中国与世界海洋事务关系中实现和谐共建。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注重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权益的保障、海洋安全的保障、海洋法律的发展、积极参与世界海洋治理的体系,而世界海洋发展格局又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21世纪后,各海洋国纷纷出台各种海洋发展战略,以期抢占开拓海洋事业新机。经济发达国家在构建各自利益为主的海洋经济政治军事秩序,个别国家还挥动“霸权主义”的指挥棒,这种以和平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的海洋外交思想是不会获得认可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致力于推行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海洋主权和领海完整是我国的基本利益,我国秉持相互尊重的理念,尊重各国历史、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尊重人民,秉持公平正义的理念,强调各国在国际海洋法规和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基础上,积极把各方利益结合起来,积极开拓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求同存异,积极树立多赢的合作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杨国桢.人海和谐:新海洋观与21世纪的社会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2] 何广顺.海洋命运连结人类命运[N].光明日报,2019-06-06.

[3] 習近平.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N].人民日报,2013-07-31.

[4]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陈肖威(1982-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海洋强国新时代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海洋强国崛起的经验总结及中国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