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判断重症肺炎治疗预后的临床观察

2019-08-27 06:01黄少辉郑泳森陈业媛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13期
关键词:动态监测降钙素原重症肺炎

黄少辉 郑泳森 陈业媛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判断重症肺炎治疗的预后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ICU病房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ICU第1、3、5、7天的血清PCT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ICU第1天,在PCT、NEU、hs-CRP指标方面,存活组略低于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51.32±5.73)、(56.74±6.68)分,存活组低于死亡组(P<0.05)。ICU第3、5、7天,两组患者在NEU、hs-CRP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PCT水平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死亡组的PCT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存活组与死亡组APACHEⅡ评分的变化趋势与PCT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PCT与APACHEⅡ评分之前的关系为正相关(r=0.416,P=0.000)。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变化情况,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重症肺炎; 动态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observa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procalcitonin(PCT)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Method:From April 2017 to December 2018,68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from our ICU ward as observation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prognosis after treatment,they were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of 46 cases and dead group of 22 cases.The serum PCT level,neutrophil percentage(NEU),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e(APACHE Ⅱ)of two groups at the first,third,fifth,seventh day in ICU were compared.Result:In the first day of ICU,the levels of PCT,NEU,hs-CRP in survival group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of dead group,bu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The APACHE Ⅱ scores of survival group was(51.32±5.73)score lower than that of dead group(56.74±6.68)score(P<0.05).The third,fifth and seventh day in ICU,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U and hs-CRP of two groups(P>0.05),the scores of PCT and APACHE Ⅱ in surviv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dead group(P<0.05).The level of PCT decreased gradually in survival group,and the level of PCT increased in dead group.The change trend of APACHE Ⅱ score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PCT level in survival group and dead grou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CT and APACHE Ⅱ sco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r=0.416,P=0.000).Conclusion:The serum should be monitored dynamically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patients.The change of PCT level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prognostic judgement.

【Key words】 Procalcitonin; Severe pneumonia; Prognostic observ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anzhou Hospital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6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3.033

重癥肺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具有病情复杂、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及预后差的特点[1-2]。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免疫力比较薄弱,因而对外界刺激敏感度下降。临床中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诊断指标比较多。传统的炎性指标主要有hs-CRP等。然而,这些炎性指标在诊断重症肺炎患者的过程中,其会受到感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诊断和预后的评估效果。血清PCT由于其在诊断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具有操作简便等优势,因而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3-4]。现有文献对于血清PCT在重症肺炎中的意义还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6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动态监测血清PCT的价值和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ICU病房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37例,女31例;年龄60~84岁,平均(73.61±3.44)岁;合并症:高血压患者28例,糖尿病患者26例,冠心病患者14例。依据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22例。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展开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成人CAP处理共识指南(2006版)相关标准的重症肺炎患者;(2)被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者;(3)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患者;(4)经抗生素、药物等治疗达到显效的患者。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的患者;(2)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3)伴有晚期恶性肿瘤等致死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第1、3、5、7天进行血液采集,样本量为2 mL。然后采用适宜的方式,对PCT、NEU、hs-CRP以及APACHEⅡ评分进行测量。其中,采用罗氏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并采用定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提供的OuikRead CRP仪器,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hs-CR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SF-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WBC水平进行检测。采用电阻抗的方式对NEU进行检测。在对APACHEⅡ评分进行评价时,取入院后24 h内各项生理参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最差值。

1.3 观察指标 观察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后存活率情况,同时,观察存活组和死亡组的ICU第1、3、5、7天的PCT、NEU、hs-CRP以及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ICU第1天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死亡危险性比较 ICU第1天在PCT、NEU、hs-CRP指标方面,存活组略低于死亡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51.32±5.73)、(56.74±6.68)分,存活组低于死亡组(P<0.05)。见表2。

2.3 ICU第3天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死亡危险性比较 ICU第3天,两组患者在NEU、hs-CRP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见表3。

2.4 ICU第5天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死亡危险性比较 ICU第5天,两组患者在NEU、hs-CRP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见表4。

2.5 ICU第7天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死亡危险性比较 ICU第7天,两组患者在NEU、hs-CRP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见表5。

2.6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16,P=0.000)。

3 讨论

重症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感染性,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加剧,老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极易发生重症肺炎,从而导致诸多脏器功能衰竭[6-7]。尽早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关键。血清PCT是一种新型感染性标记物,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逐渐在临床中获得广泛的应用[8]。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的过程中,还鲜少有研究学者将血清PCT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中。因此,本研究从这一角度展开了研究和分析。

研究证实,68例重症肺炎患者中,46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67.65%,2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2.35%。本研究证实,ICU第1天,在PCT、NEU、hs-CRP指标方面,存活组略低于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51.32±5.73)、(56.74±6.68)分,存活组低于死亡组(P<0.05)。ICU第3、5、7天,两组患者在NEU、hs-CRP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s-CRP是传统的诊断重症肺炎患者的炎性指标,WB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却比较低[9-10]。hs-CRP也是反应炎性的重要指标,其在细菌感染中升高幅度较为明显,但在病毒感染中却并不是十分明显[11-12]。在感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性粒细胞在4~6 h内即可升高,因而在诊断感染性疾病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3-14]。相比于传统的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更高。然而,以上指标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时变化却并不明显。血清PCT是降钙素前体物质,在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细菌内的毒素以及炎性细胞因子会诱导PCT的产生,从而促使血清PCT水平升高[16-17]。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在细菌繁殖裂解下,其会释放较多的细菌内毒素,从而导致血清PCT水平升高[18-19]。健康人体的PCT水平是非常低的。本研究采用抗感染、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方式,结果显示血清PCT水平显著降低。因此,在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对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进行监测。

APACHEⅡ评分是对危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评分系统,动态评估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能够实时反映病情的发展情况,进而了解和掌握预后效果。本研究还显示,存活组的PCT水平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死亡组的PCT水平呈現上升趋势。同时,存活组与死亡组APACHEⅡ评分的变化趋势与PCT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PCT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r=0.416,P=0.000)。李琼等[20]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本文一致。因此,在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对血清PCT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其对于提高生存率以及提升健康指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国,应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变化情况,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亮,丁绍华,胡小华.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预后评估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11(14):453-454.

[2]张桐.降钙素原检测对老年人重症肺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1):231-232.

[3]林大勇.降钙素原检测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37-39.

[4]张莉娜,万俊.婴幼儿重症肺炎血PCT及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1):21-24.

[5]刘天富,杨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7):458-459.

[6]徐玉辉,魏健平.血降钙素原、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院,2017,14(1):124-127.

[7]向娟,吴佳妮,唐兵.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指导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8):40-41.

[8]杨锦旺,田荣华,薛明月.降钙素原与D-二聚体动态变化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2):73-75.

[9]黄朋,方恋,陈波.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2018,22(3):478-482.

[10]刘振国,王婷.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2):121-124.

[11]李晓华,吕巧云,温子海.老年糖尿病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及降钙素原变化的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316-318.

[12]林桂仪,汪洁.相关指标变化对重症肺炎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意义[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7):857-860.

[13]周静,石振东.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121-123.

[14]刘红,刘培政.血清降钙素原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7):105-108.

[15]岳煜,李欣,卢巧喜.清肺逐瘀汤佐治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6(9):1269-1270.

[16]郭玮,何煜婷,邵琦.联合血降钙素原、脑钠肽、D-二聚体及PCIS评分对评估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17,35(8):575-579.

[17]张芳芳,尹占良,邱建凯.重症肺炎患儿降钙素原与凝血纤溶指标的临床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11):1423-1425.

[18]甘斌,黄业清,罗红伟.重症肺炎患者PCTWBC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学,2016,22(12):2018-2021.

[19]陈映红,熊涛.不同炎性指标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变化的临床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7):926-928.

[20]李琼,张晚生,史加强,等.动态监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0):115-116.

(收稿日期:2019-01-22) (本文编辑:周亚杰)

猜你喜欢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重症肺炎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浅谈实现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的可行性措施探究
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