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管好公益林护好天然林

2019-08-27 09:29李大标
浙江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遂昌县天然林公益林

李大标

遂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位于钱塘江、瓯江两江源头,是浙江生态屏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也是浙江传统林业大县和重点林区县。遂昌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81万亩的87.1%,活立木蓄积量达10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47%,居全省前列。

遂昌县于2001年进行公益林建设,是浙江省第一批公益林建设试点县市之一,2004年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2009年、2015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省级公益林扩面工作;2018年结合二类调查数据完成省级以上公益林落界完善。截至目前,遂昌县现有省级以上公益林建设总面积228.69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57.5万亩,省级公益林171.19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8.88%。

根据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数据显示,全县共有天然林面积125.84万亩,分布遂昌县20个乡镇(街道)、4个国有林场和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遂昌县天然商品林面积6.02万亩(其中,国有天然商品林0.1万亩,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5.92万亩)。2018年度省下达遂昌县的天然商品林停伐任务为5.1万亩(国有0.1万亩,集体和个人5万亩)。

强化领导   建章立制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遂昌县成立了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和天然林建设保护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和部署公益林建设管护和天然林停伐保护实施中的重大事项。2009年,经编委批准设立了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配备4名专职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对公益林和天然林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以及监督工作。各乡镇(街道)成立公益林管理委员会,设立了公益林管理站,与当地林业工作站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公益林的日常建设管理工作。203个行政村也都成立了村级护林组织,在乡镇(街道)和林业工作站的领导下,遂昌县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公益林建设管理组织体系。相关乡镇(街道)、国有林场组建天然商品区划落界工作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天然商品林的小班四至范围、权属核实和停伐管护协议书签订工作,确保天然商品林小班权属清晰。

建章立制,组建队伍。制定出台了《遂昌县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和《遂昌县护林员管护检查验收办法》,并按照“公开推荐、严格审核、择优录用、公正选任”的原则,通过推荐、审核、确定、体检、公示等环节,组建了一支420名公益林护林员的专业护林队伍。制定落实了公开选任制度、管护通报制度、末位淘汰制度、学习例会制度、巡山登记制度、管护联防制度、森林消防督查制度、统一装备制度、绩效考评制度、优秀护林员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护林员日常管理制度。先后出台实施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经济补偿金等一系列护林员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了广大公益林护林员的人身安全,有效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多管齐下   规范管理

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遂昌县是全省较早建立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县(市、区)之一,通过与省林业局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联网,海量管理遂昌县公益林小班地籍数据,有效解决基础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检查考核、数据变更、图表报送等实际管理需要,适应了公益林管理精准、实时、动态变化的信息化管理要求,为公益林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公益林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2010年,遂昌县就与浙江农林大学、中国移动遂昌分公司建立了公益林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遂昌县公益林护林员配发了GPS定位手机,应用现代数字遥感技术,实时掌握护林员野外护林巡山作业情况。

建立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遂昌县设立公益林县级监测固定小班样地226个,定期对公益林的资源状况、生态状况、灾害状况等进行全面监测,及时掌握公益林资源和效益动态变化情况,为政府公益林建设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下一步,遂昌县将同时对天然商品林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参照公益林建立动态效益监测机制。

实行公益林补偿资金和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发放“一卡通”。为减少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避免补偿资金出现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遂昌县采取“一卡通”直拨的形式进行资金拨付。各乡镇(街道)林业工作站编制补偿资金发放清册,通过各村实地和网上公示,无异议后,通过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统一发放到农户社保卡账户;发放到生产队(村民小组)的补偿资金,采取“分利不分山”的发放新模式,直接将公益林和天然林补偿资金发放到相应农户;对于难以达成统一资金使用方案的,將补偿资金发放到村集体账户代为临时保管,待今后达成一致的资金使用方案后再行领用。

签订责任状,落实管护责任。遂昌县人民政府与全县20个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订《遂昌县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书》和《遂昌县天然林保护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主要领导为公益林建设管理第一责任人。根据遂昌县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布现状,按照人为活动情况、管护难易程度、管护面积大小等因素,将遂昌县森林划分为420个管护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配置1名专职护林员,各乡镇(街道)公益林管理站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协议,做到“管好公益林,管住商品林,管护无盲区”,实行责任区内森林管护全覆盖。为进一步推进天然林停伐保护,在明确停伐天然林小班范围的基础上,对天然商品林与公益林统筹进行管护责任区划分,参照遂昌县公益林的管护模式,合理确定每个护林员的管护面积和管护责任区,明确管护人员的责、权、利,将天然商品林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和山场,实现停伐和保护全覆盖。

长期摸索   初现成效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公益林建设以来,遂昌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活立木蓄积由2001年的606万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1016万立方米,净增410万立方米,年均增长25.63万立方米,平均每亩蓄积由1.6立方米增加至目前的3.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81.3%增加到目前的83.47%。

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公益林建设,使森林植物群落结构日趋合理,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根据最近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全县有木本植物100科348属,共1036种(包括变种、变形、品种),约占全省木本植物的70%。长叶榧、伯乐树、南方铁杉、红豆杉等国家级珍稀植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公益林建设,也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遂昌县共有脊椎动物314种、无脊椎动物675种。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云豹、黑麂、黄腹角雉等。

生态环境整体不断优化。公益林建设通过严格保护,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提高了森林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充分发挥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9个,优良空气天数达标率连续五年92%以上。遂昌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稳定在100%,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交接断面水质连续四年达到优秀等次。经省林科院最近实地动态监测,遂昌县228.7万亩公益林生物总量达到1834.2万吨,年增长量达到127.11万吨。森林生态总效益145.63亿元,各林型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到4608个/立方厘米,并计划进行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监测,全面评估天然林的保护效能。

生态富民效果明显。遂昌县随着公益林建设的深入,生态林业在遂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生态富民成效显著。

猜你喜欢
遂昌县天然林公益林
The Seasons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新荷初绽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