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景观展示区的植物主题营造及配置策略

2019-08-30 08:57
绿色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展示区中式营造

刘 曦

(恒大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0)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景观营造趋于理性化,其手法、模式清晰而统一,与传统古典园林和西方造园艺术不尽相同,却吸收了中、西方的美学理论、种植技术及现代科学成果,形成当下新式的造景形式,称之为新中式景观[1]。新中式景观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底蕴,又能体现出现代特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既继承又创新的景观设计手法。新中式景观利用传统造园的文化意境、图案符号、韵味色彩,创新或升级传统的造园手法,营造具有中国历史文化韵味及特色的、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凑及方式的现代景观空间。

2 新中式景观的植物主题营造

2.1 植物主题的文化内涵

新中式景观展示区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比拟、寓意等造园手法,将展示区内每个景点与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相结合、相对应,以具体的形象展示,呈现出来诗词文化中意境。自古以来,大量的植物被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如雪松、油松等寓意着意志坚定、长寿不老;西府海棠、白玉兰、国槐等寓意着吉祥如意、金玉满堂等[2]。只有充分了解和熟悉各类植物的文化内涵,准确运用植物配置组合,才能深刻呈现新中式景观展示区中植物主题的文化内涵。

2.2 植物主题的意境感受

新中式景观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共同营造出诗意的空间,烘托出诗情画意的气氛。如风拂过时,竹林随风摇摆,呈现出“扶疏万竿、引风听乐”的意境;水岸边的梅花与周围水体共同形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妙景象;设计种植芭蕉,可以在雨中塑造出一幅雨打芭蕉的诗意画境[3]。

2.3 与其他园林元素组合搭配

新中式景观展示区设计应注重植物主题与周围的水体、山石、铺装、小品以及园路等其他园林要素配合、协调。如采用叠石成山之法,垒砌3、4层树阶,高低错落间栽植植物,营造“千里江山长卷”的山林气势。此外,利用景墙、竹林、汀步等元素的联合铺排,布局疏密自然,出营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景象。

3 新中式景观的植物主题配置策略

3.1 植物主题的构景手法

新中式景观展示区采用框景与漏景、障景、对景、对植与列植等造园手法,结合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共同营造意境丰富的景观空间。

3.1.1 框景与漏景

框景与漏景是利用框架样式的景观结构,观赏者能透过框架欣赏前方的景物,使观赏者产生一种奇妙之感(图1)。新中式展示区景观植物利用特殊结构物,实现新中式展示区内植物主题的框景与漏景,从而有选择地摄取优美的空间景色。

图1 框景

3.1.2 障景

障景在景观设计中营造园林藏而不露、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是通过设置实体结构,在景物与观赏者之间形成屏障作用,到达障景的效果,很大程度地增加了主体景观的神秘感,提高观赏者对主体景观的好奇心(图2)。

3.1.3 对景

对景在景观设计中突显庄严、大气。如主入口以轴对称的形式打造,延展的景墙拉长入口的展示界面,门庭与景墙的对景营造府邸庄严、高贵的气场,石材采用沉香米黄映衬青松更显古朴高雅,展现一幅气势磅礴的世家府院画卷。

图2 障景

3.1.4 对植与列植

在新中式景观展示区入口,常采用庭前对植的形式,种植造型优美的树木,如罗汉松、红梅、石榴展现出清雅挺拔、雄浑苍劲的景观效果;而在展示区内的园路两旁,常采用列植的种植形式。如主景观轴处用丛生朴树、银杏、细叶榄仁等品种,展现出对称、整齐、有序的景观效果;而在小园路两侧为体现出延续不断的景观效果,常使用樱花、柚子等营造的夹道景观。

3.2 植物主题的种植形式

3.2.1 植物层次变化

在新中式景观营造中,植物配置在空间层次上较为精简,基本以二至三层为主,或者弱化中间层次甚至直接取消中间层次,让植物配置所形成的空间更加疏朗、视线更加通透。如新中式景观营造的植物配置形式,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者大灌木+草坪)。

3.2.2 植物形态变化

新中式景观的植物配置,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相结合进行配合种植。如新中式景观中乔灌类植物更加注重个体形体美,在原有的自然形态基础上,结合现状修剪造型手法,让植物的形态、姿态得到充分展示;地被类植物的种植也开始由传统的曲线形式向更具有现代风格的直线、异形线等转变。

3.2.3 植物色彩变化

新中式景观更注重植物的色彩淡雅、质朴,以绿色作为主基调,营造现代、简洁而又富有意境美的氛围。新中式景观在确定植物主题或风格后,重视彩色植物引入及搭配,运用植物的色彩、质感、造型等,增加植物的丰富度及景观的季相变化,极大发挥展示区空间景观效果。

3.3 植物主题的其他形式

3.3.1 仿山之形

以石代山,白沙或者绿苔铺地,配置少量的乔灌木,石头结合白砂散置园中,犹如大型盆景,此外别无他物,人不能进,只可从旁观赏,在植物配置上,更加强调植物的形态及意境。

3.3.2 思水之意

以水之形设计蜿蜒的曲线,以层层递进的圈型沙石仿涟漪之貌,结合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草坪与景观树,营造柔和舒缓的视觉感受。

3.3.3 自然之景

在植物与铺装、小品等配置中,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柔合铺装、小品的硬质特征,巧妙的向自然借景,将建筑与自然的风景结合,丰富整体的艺术构图,增加建筑小品的空间层次感[4]。

4 结语

传统的景观构成与现代空间设计正在逐步融合,新中式景观植物配置采用疏密、虚实、藏露、呼应、趋势等布局技巧,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通过景观植物的配置,实现“缩千里江山于方寸之地”的景观效果,极大地发挥展示区的空间价值。不同类型的植物元素,在配置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映衬,不仅给传统植物搭配带来了新的风格创新,也为现代植物景观带来了更为开放的设计思路、更好的风格体现[5]。

新中式景观展示区的植物主题营造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它体现了园林景观发展的进步和创新。进行新中式景观展示区植物配置设计时,应将植物的文化内涵寓意成有感情的景观元素,更加注重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建筑、铺装、小品、山、水等景观要素相互映衬、相互协调,共同构成最有优美的景观,并给人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景观感受。此外,在新中式景观展示区实践中,发现植物主题营造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为我国新中式景观展示区的发展和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展示区中式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新中式家具:回归内心的宁静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蓝光·雍锦湾中式雅奢样板房
中式餐厅包间设计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等待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