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产品和食品行业产品进出口现状分析与研究*

2019-08-30 02:50孙占刚金永均
上海蔬菜 2019年4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食品行业

孙占刚 金永均

(1.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上海 徐汇200030;2.上海银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金山201505)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上海农产品和食品产业要充分掌握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动态,适时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满足出口需求,提升上海农产品和食品的整体质量[1]。笔者通过调研,对上海地区农产品和食品行业进出口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给上海地区的农产品和食品相关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进行和指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上海农产品的消费概况和进出口额

上海虽然不是我国重大的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基地,但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口岸和消费市场。因此,上海农产品和食品行业的进出口贸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行业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目前上海市主副食品日需求量为7 万t,其中蔬菜日消费量约1.6 万t、粮食日消费量约1 万t(大米0.8 万t)、生猪日消费量约5 万头、活禽日消费量约15 万羽、牛日消费量约1 000 头、禽蛋日消费量约3 000 t、水产品日消费量约4 000 t、水果日消费量约5 000 t,市场消费量巨大。上海市2017 年第一产业总产值达98.99 亿元,第二产业产值9 251.40 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0 783.47 亿元,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较小。

上海农产品出口额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约14 亿美元;进口额自2009 年后快速增长,2017 年进口额为135亿美元,是2009年37.3亿美元的3.6倍(见图1)。

图1 2007-2017年上海农产品进出口额走势

2 上海农产品主要进口种类及来源国(2017年)

2017 年上海农产品进口主要来源国为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智利等,八国进口额合计占总进口额的56.4%,主要进口产品为肉类、蔬菜、水果等(具体见图2),对美进口食品以含油子仁(如大豆)、谷物(如高粱)、食用水果及坚果等产品为主。

图2 2017年上海农产品主要进口种类和金额

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上海对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进口额增加,对荷兰、巴西、德国、智利等国的进口额减少。其中从美国进口约12.6 亿美元,比2016 年上涨近6.15%;从法国进口约11.0 亿美元,上涨近17.25%;从澳大利亚进口约10.0 亿美元,上涨近42.74%;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约5.3 亿美元,上涨近9.03%;从荷兰进口约6.1亿美元,下跌近13.32%;从巴西进口近5.6亿美元,下跌近27.02%;从德国进口约4.7亿美元,下跌近5.48%;从智利进口约4.2亿美元,下跌近20.13%。

3 上海农产品主要出口种类及目的国(2017年)

2017 年上海农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国为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荷兰、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对八国出口额合计占总出口额的33.12%,主要出口产品种类为水产品、蔬菜、糖类等(具体见图3),对美出口主要以蔬菜水果制品、茶和咖啡以及食用蔬菜等产品为主。

图3 2017年上海农产品主要出口种类和金额

与2016 年相比,2017 年上海对美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出口额减少,对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印度等国出口额增加。其中对美国出口额约1.7亿美元,下跌近7.88%;对日本出口额约1.6亿美元,下跌近6.09%;对菲律宾出口额约0.6 亿美元,下跌近3.79%;对印度尼西亚出口额约0.4 亿美元,下跌近15.98%;对德国出口额约0.7 亿美元,上涨近12.90%;对澳大利亚出口额约0.6 亿美元,上涨近3.81%;对荷兰出口额约0.5亿美元,上涨近17.61%;对印度出口额约0.4亿美元,上涨近12.03%。

4 国际农产品和食品行业贸易壁垒概况

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利益,缓解外来商品对本地企业造成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凭借自身技术、经济的优势,制订了一系列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设置形形色色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削弱中国食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检测标准越设越高,有的甚至达到苛刻的程度,大大增加了中国食品出口的阻力[2]。

4.1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

欧盟2000 年7 月1 日开始实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部分新标准的指标比原来提高了100~200 倍。要进入欧盟市场的农产品必须达到3 个条件之一:一是符合欧洲标准EN,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认证标志牌;二是与人身安全有关的农产品要取得欧盟安全认证标志CE;三是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厂商,要取得IS0900合格证书。同时,欧盟还明确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凡涉及欧盟指令的,必须符合指令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认证才可在欧洲市场流通;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和饲料产品设立准确的标志,以保证经营者和消费者获取准确的信息,让他们有效地进行选择,同时保证标签申诉的控制和确认。

4.2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

日本由于人口众多、耕地有限,农产品自给率仅为40%,是发达国家中农产品自给率最低的国家,是亚洲地区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但日本也是农产品市场保护最多、标准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发布的《日本2016 年度(4~9 月)进口食品监视指导计划下的监视结果中期报告》表明,调查期间检查进口农产品98 172 件,其中对从中国进口的蔬菜(青豆、洋葱、菠菜等)、水产品(蛤蜊、文蛤、双壳贝类等)、荔枝、加工食品等检测样品15 125 件,有19 件不符合标准,占总检测样品数0.125%,高于平均值0.03%。

4.3 其他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

其他许多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利用WTO各种制度缺陷和对自身有利的条款,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卫生与植物卫生(SPS)措施限制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我国农产品遭受国外SPS 措施种类多、数量大。根据我国商务部调查,我国90%的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每年损失约90 亿美元。对我国农产品实行技术贸易壁垒最多的是欧盟、美国、日本,占95%以上,其中欧盟为41%、日本为30%、美国为24%。2017年的调查报告称,我国农副产品行业有55.79%的大型企业受到影响【3】。

5 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和建议

应对国际进出口食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应建立有效的法规标准信息机制,让政府部门和企业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目前,发达国家使用技术壁垒频率高,实施速度快、时间长,而且形式多样、理由多变。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及时收集和了解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和符合性评定程序,密切跟踪贸易国的技术性措施,研究国外技术措施与我国现有相关措施的差异;二是提高国内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降低出口合规成本,增加企业出口利润,加强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出口国的贸易壁垒措施来规范出口产品,以规避贸易风险;三是进一步促进我市优质农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强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输入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四是根据占技术性贸易措施大多数的合规措施,实行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质量供给,从而有效提升产品制造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食品行业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2018年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提高食品行业清洁操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