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阈下对文化扶贫的思考

2019-08-30 08:22许扬阳
时代人物 2019年9期
关键词:精准村民群众

许扬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既是指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区域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在中国较为偏远与贫困的农村,往往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者均匮乏。而在过去传统的扶贫方式往往只注重经济与物质方面的帮扶,往往忽略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帮扶。

当前我国贫困农村普遍存在的文化贫困现象

物质层面的匮乏导致精神文化匮乏。越是贫困的地区精神。文化生活越是极度匮乏。许多村民每天务完农活之后的剩余时间基本上就是喝酒、赌博、信教,例如:天主教、基督教,信教严重的村落整村多数村民都从事信教活动。据统计,目前中国基督徒人数约为4000万人,约70%的基督徒在农村地区,其中2/3以上的基督徒信教的初衷是由于“信教可以治好自己和家人的病”。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偏远且贫困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这首先是由于贫困地区的村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加之传统观念或习俗的影响,从而选择了不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其次是由于贫困地区村民收入较少,村民用于支付治病的开支极为有限,加之较为落后的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村民治病需求,无奈之下唯有通过选择信仰宗教以期治病。

等、靠、要思想让脱贫缺乏内生动力。不少偏远和贫困的农村等、靠、要思想较为普遍且严重。没有公路就等着政府来修,种出来的农作物运不出去卖只能烂在地里;房子破了等着政府帮补,一个个身强力壮的汉子依然围坐在漏风漏雨的屋子里喝酒聊天;有的贫困农村其实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有人比喻为:随地插一根棍子就能长出一棵树来,但村民们依然不愿自己动手,等着政府的猪苗来再养猪、靠政府的扶贫工作队来脱贫、伸手向政府要扶贫资金的资助。依赖政府脱贫已然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别人的给予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类似现象在贫困农村十分普遍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固然会阻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但一遇到困难总是“等、靠、要”的主观意识才是导致长期贫困的真正杀手。

传统落后的观念是束缚前进的锁链。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导致贫困群众缺乏勇于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传统的思想观念如:知足常乐,让众多贫困群众安于现状,他们认为有吃有穿就已经足够。缺乏主动作为、与恶劣的客观环境抗争的拼搏精神及改变贫穷命运的主观意识;另外,传统的小农意识使多数贫困群众只顾埋头耕种好自家的一亩三分田,而缺乏长远打算、相互合作共赢的意识;传统的农耕文化致使贫困群众固守田园,缺乏走出家门、走出深山的开拓进取精神。

文化扶贫对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描述的几种存在于我国贫困农村的主要现象则为文化贫困的几种主要表现。集中表现为偏远及贫困农村的群众由于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匮乏、深受落后思想及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从而严重制约了精准脱贫的进程。文化贫困才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脱贫的影响力不可小视。即使帮助贫困户在物质方面摆脱了贫困,一旦政府放手,由于缺少真正的种养殖技能、习惯了“等靠要”、思想依然传统保守而落后的村民必将返贫。扶贫不仅要帮其“输血”,更重要的应当是帮其树立主动“造血”的意识以及培养其会“造血”的真本领。文化扶贫能够引导贫困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向上,抑制不良风气、习俗的蔓延;能够帮助贫困村民开阔视野,接触发展生产的新思想、新理念,摈弃落后思想与观念;能够提高贫困户的生产技能,让贫困户靠勤劳的双手致富。文化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长久之计。因此,精准扶贫应该从文化扶贫入手。

文化扶贫的对策建议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首先,扶贫先扶智。加强贫。困群众生产技能的培训,提升能力及素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是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重视贫困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让其掌握一定的种养殖技术,增强经营意识,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其次,扶贫必扶志。不少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就是由于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要想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就必须鼓足他们脱贫的志气以及增强致富的信心。这就需要在文化扶贫中各级各部门创新方式方法,精准而有效地进行帮扶,例如:中共普洱市委党校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将培训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专门为挂钩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党员举办培训班进行培训。创新性地将培训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旨在增强挂钩帮扶村带头人的素质,提升他们的能力。通过理论教育,打牢挂钩帮扶村带头人的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从而明确发展思路及理念,在今后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能够借鉴走在前列的村组在脱贫致富方面的先进模式。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诚信教育等理论学习,让贫困村的带头人继续秉承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首先从思想上树立靠自己的意识。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扶贫中坚定文化自信,突出精准性,具有独特文化资源的贫困村可以立足自身特点,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文化资源来带动精准脱贫。例如: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拉祜族村落充分挖掘自身在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村里能歌善舞会奏的男女老幼组成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用淳朴的热情与独具特色的拉祜族歌舞吸引八方游客,成功地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据统计,自2013年成立到2017年末,完成就地演出470余场次;接待游客10.65万余人次;应邀外出演出160场;实现演出总收入330余万元;群众分红226万元,以目前演艺公司200人演艺人员计算平均分红11300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元。[1] 2016年8月,澜沧县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文化脱贫不仅带领老达保村村民脱贫致富,同时也成功地传承与弘扬了拉祜族文化。带动了老达保农特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作坊、民俗餐饮、客栈等业态发展。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精准投入。硬件设施滞后是制约文化扶贫发展的瓶颈,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文化扶贫的桥梁和基本保障。通过加强入村道路建设,通畅的道路才能将物资、技术、人才、游客快速地引进来,将丰收的果实及时地运出去,增强外界与贫困村的沟通交往,从而大大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通过完善文化场所的设施建设,如:文化广场等,让更多充满时代主旋律的文化表演在贫困村有充分的场地保障,才能以更加丰富多彩且喜闻乐见的形式填补贫困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空缺,引导贫困群眾逐渐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不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好家风、好民风,在文化活动中针对性地融入脱贫致富的典型故事,强调“扶志”的重要性,从而鼓足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志气,树立信心;建立群众图书室或阅览室,将务农技能知识、好家风、中华传统文化等类别的书籍充实到图书室或阅览室,让贫困群众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通过加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为贫困农村发展基础教育的软件提供保障,贫困农村的基础教育事业才能得以稳固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普洱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精准村民群众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