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研究

2019-08-30 09:57王希宾王芳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危机制度

王希宾 王芳

引言:大學生承受着来自学习、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大学生发生危机的几率增加。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不是十分健全,在学生危机的发现、专业教师的配备、学校各方联合采取行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学生危机干预制度建设,实现危机预防、危机发现、危机治理的完备干预体系,加大对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政策支持,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

对于任何单位或组织而言,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会陷入危机之中。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知识群体的集聚区,他们面临着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压力,因此,高校也发展成为危机易发区和频发区,高校的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内的暴力、自杀以及自然灾害等较为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也会影响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引发较广范围的恐慌,进而引发社会的动荡,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建设,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危机干预制度的具体实行,以便在发生危机时能够积极应对,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影响降到最低。

1 高校学生危机的含义

1.1 高校学生危机的含义

危机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其最初被理解为决定,意指病人病情的转折,具体可以理解为病情的好转或恶化的关键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被应用到社会学领域。从字面意识来理解,这个是由危和机两个字构成,危可以理解为危险,机可以理解为机遇,即危险和机遇并存。从更高程度来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危机一词富含辩证性,教人们要辩证地看待和解决问题,要乐观地对待和处理面临的困难,保持自己的乐观态度,而在苦难或者危机之中发现机遇也是降低危机负面影响的铃铛妙药。在现今时代来具体理解危机一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危机主要是个人或者组织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或者状态,并会带来广泛的负面影响。高校学生危机就把地域限定在高校,主体限定为大学生,是指发生于高校的与学生有关的,严重威胁学校或学生人身财产利益或者发展状态的不确定性事件,并带来严重后果或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

1.2 高校学生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通常被直接理解为危机管理、危机应对或危机介入,意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危机的发生,将危机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个人、组织和社会恢复正常的适应功能。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危机干预,例如段鑫星认为,危机干预是在个人或组织即将经历或正在经历危机、陷入困境无法自我化解时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其心理恢复正常,渡过危机阶段,达到危机前正常行为水平的协助治疗或理疗过程。笔者认为,危机干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采取一定的方式,对个人或组织可能面临的危机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干预,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和负面影响,使个人或组织尽早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状态水平。事前预防、事中及时发展、事后及时干预,形成一个完备的干预体系。高校学生危机干预是指高校的主要领导或者负责人在高校师生面临危机或处于危机之中或者发生危机之后,为了预防危机发生、发生危机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在危机后积极消除危机影响,所采取的建立危机干预小组、制定和实施危机干预计划等一系列的系统化的应对过程。其要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负责实施危机干预的主体,第二,高校学生危机干预所要解决的对象,即对高校和师生造成人身财产威胁的潜在危机现实危机,第三,高校学生危机干预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和降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负面影响,第四,危机干预需要经过一个过程,通常包括危机干预机构或组织的构建,制定危机干预方案,积极实施危机干预方案和化解危机的影响与危机后恢复等。

2 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2.1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我们通常所说的以人为本在高校中就表现为以学生为本,高校管理者应该将学生视为主体并尽力满足其合理需求,在制定实施各项制度政策时始终要把学生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坚持保护学生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学生的人生与财产权益。在危机发生之后,为学生提供积极帮助,促使学生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水平。

2.2 预防为主的原则

我们不能否定危机的偶然性或不可控行,但是我们也不听任其随意发生和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在学位危机干预制度上强化危机预防的贯彻与落实,通过采取有效手段例如规范管理制度、强化事前干预等积极预防危机的发生。高校需要致力于学生危机干预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预测到危机即将发生或危机已经发生,即可从容应对。

2.3 各方联合应对的原则

高校是一个二级单位和机构众多的复合体,而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建设紧靠某单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努力完全行不通,制度的建设需要的是各方的配合、协调和共同支持,学校的党政部门、二级学院学生的工作部门等需要从全局出发,梳理以学生为本的大局意识,要求自身积极参与到学生危机干预制度建设中的同时,也需要按照学生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协调处理应对学生危机。

3 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构建与运行

3.1 建立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实施,高校需要把学生危机干预制度放到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管理需要由学校领导包括校党委书记、校长牵头,可以由校党委书记担任学生危机关于制度管理主体的组长、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二级机构和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危机干预制度管理主体的主要职能在于负责统一协调处理各种突发性学生危机事件、制定学生危机的预防策略并落实实施、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与定期沟通交流、定期对外公布相关信息或发布宣传信息等。学生危机干预制度领导小组应设立具体的办事机构,并设立相应的职能小组以明确职能分工,在这样的前提下,各小组才能够各司其职,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管理体系才能顺利运转。

3.2 设立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预警系统

虽然危机难以预测,但是不能因此我们就不去预测。设立学生危机干预制度预警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或手段进行预估和衡量学生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当危机发生可能性和概率较高时,危机干预小组应该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化解可能形成的危机,这对于有效预防学生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造成的各种损失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通常将警戒级别划分为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蓝、黄、橙、红,预警系统及时向危机干预小组传递学生危机信息,使危机小组能够掌握学生危机的现状与紧迫性,根据危机事件中具体当事人的实际状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化解策略。

3.3 构建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响应系统

响应系统的建设是指领导小组在对危机形势进行评判和分析后,掌握了危机的具体特性,通过确定具体负责人、制定应对策略、实施具体行动来为危机的发生和发展事态进行掌控,组织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发生造成的损失,并在危机结束之后积极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响应系统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实施的实效,其通常也被视为干预制度的核心或关键要素,是检验高校学生危机干预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危机小组在接受到危机信息后,应立即组成行动小组,迅速对危机状况进行调查,并与各部门积极沟通,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并联合采取行动。

3.4 建立高校学生危机干预制度的恢复系统

学生危机所造成的局面可能会得到及时控制,但是危机所造成的后果或影响可能会一直延续。因此,危机局面得到控制后,并非整个危机事件就已经完全解决了。学生危机造成的后续影响需要通过恢复系统将影响慢慢消除,只有危机造成的影响彻底消除之后,危机领导小组要对此次危机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要求部门进行整改,形成具体的书面报告并上交给领导小组审查,这样此次危机的处理才能够画上句号。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危机制度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某些单位的制度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危机来袭/等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