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 爱与责任

2019-09-02 21:09张志国
绿色中国·B 2019年1期

张志国

出生于1981年6月27日的汪小菲,在他37岁这一年,推出了首部自传体个人随笔集《生于1981》。

提到汪小菲这个名字,大多数的人的第一反应是:中国台湾女艺人大S(徐熙媛)的老公。但是随着对他的了解,大家发现他还是个勤奋的创业者、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

“我是一个北京人,是台湾女婿,更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后裔。”在新书《生于1981》的腰封上,作为青年企业家的汪小菲这样介绍自己。

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于1981》一书中,汪小菲讲述了自己在北京成长的童年往事,追忆在法國、加拿大的留学生涯,细数创业艰辛历程,分享与大S的8年恋爱史,道尽身为人父的担忧与幸福。书中收录了大量汪小菲以前从未披露的生活细节。汪小菲表示,这本书不仅是写自己,也是想贯穿起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这一代人共同的生活经历。

《生于1981》是汪小菲本人真切的自我剖白,情感真挚、内容详实。童年的孤单心境、少年的迷茫冲动、青年的狂傲不羁、沉淀后的深刻反思,从青涩男孩到成熟男人,点点滴滴心路历程尽在书中呈现。

在过去的37年里,汪小菲只做了二件事:爱与责任。从小的孤独,渴望有人同行……让他一直都在寻找爱,对长辈的爱,对大S的爱,对儿女的爱及对生活的爱;从书中可以看出,汪小菲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有了一对儿女以后,又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

正如他所说的,“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努力让家人生活得平安舒适、幸福快乐是我最大的目标。而一个人站得越高,责任也就越大……”

他的善良与担当,注定他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他太想尽全力照顾好身边人,他们快乐他才会快乐。他不是名流,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就是生于1981年,属鸡的汪小菲。

新书首发和读者亲切互动

2018年10月14日,S Hotel董事长、青年企业家汪小菲携自己的首部随笔集《生于1981》在西西弗书店?北京蓝色港湾店举办首发签售会。

汪小菲的新书首发式吸引了许多读者前来,本就狭小的书店空间一度被挤得无立锥之地。汪小菲特意留出一些时间现场回答大家的问题。

汪小菲侃侃而谈,与读者互动,亲和力十足。年近不惑的他气质温文尔雅,沉稳自若,让人很难将他与10年前那个刚刚进入公众视野、总是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引人注目的高调的青年联系在一起。

10年沉淀,汪小菲经历了事业的种种磨砺,走过了是非繁杂的舆论风口,承担起了婚姻中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如今的他已然成熟许多。

有两位在校大学生问到了如何对事业规划、是否应当创业的问题。汪小菲仔细询问提问者的专业,给予她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创业,汪小菲认为,大学生毕业最好先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上班,这样会避免走很多弯路,创业要在一定的基础上。

还有一名专程从天津赶来的读者,从节目中了解到汪小菲喜欢吃羊肉,现场咨询他北京有没有好吃的羊肉馆子,汪小菲也兴致盎然地讲起了自己喜爱的北京餐馆,甚至连路怎么走,什么路口出辅路,什么地方右拐都一一道来。还有读者现场对他出“考题”,问他:“如果妻子说自己是不是胖了,你该如何回答?”汪小菲想了想说:“健康就好。”

在回答一位读者“人生是否有什么遗憾”的问题时,汪小菲不假思索地说:“我没有任何遗憾,我很享受走过来的这段路程。如果有遗憾的话,就没有这么好的太太、这么好的家庭和这么好的两个孩子。”

并非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

早在2017年6月,汪小菲就在微博上表示自己“想写本书”,写一写“大陆75后到1983年出生的年轻人的故事”。微博发布后汪小菲即动笔,到2018年年中写就16万字。

汪小菲在自己的书中详细讲述了自己童年的诸多经历,书中的字里行间渗透着浓郁的北京怀旧气息,不少读者翻看书后表示:“我们是一个时代的,在书里能找到共鸣。”

作为大型餐饮集团“俏江南”创始人张兰的儿子,汪小菲常被外界视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他自己却并不这么看,汪小菲说他出生于北京市朝阳区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和其他80后北京男孩没有什么不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汪小菲的父母先后“下海”。此后,家庭经济来源的不稳定和缺少父母陪伴的生活,成了汪小菲童年记忆中的主要色彩。

1997年,16岁的汪小菲赴欧洲留学,开启了他7年的留学生涯。7年间,除了生活琐事一切自理,汪小菲还努力为自己的前程谋出路。在生活费和语言能力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他想方设法在巴黎获得就读名校的机会,又在加拿大拿下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位。

留学生涯带给汪小菲最大的影响,是对“祖国”二字认识得更深刻。他谈道,当时法国基本没有中国留学生,法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浅薄而片面,他在法国被问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竟然是:“中国有电视机吗?”1999年,在德国机场的一次转机经历令汪小菲终生难忘,他明明携带着合法护照,却被德国机场警察百般刁难,甚至还被强扣在机场两天一晚。“那时候他们对我们非常不尊重,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巨大打击。既然我们不能在短时间改变他们,我们就改变自己,让自己在欧洲给中国人挣一点脸,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那次经历在汪小菲心底埋下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种子,他发誓奋发努力。回国后,他多年经营管理“兰会所”,后又在台湾开办观光级酒店S Hotel。在诸多领域投资,他均有不俗的成绩。

大S弥补了我的童年孤独感

汪小菲与大S一见钟情,见面5次就“闪婚”,这样的快速结合曾经引发不少人的质疑。当时两人相差4岁8个月的“姐弟恋”婚姻一度不被看好。

不过汪小菲在书中表示,这样的缘分其实深埋已久,只不过是在适当的时机发芽。

孤独的童年生活使汪小菲内心极为敏感,而成长于一个热闹大家庭的大S,则有着一种温柔坦荡的气质,初次见面时就深深吸引了汪小菲。和大S在一起,汪小菲总能感到踏实、温馨,两人一见如故。婚后,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幸福的家庭带给汪小菲强烈的满足感。

一档叫《幸福三重奏》的综艺节目让观众了解到大S和汪小菲的婚姻生活。在节目中,汪小菲对大S处处关爱照顾,实际上这不仅是汪小菲对大S深爱的体现,更是他对大S多年为家庭、为孩子辛勤付出的一种感恩和表达。

结婚后的汪小菲,深爱着妻子和一对儿女,“我老婆”几乎是他的口头禅,生活中对老婆和孩子的关爱,体现着他的好老公好爸爸人设。

如今,一双儿女正在茁壮成长,当年的“一见钟情”成为细水长流的相守,汪小菲童年所缺失的东西也得以重新圆满。

汪小菲在微博上经常晒出了一家四口的生活照,并甜蜜喊话大S:“几张老照片,叙叙旧吧。老婆包的饺子真好吃。”照片中,汪小菲怀抱女儿,与老婆大S相互依偎。而且大S也十分贤惠的为老公汪小菲亲手包饺子,一家人在一起的画面幸福感爆棚,简直太有爱啦!

汪小菲,如今也化身为宠妻狂魔,他的微博中好多都是关于自己妻子和孩子的日常点滴。面对外界质疑妻子大S的言论,也是发文进行维护,展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

如今,两人从2010年登记结婚,2011年举行婚礼再到今天,已携手走过了8年的风风雨雨。两人的婚姻从不被看好到如今人人羡慕,四口之家同框的画面也是幸福满满。如今的大S虽年龄已经不小,但活出了最美的样子。

现身上海顾佳斌美食指南发布秀动情鞠躬致敬同行

2018年11月19日晚上,汪小菲现身上海参加《顾佳斌美食指南》发布秀。现场,身穿深色闪光西装的汪小菲举止儒雅,谈及自己与母亲20余年来从事餐饮行业的感受,感慨万千,说到最后,他还动情鞠躬,致敬在场的每一位同行。

当晚,汪小菲首先谈到了自己在台北创立S酒店的初心,“因为一半时间在台北生活,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很適合做一些和服务行业有关的事情。”于是他选择在台北开设酒店,并以妻子大S徐熙媛的名字命名。

为了开设S酒店,汪小菲也可以说得上是煞费苦心。他还特意从欧洲请来米其林三星的厨师为酒店不断开发新的美食。在盛典现场,汪小菲还不忘热情的为妻子和自己的酒店“打广告”:“大家如果到台北来的话可以来我们酒店入住,把这个地方当成自己的家一样。”

据他的老朋友顾佳斌介绍,汪小菲的这家餐厅特色是法式美食。而且除了保留法国菜原汁原味的绝妙口感以外,他还根据当地的口味对菜肴进行了调整,这也体现了他独具的匠心。盛典现场美食界与演艺界大咖云集,汪小菲也不免触景生情,追溯起了他最初和母亲张兰共同打拼时的那些岁月,“我跟我母亲做餐饮做了20多年,很佩服像佳斌这样懂得生活的人。”

汪小菲觉得餐饮业一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还在现场开起了玩笑,“过去20年,没有人重视餐饮行业。一提到说厨师,噢……就说你是个厨子。”他的话引起了现场一片笑声。因此,汪小菲说他非常欣赏如今依旧坚持在做餐饮、做服务行业的各位同仁,“都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服务行业、餐饮行业的人一样能办出属于自己的盛会。”

最后,汪小菲向在场的各位嘉宾深鞠一躬说:“我也在这里给大家深鞠一躬,敬在座的每一位厨师、艺术家,我认为我们都是同行业最好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努力,我跟大家多学习。”

现在最怕的事是回到过去

现在年轻人都流行出国留学,汪小菲在国外生活7年,记者请汪小菲给出国的孩子们一些实惠的经验,在国外怎样获得对成长有帮助的经验。

汪小菲说:“以前70后出国留学,是去学专业知识;现在更多的是要去体会。因为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我觉得法国对我性格的塑造、未来事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出国上学,尽量选择公立学校,因为公立学校里学生组成结构更加多元化。有些私立学校是为了咱们亚洲人开设的,进去跟回国差不多,一个班里40个人有38个是中国人。出国留学真的是为了学东西,不是为享受去的,不是每天过着跟北京一样的生活,吃着中餐烤个串儿。如果为了享受,留学的意义就丧失了。”

长期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的秘诀是什么?汪小菲认为要互相了解,再尽量去理解对方,然后相互学习。他说:“我有时候会出差,小别胜新婚,离开一两天或两三天,然后再回家看到老婆、看到孩子,会更加珍惜这个家庭。一次,我刚出差离开家门不久,老婆就跟我说:你是不是刚走就想我了?那回来的时候怎么不多跟我聊聊天?我认为,在家庭中,夫妻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都有一个互相关爱、相互尊重的基础。”

作为一个拥有数次创业经历的80后,汪小菲有什么心得和建议?他说:“ 1990年我跟母亲做餐馆,后来又参与俏江南,后来又做会所,还做过调料,到现在我才有机会真正干上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做酒店。我一直学酒店管理,这么多年没有离开过服务行业。明白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你喜欢做这事、认为这件事能做成,再去创业,成功概率就很大。现在大家研究区块链、研究互联网,我对这些东西不是很喜欢,也不了解。如果去做这些,我觉得成功概率就会小很多,会让自己承受很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