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2019-09-03 10:02奚艳华
财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财会工作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奚艳华

摘 要:新时代要求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必须持续变革,以便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新会计制度被制定出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文章对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及其与旧会计制度的区别进行了阐述,对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

财会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財务管理及决策和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财会工作是决定了事业单位其他工作内容质量的基础,其他工作内容是上层建筑,只有做好财会工作,才能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科学的状态当中。基于新会计制度的出现,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财会工作的会计主体和要素发生了变化;其次,预算资金的核算方式和管理模式也进行了调整。这些改变都对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新会计制度概述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中国财政部门对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的带来的成果的集合常常就被称为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包括一些具体的会计规则和条例,也包括相应的会计准则和观念。

(1)新会计制度的内涵

新会计制度结合当下的财会工作要求,对财会工作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首先,新会计制度的出现,使我国的国有资产得到了更好的监督和管理。新会计制度根据传统会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出现的问题,对其制度内容实施了调整,通过合理的调整,使得新会计制度更加适应当下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弥补了之前出现的管理漏洞,使国有资产能够在更好的制度框架之下得到监督和保护,避免了由于管理边界不明确出现的模糊监管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的问题。此外,新会计制度还进一步规范了财会事务的办理流程。新会计制度对财会工作内容进一步的明确,避免了越界管理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出现。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更加严谨规范。

(2)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的区别

传统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管理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很多固定资产在这种相对模糊的管理模式下容易流失,使事业单位的资产遭受损失,给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内容带来负面影响。新会计制度的出现弥补了这一漏洞,在固定资产的界定上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且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内容大幅增加,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不仅如此,新会计制度还对无形资产进行了界定,增加了相关的条目内容和管理手段,并考虑到无形资

产可能存在的损耗问题,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在新会计制度的框架之下更加科学有序。

在传统会计制度的框架之下,会计工作往往只是对预算的支出和收入进行记录,对于其他的支出没有在报表当中得到具体的表现。这种会计工作模式使事业单位当中资产由于审核范围狭窄而无法得到准确评估,并因此出现诸多衍生问题。新会计制度根据传统会计制度当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首先对会计制度的审核主体进行了明确;其次对财政预算的支出和收入项目进行详细的比对,按照逐项对比的工作模式,使事业单位资产收支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监管。同时,这些相关的数据内容还可以建模分析,从而更加直观地看到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状况,使资产利用不断得到调整,事业单位的收支达到一个更加理想的状态,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得到保障。

二、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

(1)会计主体的改变

在财会工作当中,明确会计主体是开展财会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在传统会计制度当中,对于会计主体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会计主体在传统会计制度当中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因此,财会工作也无法基于此得到彻底全面的开展。在新会计制度的框架下,会计主体得到了确认,这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2)会计要素的改变

传统的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界定主要包括资金的收入、资金的使用以及资金的结余这三个方面。新会计制度在传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会计要素進行了新的界定。在新会计制度当中,会计要素不仅仅包括上述三个部分的内容,还包括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以及净资产情况,这样就使事业单位能够通过财会工作对自身的资金状况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使单位的运行和决策更加规范合理。

(3)会计报表的变化

会计报表的制作,对于事业单位资金的科学化管理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会计制度当中,会计报表的内容仅包括资金的收支情况等基础性内容,传统会计报表对事业单位资金情况的评估以及管理作用有限。新会计制度在原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在报表当中纳入了负债等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会计报表的内容更加全面充实,尤其是在新的管理条件下,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对财务资金等内容更加科学化的管理。

(4)会计等式与记账方法上的变化

传统记账方式只是将资金收入内容以及支出方向按照一定分类进行统计。这种记账方式强调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单位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且支出方向稳定的情况下较为适用。但是,在新的管理条件下,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施行,传统会计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新会计制度采用借贷记账的方式,这种新的记账方式不仅符合新的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管理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便于推动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

(5)预算资金的核算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会计制度的框架之下,对预算资金进核算时仅仅参考预算资金这一内容,但是,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来源的渠道存在多样性,这一单一化的资金核算方法,容易在结算过程中产生信息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此外,整个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也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事业单位在新的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必须对传统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新的会计制度将涉及到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多个资金内容都纳入资金核算项目当中,这就使得资金核算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更加契合,从而使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三、事业单位应对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对策

(1)充分重视会计制度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使从事具体会计工作的员工能够真正学懂吃透新会计制度。与此同时,具体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要提高认识水平,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充分理解新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更加规范。

(2)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新会计制度的出现对于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财务管理管理人员,需要一套准确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来辅助具体的财会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可以以此为契机,逐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建立,在这一统一的框架之下,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3)提升财务报表的可读性

财务报表可以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以及后期的资金支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新会计制度条件下,事业单位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财务报表的可读性,使财务报表的内容更加细致充实,便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上层管理者借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资金进行科学化管理。会计报表能直观的反映政府机构的财务状况,要优化新财务管理模式,就要重视会计报表工作,在制作财务报表时丰富财务报表内容、增加财务报表信息、对报表的内容按重要性,不斷提高财务报表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4)财务管理制度的变化

在过去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下,会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站在会计角度的意见和站在管理角度的意见往往存在不能同时满足的分歧或矛盾。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带来了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完善的制度能够明确人员的分工,规范人员的行为,从而避免决策混乱。

(5)财务管理理念的变化

在过去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中,除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外,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其他企业工作人员没有途径了解公司的财务信息,也没有办法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这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新会计制度下的新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引入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财务信息系统,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更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康运行。

四、结束语

新会计制度的出现弥补了传统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漏洞,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更加科学,同时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率。面对新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应当主动推动新会计制度在财会管理当中的落实,使新会计制度能够真正为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理论依据。为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打下基础。我国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抓住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机,寻找并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积极创新,多管齐下不断优化自身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增强财务管理效率。

[1]慕铮,闫倩,徐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J].中国商论,2017(35):81-82

[2]孟敏月.浅议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对策[J].会计师,2017(22):20-21

猜你喜欢
财会工作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