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2019-09-03 10:02徐明华
财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管理会计事业单位

徐明华

摘 要:事业单位作为一种这社会服务型的组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社会形态的复杂多样以及飞速发展,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加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此文针对管理会计对于事业单位的建设持有的可行性进行论述,以及事业单位财会方面的不足及措施,三个因素进行浅析,有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化,利于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应用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猛发展,作为我国社会性质的服务型单位,事业单位作为核心部门,制度的与时俱进势在必行,就目前的社会形态,从2008年截止现在,财政部门不断更新完善一系列的管理会计应用政策,践行管理会计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指导价值。管理会计作为财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倡导将管理科会计应用到工作开展中去,事业单位也需要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发挥价值。

一、管理会计对事业单位工作建设的可行性

(1)管理会计具有远瞻性。战略管理会计包含了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的双向知识,战略会计作为注会的考试内容,财务证书也随着经济发展含金量不断增加。战略管理是综观企业经济发展全局,发展远景,当下的任务和政策导向,及资源分配而实行策略和监管的作用。战略会计最早是出现欧美一带的发达国家,是经美国学者提出,是企业在洞察自身,社会环境的因素下,以策略的角度对获取的财政资讯和其他资讯进行综合剖析,以此制定出帮助企业单位整体有效的策略实现,帮助企业健康的平稳运行。而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不是空头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经过有效的运用相关的管理会计知识,帮助了企业实现最大的价值和效益。

(2)事业单位的财会发展和管理会计作用吻合。国家在早些年明文定义事业单位的会计问题表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方向是向会计方面的人员反馈公布事业单位的财务现状,成果展示,预结算明细等财务信息,展示事业单位社会职责的履行结果,帮助做出反馈和新的策略,这个政策的颁发,明确指出,事业单位不仅仅要关注自身工作职责,也要考虑到上级单位的管理需求,以及相关人员的利益需求。故,管理会计和事业单位的财务方向具有相近性。

(3)事业单位进行战略管理条件成熟。伴随着事业单位经济参与的范围,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价值越来越凸显,且国内外的经济形式繁荣多样,需要事业单位不管的学习实践,更新价值方式。目前的经济形式中,很多事业单位忽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和重要地位,也有部门为了提高效益,适应发展,已经开始重视指导作用,在单位工作中,定制了长短周期内政策和转变方向。也不断的内部学习,研讨。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体制,和单位内的绩效考核,并且对工作进行了量化标准。部分事业单位已经着眼与单位的管理目标,财政支出缩减等问题,已经实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事业单位动战略管理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目前会计管理制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风控和审核方面监管欠重视。事业单位的资产分配,资金流动以及职能运转都和健全系统的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关,但是目前的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着风控和审计管理工作方面仍然有很多不成熟欠缺的地方。其一,大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将管理会计作为重要的工作对象,仅视为稳定运用的资金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交涉欠缺,对基本的政策方向尚不了解,再加上各部门之间对职责划分不当,非常容易形成内部的监管方针不能精准的实施,该承担责任的未能明确职责,就会导致出现问题时堆积与财务部门,形成资产分配不当,监管不利,风控未能有效预防,导致效率低下。其二,部分单位在内部的会计管理方面不能有效的监管,不能有效及时的掌控会计的风险除了这方面的原因之外,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多审核问题多数由上级的单位进行考核设定标准,或者第三方机构代替实行。对于内部问题的不了解,使监管职能存在于形式,并没有体现出它的职能价值。

倘若事业单位能在财务部门和财会职能中按管理会计的思路实施发展,很多问题也会系统化,有效的得到解决数字化的显现,既能对于上述存在的风控和审核的短处进行协调,也能确保资金分配的最大价值化,提高工作的效率,事业单位财会职能属性的最大发挥。

(2)财务上预算管理欠缺。财务部门的预算是财务的基本工作,但是在很多事业单位中,财务对预算方面并未重视,预算管理方面更是未能得到积极的发挥,无形中降低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例如 ,预算的职能范围划分欠缺,没有标准的量化考核,给予主观意义上的职能判断,财政部门和税务方面的工作要求,一般会提前于业务部门计划的预算工作时间,这样就会出现预算职位的人员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预算表格的填写,进行上报提交。这样浮于表面和形式的预算价值,并不能对财务部门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建设性的帮助,鉴于上面的问题存在,预算管理人员对实际的问题并不清楚,预算执行也就没有什么效果可言,导致后面的预算结果如同架空,预算編制的职位虚设性,预算数据的无效性,都会导致预算的形式化。如果能有效的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策略,细化预算环节的问题解决策略,则会杜绝上述问题的存在,真正的做到预算的财会职能。

(3)当前财会政策对财会人员职业素养的设限。在当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方面,财务会计的工作形式依然以记账为工作方式,所以与之匹配的财务人员掌握的会计技能简单初级,而对其他的管理经济方面的专业技能没有过分要求,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低下会影响单位职能的发挥,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举例事业单位人员在与企业交涉中,涉及到工作方面的资金问题时。财务方面的人员对合同和税法的相关知识核算没有明确详细的了解,未能正确的对成本和纳税方面的花销做出预算,就会导致科研方面的收益,而实践管理会计,会直接的促进财务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涉猎到财务方方面面的学习,便于更好有效的解决工作问题,为财务的工作开展贡献力量。

三、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有效实施

(1)增强会计人员的战略认知。资料数据显示有45%的财务工作者对自己所在的职位有明确的战略思路,有55%的财务工作者表明自己整体上大概会了解行业问题,企业的发展方向,但对自己的工作定义为简单的做账,开票据,不算错账这些基本问题也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准则,事业单位应该积极有效的帮助财务人员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从基本的报账数字核算水平变为单位价值的贡献者,而不仅仅是一份稳定的工作。

(2)成立专门的战略管理会计。成立专门的战略管理部门,自身具备过硬的会计管理知识,便于更好的综观全局,运筹资本运转,指导财务工作。及时有效的解决预算,风控,审计,进行监督管理,提高整个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制定出量化细化分工明确的责任制度使得各部门之间得到互相监督和制约,在加强约束自身职能的前提下,从细节上避免混乱流程问题的出现,对于财务账目方面,要及时进行银行查账,确保资产运转的每个环节,资金的流动没有出。能将财务职能提上新的台阶,让事业单位成为更好的社会服务机制,实现社会服务职能。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被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新的核心考核标准,事业单位以及财会部门的职能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进而言之,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更是首要职能单位,要立足于现有的财务管理水平,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将管理会计视作是管理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实现单位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丽展,刘晓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27)

[2]周加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4)

[3]于兰.我国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29)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管理会计事业单位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