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2019-09-03 10:02卓丽容
财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发展

摘 要: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其独特的经营治理机构、决策高效、放贷迅速等优势,缓解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困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循序渐进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资金的支持,能促进农村各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显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SWOT分析方法,从河源市实际情况从发,研究其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SWOT方法

一、引言

自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试点工作以来,得到快速的发展,并改善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网点覆盖不充分的状况,从而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在快速发展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河源市地处广东省北部,经济发展落后,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起步晚,发展缓慢。河源市有五个县区,均为贫困县,农村人口比例大,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如要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显然资金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行分析,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界定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界定,从法律上来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较高的自主决策权,同时又要接受监管的金融组织;从资金规模而言,按照规模大小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进行界定是比较客观且容易操作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整体偏小;从经营地域而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主要是针对农村,在地域上是县域地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依据市场机制、商业化原则在合法范围内自主确定產品定价,且其主要组织形式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

三、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SWOT分析

基于SWOT模型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进行分析,就是对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和研究。通过把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优势和外部威胁、机会、威胁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将要面临的制约因素,了解其机会和挑战,从而构建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SWOT矩阵。

(1)优势分析

第一,组织方式简单灵活。河源市的两家村镇银行分别由东莞银行和江门融合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同时又由多家河源市本土企业作为共同出资人,这种发起人的形式让河源市两家村镇银行能吸收发起行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前期制度建立上少走弯路,能让它们快速进入发展轨道。

第二,立足本地具有较强适应力。东源泰业村镇银行由东莞银行作为主发起人,以及由河源市泰和农业有限公司、河源市万隆房地产有限公司、河源市汇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6家本地民营企业共同设立的;而龙川融合村镇银行则由江门融合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并有由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及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24家小额贷款公司都是由河源市本地法人企业或自然人成立的。

第三,潜在盈利空间广阔。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速度高于河源市金融机构的整体水平,说明河源市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旺盛,仅以当期机构数量仍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信贷资金的需要。在成本控制上,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以其精简的决策链,灵活的管理方式,能够快速的回应农村资金的需求。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决策高效,适应“小、频、快”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这样有效地节约了人力成本,使得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它们的盈利性。

(2)劣势分析

第一,缺乏后续资金。资金来源不足已成为现阶段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痛处,现阶段河源市2家村镇银行在原有的注册资本基础,仅仅县域的营业网点难于吸收存款。2家村镇银行难以吸收到公众的存款,究其原因:一是网点少,并且在县域,这限制了它们吸收存款;二是2家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群众基础较为薄弱,无法与大中型国有银行相抗衡。没有足够的存款,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将受到限制,不利于其规模的扩大。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资金情况更不容乐观,只贷不存的规定使得后续资金更加紧张,经营规模只能在原地转动。

第二,贷款风险控制难。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贷款风险主要有:一是无抵押风险。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主要以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为主,信用贷款及保证贷款的特点就是没有抵押物,这使得贷款的风险难于控制。二是环境风险。农业生产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靠天吃饭的状态,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农作物受损,农民收入受损,将难于还上贷款。 三是道德风险。河源市经济滞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落后,金融发展环境差强人意,法制建设不够完善,农民缺乏法律意识。

(3)机会分析

第一,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农村资金需求将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生存资金方面,这主要是农村贫困农户由于子女教育问题、身体健康问题以及婚嫁等问题而产生的需求,这类资金的需求属于非生产性需要;二是消费资金方面,这类需求主要用于提高农民的现阶段的生活水平,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型需求资金;三是发展资金方面,这类资金主要是农民或农村经济主体用于扩大经营规模而发生的需求。四是消费升级资金方面。今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刺激农村的需要,通过提高农村消费升级,因此农民消费升级使得农村信贷缺口很大,是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二,大中型金融机构逐渐撤离农村市场。近年来,河源市的国有银行逐渐撤离农村的经营网点,退出农村市场,国有银行只是在镇级区域设立个别营业网点,对于乡镇的网点基本已经撤销。河源市农村信用社在近几年将业务的重心转向市区,在市区设立较多的网点,逐渐减少县域的网点覆盖范围。随着这类金融机构离开农村市场,那么这便给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提供了很多的发展契机,因为市场空白之处必定有发展的空间。

(4)威胁分析

第一,制度体系设计不完善。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的体系方面有待完善的问题,主要体现一是在业务准入制度限制方面,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村镇银行只能设在本市范围内的县、乡镇,而不能跨市设立机构从事业务活动。二是在存款保障机制方面。由于农民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认识,即使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市场,但是以农民对农村小型金融的认识,也难以吸收存款。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无论是在农业政策性保险方面,还是在农村金融担保机制方面,以及信用、支付结算体系方面都不够完善,甚至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第二,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大。农业生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离不开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二是市场因素。根据市场规律,当供应大于需要时,农产品的价格将大幅度下降,从而也呈现出收入的不确定性。“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则是很好的诠释的市场规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而说明市场因素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不确定因素。河源市地区以丘陵、酸性红土为主,农作物自然资源优势不大,靠天吃饭的程度将更严重。

(5)SWOT矩阵分析

根据上面SWOT矩阵分析图,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治理方式灵活、产权结构清晰、紧贴农村市场,立足河源市。现阶段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整体上数量较少,市场潜在盈利空间广阔。虽然具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也要看到其存在着后续资金缺乏、风险管理难、人才短缺的劣势,在发展过程中应尽量克服劣势,尽量回避或通过制度的完善来防范风险的发生。所以从SWOT矩阵中,针对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采取W-O加S-T战略的方式,将会更加全面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四、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对策

(1)明确市场定位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针对河源市农村小型金融实际情况看,其市场定位就是就是指农村小型机构根据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正确的定位自身经营范围、产品、服务对象等。因此,河源市村镇银行必须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找准市场定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其被视为“准金融机构”的模糊身份定位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相比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而且从银行融入的资金也很少,这样导致了很低的财务杠杆比例。因此,小额贷款公司要根据找准自身定位,利用自身灵活、便捷的服务优势,创新产品,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2)扩宽融资渠道以增加资金来源

扩大资金来源,积蓄更多后续发展资金,村镇银行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入手。第一,基于农户对政府有着非常高的信任程度,村镇银行要争取政府的支持,这样方能够快速的赢得当地农户对村镇银行的信任,并能加快村镇银行的业务本地化进程,为扩大储蓄存款提供便捷的到来。村镇银行有服务“三农”的政策性导向,因此可以争取将财政资金存款支持。第二,村镇银行应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户外广告等多种公共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当地居民对村镇银行的正确认识。村镇银行应组织员工主动走进社区,走进村庄,向社区居民和农户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向他们普及金融知识,大力宣传村镇银行的地位和性质,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当公众对村镇建立一定的信任,自然而然会将存款存入其中。第三,与国有银行合作,争取其他金融机构的拆借资金。对于一些业务的开展,可以与国有银行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借助国有银行的资金实力,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制度设计,并规定从银行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50%,导致没有持续的资金注入,小额贷款公司很难壮大。

(3)提升创新能力以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要立足本地产业优势,研究县域经济特色,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发挥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的优势,细分金融市场,推出创新产品,着力打造“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特色社会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微贷技术和成熟产品上市,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打造出量体适合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匹配度、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務创新的方式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着手:第一,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既可在抵押方式上创新,又可以在担保方式上创新。对于农村贷款来说,抵押物基本上是没有的,这将如何完善抵押机制呢?通过期权方式创新抵押方式,以农产品的权益作为抵押。对于担保方式来说,联保、信用贷款等都能作为担保方式,也可以采取现在流行的其他担保方式。第二,对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网络销售方式,创新营销形式。

(4)创造多元化盈利点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变自身之前单一的盈利模式,需多渠道的增加收益,从而达到收入结构多样化的目的。第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探索抱团发展方式,如与国有银行合作,利用国有银行的资金优势并结合自身紧贴三农的、灵活快捷优点,进行对接,从而充分扩大市场。第二,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性业务。政府性业务支持存在着资金额度大、资产优质、信用有保证等优点。村镇银行应积极争取政府性存款资金及优质政策性贷款业务。第三,运用“互联网+”发展模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交易的便于性,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客户中。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产品销售业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开展,将机构的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和线下传统渠道销售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佳楣,张珩,罗剑朝.基于SWOT 与AHP 分析的陕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4 (04):81-86

[2]周善葆,区永纯,冼美玲.基于SWOT 分析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广西梧州视角[J].南方金融,2013(07):55-57

[3]张晶晶,王泽鹏.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相应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21):258-259

[4]陈俊求.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效率分析[J].南方农村,2014(06)

作者简介:卓丽容,女,汉族,广东人,硕士,讲师、经济师、会计师;研究方向:财经。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