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视阈下生态公益林管护问题研究

2019-09-03 10:02吴擢城吴淑平潘文忠钟玉凤
财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林农林权

吴擢城 吴淑平 潘文忠 钟玉凤

摘 要:本次以尤溪县为例,探究进行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原则,分析在新时期下面临的新契机,并探讨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公益林管护

生态公益林是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的防护林或特种用途林,对于保证生态多样性和林区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因为我国森林内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生态公益林涉及到的森林资源多数集中在山区,而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林农成为生态公益林管理的主要对象。再加上生态公益林基本是依靠政府进行建设,有时还可能会占用部分耕地,这就容易引发一些林权纠纷等问题点。基于此,我们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得生态公益林管护问题进行研究。

一、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原则

尤溪县是南方集体林区改革重点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试点县,有林地面积2484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6%。在我县林业用地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03.25万亩(其中省属国有林场3.78万亩),占林地面积24.58%。我县到2018年底,共有生态护林员534人,签订管护合同515份;监管员441人,签订监管合430份;签订管护行政责任书213份。在进行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时,遵守的工作原则:一是属地管理原则,县域内各个乡镇政府、村(居)民委员会是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的公益林的官方管护单位,需要按照规定划定责任区域,招聘专业管理人员。二是统一管护原则,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2019年起全面推广“管护费乡统筹,护林员乡聘、站管、村监督”的公益林管护模式,并能实行“全域统筹、智能管护”的机制。三是人工管护与技术防控相结合原则,除了依靠护林员进行人工管控,各个责任单位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红外摄像仪、摄像头、高清监视器等,实现全天候24h动态管控;同时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监督护林员的位置、轨迹信息等,保证掌握护林员的行进路线;同时建立自动预警机制,在发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发出示警,要求护林员前往检查,如果有严重问题的苗头要及时处理。四是“多员合一”原则。由专职护林员负责对生态公益林以及其他各种林区进行统一的管护,还要负责环境监控、地质灾害巡查等。

二、新时期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面临的新契机

在集体林权改革制度下,对于林业用地的产权有了更好的规范和清晰,也让林农具备对自己土地的处置权和收益权,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林农主动参与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积极性,从而可以实现自主管理。而且这样也进一步提高了林农的经济收益。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维护生态安全,如何实现有效的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成为林业部门面对的难题。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生态公益林的所有权明确到位,对经营权灵活处理,也落实了对自己土地的处置权,从而保证林农的收益权,这些制度的落实,大大激发了林农的积极性,使林农能够主动参与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对于生态公益林管护水平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另外在这个前提下,也实现了生态公益林管护管理机制的优化,有效保障林农的利益,构建良性循环。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视阈下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的思路

(1)强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意识。林业部门要加强大宣传,提高林农的思想认识,能够认识到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重视管护工作的开展。林业部门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或者LED液晶显示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对国家和地区生态公益林工作条例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等,提高本地区群众的认识;重点向群众普及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和改善作用,让群众意识到生态公益林管护的重要性;林业部门还要加强有关生态公益林管护的政策咨询,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政策,提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还要加强技术指导,对林业从业人员加强培训,推广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政策,推广公益林保护先进技术的应用等,从而提高管护水平。另外落实本地区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保证林农的经济效益,增加对关乎工作的依從性。

(2)落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主体,结合本地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管护责任人,选定股份均山、联户管护等形式,责任承包、专业管护,实现统一管护;同时保证各个管护主体按规定聘请管护人员。明确监管责任,根据生态公益林的情况,确定监管主体,有条件的可以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护工作的监管,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在这里监管主体需要签订责任书,承担监管责任,并协助管护人员处理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明确林业部门的监管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从业人员和具体的林区,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辖区内全方位动态监控。实施智能巡护,应用智能巡护系统,对辖区内的生态公益林进行监管,实时掌握管护人员的位置和轨迹信息,尽早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3)严格验收管护质量。按照政府层级和生态公益林情况实行逐片验收,由林业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对生态公益林管护情况定期进行逐片验收,将验收结果作为管护和监管人员绩效考核的指标,以此确定工资待遇。在县级实行抽查制度,由林业部门组织专门人员成立检查组,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对生态公益林管护质量进行抽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全县通报整改。

四、结语

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是关系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下,生态公益林建设地区需要重视管护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视阈下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2018(7):149-150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林农林权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分析
林权供求信息
林农的林下经济
林农合作组织的合作联盟博弈分析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