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人口流动新趋势 把握区域发展新机遇推动人口与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2019-09-04 12:0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焦旭祥
浙江经济 2019年15期
关键词:外来人口流动人口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焦旭祥

“人随产业走”是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要大力发展相宜产业,推动产业成为集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是人口流动的最主要流向,要提升城市的能级和影响力,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公共产品供给和交通区位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以需求为导向,构筑便捷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人口流动,是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经济层面上,直接影响劳动关系和创新要素集聚,进而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层面上,直接影响社会群体利益和家庭功能转变,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和谐稳定,最终对区域综合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如何使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共促进,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浙江省各地市人口流动情况差异较大,我们选择了其中变化较大、较具有代表性的温州和台州,通过实地调研两市人口流动情况,展开分析思考,希望能对推动人口流动和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有所启示。

浙江人口流动的新形势

(一)当前3个特征

一是规模大幅增长。2018年全省流动人口2674万,达到历史峰值,其中省外流动人口净增49万人,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

二是素质明显提升。2018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省外流入人口的76.3%,比2016年提高1.6个百分点;引进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18%。

三是区域趋于分化。杭州湾人口集聚效应显著,2018年杭州、宁波集聚了全部外来人口的42.4%;衢丽地区人口继续净流出,外来人口占全省外来人口比重仅为2.7%;温台地区从人口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出,外来人口占比19.2%,比2010年下降近12个百分点。

(二)3个发展趋势

一是流向上,延续了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到经济活跃地区,从县城、小城市到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基本趋势。

二是主体上,流动人口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呈现从以年轻劳动力为主转向中生代比重上升的趋势。

三是方式上,随迁子女、父母增多,以个体候鸟式流动转向长期家庭式流动的趋势明显。

温台人口流动情况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温台人口净流出及其原因

温州、台州曾是浙江省外来人口的首选集聚地。但近十年,两市的人口流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人口净流入地区转为人口净流出地区,2011-2018年,两市分别累计净流出42.9万和12.3万人,流动人口占全省比重从2010年的31.1%下降到2018年的19.2%,2016年以来流动人口总量减少了1/3。调研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产业转型的“阵痛期”。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全球范围内的布局调整,温台部分企业基于发展需要搬迁到上海等大城市,部分搬迁到资源要素制约较小的周边或省外城市,企业职工随之迁移。加上深受民间借贷风波、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下“低、散、乱”企业生存艰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用工需求的减少。2017年,温州市规上企业用工人数比上年减少1.72%,2018年继续减少3%,2019年1-5月再减少1.8%。

二是人才竞争的“边缘化”。近期国内各大城市不断出台人才新政,引发了备受瞩目的“抢人大战”。温台均出台了较为完备的引才政策,但因城市能级不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尤其在杭州、宁波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后,基本丧失了人才引进的政策优势。而且受区位交通、科研平台、薪酬水平等因素影响,本地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据温州市政研室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户籍人口外流高素质人才占比达16.2%。

三是城市建设的挤出效应。温州力推“大拆大整”,台州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部分外来人口出于生活成本考虑选择离开。根据移动手机信令监测数据,2017年温州列入“大拆大整”攻坚计划的55个村人口大幅下降,平均降幅为37.9%,其中外来人口净减少47.2%,劳动力人口减少近40%,1/3迁出人口离开温州。

(二)温台人口净流出带来的影响

从正面影响来看:一是倒逼产业升级。人口净流出使温台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处于劣势,劳动力群体数量、素质下降,招工难、用工贵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温台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据测算,“机器换人”可提高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0%以上,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二是改善城市环境。随着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的推进,城市面貌加速蝶变。2018年温州市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3.9平米;2017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2010年增加了一倍;市区道路综合整治15条,打通断头路22条,建成BRT3号线、4号线;社区管理井然有序,犯罪率明显下降,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均显著提高。

从负面影响来看:一是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城市竞争力。温州籍大学生实际回温率只有57%左右,在温高校毕业生留温率只有33%左右。引进人才高度集中在鞋服、汽车零部件、生物医化、新材料等领域。外来人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温台分别为85%和79.19%,均远高于全省73.1%的平均水平。高素质人才集聚能力不足和大量的低端劳动力并存,严重制约温台的创新能力,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温台在城市竞争中将持续居于劣势。

二是出现“空心村”现象,导致公共资源闲置。温台因异地搬迁和经商务工外出的人口较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出现了“空心村”现象。一方面导致原有学校、卫生所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迁出人口的农村旧有房屋闲置和坍塌,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2017年底台州市有空心村191个,闲置土地面积10891亩。

几点启示

(一)“人随产业走”是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要大力发展相宜产业,推动产业成为集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要明确区域主导产业。深圳通过确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为支柱,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工厂”迈向“硬件硅谷”“创新之城”,2015年以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均超50万。温台应进一步摸清适合区域特色和未来竞争的主导产业,以智能制造、健康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积极占据产业高端,并更加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在集聚人才中的作用。

二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设创新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施展能力的空间。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提高工资薪酬、加强职业培训等方式,将低端外来劳动力培养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技术工人。

(二)城市是人口流动的最主要流向,要提升城市的能级和影响力,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

一是要确立合适的城市定位。深圳的目标是全球城市,并将2018年、2019年确立为“城市质量提升年”;杭州提出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移动办事之城”的目标,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温台的目标分别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湾区城市。在全省推进“四大建设”背景下,这个定位还须进一步细化,凸显出特色,并寻找到能加速向目标定位推进的合适路径。

二是要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杭州以多中心发展思维主导城市建设,从“武林时代”到“西湖时代”再到“拥江时代”,实体城市+智慧城市的推进,使城市外延和空间大大提升,近三年人口年均增速为3.3%,显示了很强的人口吸引力。温台的城市建设仍以中心城区为主,市中心一元化发展的状态并未改变,没有形成中心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人口良性流动趋势。

三是要积极扩大城市影响力。承办重大活动对城市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和杭州2016年G20峰会,均被认为是该城市发展迈出的跨越性一步;广州“广交会”、宁波“浙洽会”、义乌“义博会”等也大大助推了城市经济发展。温台具有深厚的华商基础,从塑造华商重大产业活动品牌入手,有利于集聚资源,进而形成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影响力。

(三)公共产品供给和交通区位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以需求为导向,构筑便捷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要构筑良好的生活环境。省咨询委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杭州应届毕业生起薪4275元,但每月刚需支出达3610元,高房价是许多高校毕业生无法扎根杭州的重要原因。温台目前市区房价大约在2万/平方米左右,属于相对适宜区间,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与杭州、宁波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按照城市定位和人口发展目标紧密对接公共基础设施配置,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外来人口,并逐步满足人口集聚产生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要构筑便捷的交通体系。从国际经验来看,东京、纽约、巴黎等世界级城市都是通过构筑高能级交通设施网络,为人口等资源要素的集聚提供支撑。温台在交通区位上不具备优势,在长三角、海西等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处于边缘地位。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人口流向分析,结合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需要,逐步提高城市和区域交通的综合可达性,按照从近到远、从线到网、从均等共享到扩容升级的思路,形成有利于人口集聚的城市时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外来人口流动人口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流动的光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关于提高沈阳外来人口市民化待遇的对策研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外来人口妇女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