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454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中药处方回顾性分析

2019-09-04 09:19葛孝培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证型脾虚带状疱疹

袁 丽,葛孝培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红斑、水疱,并常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发病部位有灼痛、刺痛,且常向邻近皮肤放射,严重者疼痛剧烈,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中医药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师的重视,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韩光、周杰等[1]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蜂毒疗法、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内服治疗、中药熏蒸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对于带状疱疹均有着显著的疗效。福泉、王君等[2]通过对中医药与西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发现同单纯西医治疗相比,采用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后遗神经痛 VAS评分。于莹、黄海昊等[3]采用龙胆泻肝汤(丸)治疗带状疱疹,并与西药进行对比,发现采用龙胆泻肝汤(丸)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并在改善症状、缓解后遗神经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的中药用药规律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纳入标准:①中医诊断为“蛇串疮”;②写明证型和使用中药的名称,中药药名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进行规范。排除标准:①处方信息不全者;②未写明中医证型者。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证型、用药金额、药味、中药饮片名称等信息。

2 结果

2.1 患者证型分布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54例,其中诊断为“蛇串疮肝经郁热证”的患者161例;诊断为“蛇串疮脾虚湿蕴证”的患者131例;诊断为“蛇串疮气滞血瘀证”的患者40例;诊断为“蛇串疮湿热蕴结证”的患者122例。详见表1。

表1 证型分布情况统计 (n)

2.2 患者性别分布

45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2例,女性患者282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性别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性别分布情况

2.3 患者年龄分布

入选患者年龄17~97岁,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分布情况

2.4 治疗方案统计

454例患者中,有232例患者未联合应用西药,占51.1%;222例患者采用中药+西药的联合用药方式,占48.9%。具体用药情况见表4。

表4 使用西药及中成药的情况统计

2.5 中药饮片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454例患者使用过中药饮片的比例达100%,共计使用2 431剂中药,平均每位患者使用5.4剂;药味数量共计134味,药味数在8~23味之间,总使用频率为6 108次,平均每位患者使用频率为13.5味药;对使用频率排名前30位的药物进行统计,使用频率前十位的饮片分别为延胡索、丹参、柴胡、白术、当归、甘草、路路通、茯苓、地黄、白芍。详情见表5。

续表5 使用频率前30味的药物统计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带状疱疹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中以女性患者居多。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4]显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 000人·年),并逐年增长,住院率为(2~25)/(10万人·年),死亡率为(0.017~0.465)/(10万人·年)。带状疱疹的复发率为1%~6%,易患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和免疫力低下。提示40岁以后,人体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带状疱疹病毒而发病。

此次纳入研究454例门诊患者,使用过中药饮片的占100%,这与本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医院有关。48.9%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常用西药治疗方案有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等治疗。

对中医处方和证型进行分析,其中脾虚湿蕴证、肝经郁热证以及湿热蕴结患者较多。根据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推荐:对于脾虚湿蕴证患者,治疗时宜健脾燥湿、解毒止痛,方选参苓白术散或除湿胃苓汤;对于肝经郁热证患者,治疗时宜清肝利湿、解毒止痛,方选龙胆泻肝汤、普济消毒饮加减[5]。每张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3.5味,前十位饮片分别为延胡索、丹参、柴胡、白术、当归、甘草、路路通、茯苓、地黄、白芍。前30味药以止痛、清热、利湿、健脾、活血居多。

延胡索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止痛,临床广泛用于瘀血或者气滞引起的各种痛证;丹参活血祛瘀、痛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广泛用于各种痛证,配伍清热解毒药物可以用于疮痈肿痛。柴胡除疏肝解郁外,还能升举阳气,升举脾的清阳之气,用于治疗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白术补脾气,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证,历代本草学家常称其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能针对兼有湿浊内停的脾虚证,对于脾虚湿盛者,如脾虚泄泻用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白术既能补脾又能燥湿,其燥湿功效一般要结合补脾气,主要用于脾气虚兼湿浊内停。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还可治疗瘀血证,所以适合血虚兼有瘀血者,常用于气滞血瘀型患者。路路通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月经不调,本品能活血通络,对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而腹胀者,可与香附、茺蔚子等配伍;对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筋络拘挛等证,可与当归、川芎、独活、桑寄生等同用。白芍既能养血敛阴,又能柔肝止痛,用于脘腹和筋脉拘挛性疼痛,也能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其中利水渗湿为其主要功效,除了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外,也可用于痰饮、黄疸、淋证、泄泻、湿疮,其性平,使用的时候不分寒热虚实。根据中医理论,脾虚湿蕴证带状疱疹患者湿热内蕴,使用茯苓利水渗湿,作为补脾虚的辅助药。本研究所涉中药处方中以止痛药使用频率最高,和带状疱疹常见症状相符;清肝解毒、健脾利湿的中药使用也较多,与我院门诊带状疱疹患者证型流行病学一致。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因脾失健运,湿浊内盛致肝气郁结,日久化火,又外感风邪,瘀毒阻滞引起[6]。于莹、王海昊等[3]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数据分析”模块系统对近年来带状疱疹中药处方用药频次进行分析,发现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多为清热燥湿、活血化瘀、凉血利湿、滋阴养血、活血通络之品,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因此,治疗时应以清热燥湿、健脾、疏肝化瘀为主要治则,再根据临床中出现的不同兼证配伍活血、滋阴、祛风、通络等药物,达到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观相结合的目的,实现中药的个体化给药,促进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证型脾虚带状疱疹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三黄膏治带状疱疹有奇效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