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2019-09-05 04:28赵洪余
祖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小学生

赵洪余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学校与家长必须正确的对待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核心价值,从而树立更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小学生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記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这给小学思想与社会课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学校与家长必须正确的对待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重新审视和定位品德与社会课程,以新思想、新方法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发挥课程教学价值。

一、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学校过于注重数学、语文等所谓主科等考试成绩,而对思想与社会课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出现数语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抢占品德与社会课课时的情况,导致思想与社会课难以有效开展。另外,一些学校的思想与社会课教师数量配备不足,培养培训力度不够,有的教师要同时承担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当然,部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得不够充分,不愿意主动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改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解答,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课堂教学手法单调,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很多学校也已经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但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通常都是应用于数学、语文、英语等所谓主科的教学上,几乎与思想与社会课无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与社会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导致思想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陈旧,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在这种思想模式下进行教育教学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所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低,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通过对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讲课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授与灌输,在内容讲解上也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举例也是照抄照搬,并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这种模式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当前,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从表面上看,学生听的很认真,也在参与学习;但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被动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能得到发挥。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切“教”都毫无意义。思想与社会课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才会更有效的进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形势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与社会课建设,按照教学要求保证思想与社会课课时,确保思想与社会课师资人数和师资水平。思想与社会课教师必须对于自身与学生都做出客观的评价,要正确的认识学生群体的特点,要了解现阶段小学生的心里环境以及优劣之处。从整体上来看,小学生群体的年龄相对较低,自控能较弱,不能够完全的有分辨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导致个人的成长路线发生偏移。所以,在新形势的教育课程中,教师应当主动担负起指导的责任,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对现有的传统课程进行改变,调整教学的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试着以启发作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条件,实现教学活动的价值。教师要联系实际,发挥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在于为学生创立合适的学习环境、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疑惑做出解答并且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习做出评价。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创新的主要力量,新形势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调整离不开教师投入的精力,应当正确发挥教师的作用并且鼓励教师提高更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

(二)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创新教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自身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喜好程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一些特殊的教学活动,例如朗诵、讲故事比赛、讨论等,就生活中与小学生相关的话题展开讨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思考,从而更加好的融入到教学环境中。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更多的选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想学生传递更加立体的信息,在新形势下,学生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呈现出的内容更加感兴趣,教师如果能将二者做出一个合理的统一,就能够达到高水平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学生的自我意识被压制,思维能力也受到了限制,从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十分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公交车上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模拟等车、上车、买票等环节,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教会学生们遵守规则、排队上车、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实现了教学目的。

(三)结合生活的实际内容

思想与品德课程的标准中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从这其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要符合社会形势的发展,要立足于社会,从实际的生活内容展开教学。教材中所能给学生提供的内容是一定的,并且是相对死板的,而实际生活中所产生的教学是立体的,并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在具体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试着以小学的感情作为教育的起点,例如小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小学生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感情能够给予小学生最直观的体验,而感情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引导小学生进行感情的表达,并且围绕现实生活内容,增加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的责任感。针对于我们所处的变化的社会,授课教师应当及时的将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情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教学内容更加具有时效性。

(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开展开展实践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不同于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新形势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力求对小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培养出小学生健全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时刻的认清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小学生所处于的地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当局限于当期的教学计划,应当适当的调整教学周期,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学习时光里体会到系统的、连续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成长的环境是动态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并不是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教育老师,社会中的各种人都有可能扮演着品德教师的角色,同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唯一的,需要教师及时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需要、小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需要。我们要正视周围环境对于小学生所能够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于环境的处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以社会教学为主要载体,提高学生社会时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适当引入与小学生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重视社会性实践教育,让学生们走出教室了解社会,放下书本体会现实。例如,在每年的植树节,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与学校有关领导进行沟通,带领学生一起参加植树活动,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感受绿色植被保护地球的强大作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其他科目,它更加强调对学生产生的思想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体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非常重要,因为优秀的思想、品德是每一个人在社会社会环境中所必须的。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调整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授课内容,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精神,积极主动的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建立丰富、有效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晓丽,把握学科自身优势凸顯教书育人功能——小学思品课程教学的简要实践和思考[J].教书育人,2018,(23).

[2]郭飞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小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