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立埋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9-09-07 07:57张芳芳任晓艳易文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穴位埋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张芳芳 任晓艳 易文明

摘要 目的:客观评价穴位埋线法治疗气阴两虚、血瘀脉络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DP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普通针刺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选取胰俞、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太溪、太冲、三阴交、丰隆、曲池、外关等穴位埋线,对照组选取与治疗组相同的穴位进行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计分(MDNS)、双侧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治疗后两组MDNS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MDNS积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NCV、MNCV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治疗组SNCV和MNCV均优于普通针刺组(P

关键词 穴位埋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刺治疗

作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现代医学关于DPN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疗效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2]。近几年来,针刺治疗DPN的有效性被大量的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验证[3]。穴位埋线持续时间长,对糖尿病并发症长期治疗是非常适合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依从性[4]。收治DPN患者120例,进行治疗干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DPN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O月-2018年10月收治DPN患者120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国际协作研究(WHOPNTF)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5]:①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以利手侧算)主侧神经传导速度减低;③一侧或双侧踝反射减弱;④四肢(至少双下肢)有持续性感觉和(或)疼痛异常;⑤振动觉减弱(一侧或双侧);⑥排除其他因素(尿毒症、酒精中毒、遗传、甲减、药物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2)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導原则》(2002版)的辨证标准[6],证属气阴两虚、血瘀脉络证者。

排除标准:①血糖未能被控制在稳定范围内;②合并糖尿病其他严重性并发症(急性或慢性)或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脑、肾疾病;③肝肾功能不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或肌酐(Cr)高于正常值上限(女性> 84μmol/L,男性> 104μmol/L);④对埋线的外科缝合线过敏者;⑤局部皮肤黏膜溃烂,皮肤感染不适合穴位针灸埋线治疗操作者;⑥不能配合治疗者。

治疗方法:①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运动治疗、饮食控制,使用降糖药物使糖化血红蛋白< 7.5%,停止使用其他治疗DPN的药物及方法。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分别给予降压、降脂治疗,使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②治疗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选取主穴:胰俞,气海,丰隆;配穴:足三里,曲池,阳陵泉,太溪,太冲,三阴交,外关等。采用任氏专利针线分离型埋线针包进行穴位埋线。每周埋线1次,共治疗4周。③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普通针刺治疗,选穴同治疗组。隔日1次,每周治疗5d后休息2d,共治疗4周。

观察指标:①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计分(MDNS),治疗前后各测定1次;②神经电生理:采用Focus Keypoint9033A07型肌电图检测仪,查双侧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分别于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③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糖):采用血糖仪检测,每周检查1次。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DPN疗效评价标准制定。①痊愈:神经电生理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比治疗前提高30%以上,肢体肌力、肌张力、肢体活动度均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MDNS积分减少≥90%。②显效:MDNS积分减少≥70%且<90%,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提高> 1O%。③有效: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且<10%,临床症状、体征稍改善,MDNS积分减少≥30%且<70%。④无效:未达到上述3种标准者,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改善不明显。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 19.O统计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以(_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30%,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采用Ridi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穴位埋线治疗DPN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采用t检验,治疗前两组MDNS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N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肌电图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双侧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其融合了多种疗法与效应,是针灸治疗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7]。通过在相应的腧穴内将埋入可吸收的外科缝合线来取代针灸针,形成腧穴内类针刺的、持续性的刺激效应,从而调高穴位的兴奋性与传导性,对人体脏腑阴阳进行调理而获得“调血气,通经脉”的效果,从而对疾病进行治疗[8]。穴位针灸埋线可深内久留,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因此可有效治疗络脉瘀滞,消渴病久而成的DPN[9]。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医用羊肠持续的刺激效应,从而影响和调节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与相关器官功能[10]。同时,埋线能够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使内皮素(ET)与一氧化氮(NO)维持动态平衡,从而改善了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达到防治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11]。本研究针对DPN的核心病因病机,选取特定性治疗穴位:其中胰俞、丰隆养胰健脾益气,气海益气助阳、升阳补气,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太溪、三阴交滋补肾阴、清退虚热,曲池调和气血、通经活络,阳陵泉活血通络、清湿热、舒筋骨,太冲祛湿理气,各穴位综合配伍起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功效,对于消渴病其他致病因素如湿、热、郁也有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针灸埋线治疗组能提高双下肢胫神经SNCV和MNCV的传导速度,使MDNS积分获得显著降低,效果比普通针刺组优异,且作用持续时间长,治疗次数少,患者依从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适合DPN的长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Tesfaye S.ReCent 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J].Diabetes Invest.2016,(2):33-42.

[2]范丽红,舒仪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忐,2013,25(8):738-740.

[3]于建军,孙忠人,闵冬梅,等.近10年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4):64-67.

[4]陈永斌,陈仁年,李玉兰.穴位埋线为主干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J].中国针灸,2012,32(5):390-394.

[5]许曼音,陆广华,陈名道糖尿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3-434.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5.

[7] 张选平,贾春生,王建岭,等.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病种及应用规律[J].中国针灸,2012,32(10):947-951.

[8]布的尔坡,张兴明.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原理与临床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09.21.(5):852-854.

[9]金泽,任英杰,李峰,等.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20-21.

[10]边心会,张宏.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慢性应激下海马神经元结构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6,39(1):35-39.

[11]罗雄,凌湘力.穴位埋线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7,20(3):46-47.

猜你喜欢
穴位埋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5例
穴位埋线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痛病60例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融合中医时间医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概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