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牛” 出山

2019-09-09 05:41胡玉山
当代贵州 2019年28期
关键词:自治县养殖场加工

文 /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胡玉山

在“关岭牛”养殖场,工作人员用加工好的皇竹草料喂牛。

“‘关岭牛’的肉质非常鲜美,今天买了好些,让家里人尝尝鲜。”青岛市民吕峰称赞道。

6月9日,以“阳光城阳·追梦路上”为主题的青岛市第十八届市民节暨对口合作地区特色产品展在青岛市城阳区举行,来自关岭自治县的“关岭牛”备受青岛市民青睐。

“‘关岭牛’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是中国‘五大名牛’之一,为贵州四大黄牛之首,中心产区位于关岭自治县,具有出肉率高、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繁殖率高、屠宰率高、脂肪含量低的‘五高一低’优良品质。”关岭自治县委书记黄波介绍。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把“关岭牛”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生态建设与畜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大力实施“关岭牛+饲草”工程,全力推进饲草改良、加工,打造生态建设与农旅结合的高原牧场,促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走进新铺镇岭丰村,满山遍野的皇竹草长势喜人,养殖场里牛的叫声低沉有力。

“我们实行‘皇竹草+关岭牛’双产业发展,种植皇竹草喂养‘关岭牛’,再将牛粪作为肥料用于皇竹草种植,形成了‘草定畜,畜带草’的良性生态农业循环体系。”新铺镇党委书记张向华向记者介绍。

品质有了保障,市场就成为下一个需要攻克的目标。为实现“关岭牛”从“养得好”向“卖得好”转变,2016年,当地提出“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关岭牛”“牛”起来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打造全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

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合作模式,促进“关岭牛”发展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依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有效带动关岭及周边地区发展专业化肉牛养殖,促进种植养殖业、加工业、物流运输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种草养牛、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市场运营”的全产业链生态经营模式。

三年过去了,“关岭牛”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正稳步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建成关岭生态畜牧业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有1200头核心种牛场1个、冻精站1个、500头以上规模养牛场15个、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0个;成立草业公司3家,饲料加工合作社2家;农户自建圈舍11.93万平方米。今年截至目前,全县“关岭牛”存栏16万余头,第一季度出栏1.35万头。

如今,“关岭牛”直接面向味千拉面、上海左庭右院、上海黔岭牛庄火锅店、盒马鲜生等知名餐饮品牌,建立养殖小区,并与省内外9所高职院校签订了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合作协议,关岭人也纷纷到北上广等城市开设牛肉餐馆、牛肉商铺1900余家,带动“关岭牛”走出本地市场,打响自身品牌。

猜你喜欢
自治县养殖场加工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可加工陶瓷精密铣磨加工技术研究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跑起来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广西民族自治县立法协商历史考察和经验启示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