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高校学生对专业认知度的相关研究

2019-09-10 05:22李晓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晓燕

摘  要: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专业的选择与学习对未来人生之路影响深远。本篇文章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调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借此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程度,推动当代大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普及。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知;行政管理专业

一、引言

大学是决定未来人生走向的关键阶段和黄金时期,多年的寒窗苦读只为进入理想的大学,并希望在向往的专业领域里得以开拓天地。然而,我们在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专业是否了解?

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是否有深刻的认知?在当前转型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又是否能够更好地立足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在种种疑问的背后,无疑指向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专业认知”。所谓认知就是对一种客观事物的感知和思维的活动,对其所拥有的价值和必要性的认识。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则可以理解为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具体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以及对未来职业岗位和职业环境的全面的整体认知[1]。研究表明,专业认知是否明确清晰关系到对专业认同以及满意的程度,因此可以说,专业认知是专业认同的基础和起点。更为关键的是,专业认知是否明确与能否调动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认知将会成为提升专业素质、掌握专业技能的有利武器。

文章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哈尔濱地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立足于调查结果进行问题分析归纳,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旨在寻找如何解决大学生专业迷茫的途径与方式,为远大理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兴趣.据调查,70%以上的学生对行政管理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知道但不是很了解,只有10%左右的学生对其表示十分清楚,更有15%的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表现出了不是很清楚的迷茫的状态。在学生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部分只停留在浅层略知一二的状态之下,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专业兴趣始终保持着无兴趣的状态,同时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专业由不感兴趣到有所兴趣。由此可见,加深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认知可以为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带来极大的动力与支撑,只有具有良好的专业认知,才可以保障对所学专业知识愈加热烈的渴望与向往。

(二)专业学习前后的了解程度

多达一半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比较低,仅有将近4%的学生表示对专业十分了解,还有40%左右的学生对专业表示一般了解。但在经过专业认识系统的学习后,对专业有所认知了解的程度大幅上升,由50%已经上升到97%左右,对专业不了解所占比重下降了2%左右。如果学生对专业能够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将会给予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空间

(三)专业学习与未来就业

学生在进入专业领域的学习研究后,使得专业认知程度大幅提升,从这一角度入手,我们不难发现,52%的学生会在未来就业时选择从事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作,但依然有30%的学生对未来就业缺少方向与目标,可以将其中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对专业认知并不清晰明确,因此这也将成为此次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专业认知了解渠道

在多方面的了解渠道中,专业老师所占比重高达80%多,自己主动查找资料和向学姐学长请教分别占比50%左右,而选择相关专业的大咖来了解专业则占比较低。而对这部分资源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对专业认知更加贴合实际缺少了解,未来我们应该针对此方面有计划地进行完善健全,形成全方位多方面综合的认知网络,铺设更为丰富的渠道。

三、调查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

通过前面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专业认知度与专业兴趣、专业学习知识及未来相关就业成正相关的关系。认识度越深,专业兴趣则越深;专业学习知识越丰富,专业认知度则越深;专业认知度越深,未来就业方向则更加明确。

(一)专业选择前缺乏专业认知

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前,对专业的了解十分匮乏,以至于难以抉择。很多学生只能被迫地接受家长或者报考机构认为的未来就业前景十分走好的专业,热门专业、未来就业以及发展空间便成为了选择专业的必备条件。还有些学生随波逐流、在对所学所知一无了解的情况之下,就贸然选择专业。在对专业认知十分不清楚的前提下就选择专业,必定会对未来的专业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自身的特质来衡量是否具备学习某一专业的能力时,又如何能在未来学习中充分发挥特长与能动性呢?长期以往,必定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的困扰,甚至出现厌学等现象。

(二)专业认同度较低

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即使是在对专业有所了解后,也依然不是很有兴趣。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在选择专业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还有一部分源于专业认知较为模糊,不清楚自然不会喜欢,更不会认同。随着专业认知度越来越低,专业学习意愿则越来越淡,必会导致学生处于“不学、厌学”的状态,每天混日子从而打发光阴。

(三)部分学生发展目标不明确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专业认知度的上升,学生从事该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也逐渐提高。但对于部分同学来说,由于缺少对专业的了解和认知,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因此感到十分迷茫,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认知。这些对专业认知较低的学生也往往难以认真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常常以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打发时间,等到将来幡然醒悟时却为时已晚,不管未来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拥有夯实的专业知识则是其无可替代的。而这部分对专业认知较低的学生因为缺失了太多基本的专业技能,而往往很难逃脱未来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命运。

四、影响大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大学生对专业认知度和自身对专业的喜爱程度有着直接关联,因为缺乏喜爱度,很多大学生在对待自己的专业时态度较为被动消极。同时,对当前社会的竞争压力缺乏了解,进入大学后开始放松懈怠,而不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不主动研究分析专业的社会作业和发展走向是专业认知度缺乏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因素,学生在填报专业时,多会有家长的参与,大多数家长会偏重于选择就业容易,较热门或者是可以换来“铁饭碗”的专业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喜爱。这让孩子缺乏选择权,而对被动报取专业在学习之前缺乏了解度[3]。盲目听从家长的选择也很有可能让孩子在真正接触到自己的专业后发现自己缺乏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引发了孩子的抵触心理,对所学专业充满抵触而导致认知度低的结果

(三)学校因素,由于资源分配问题,我们在专业选择时可能会遇到专业调剂现象,无法进入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而多数学校对于专业调换的管理是较严格,学生调换专业难度太大而只能选择被动接受不了解的专业也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所在专业缺乏认知和兴趣。此外,学校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在专业认知上的引导。让学生在盲目的积累知识的同时并不了解专业知识可以如何实际应用以及可以应用的具体位置,而这其实也是一个在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过程。一味地传授知识可能只会增加学生的盲目程度

(四)社会因素,很多学生在专業选择上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认为所谓对自己而言的好专业便是可以找到高薪的职业。以“利”为中心,盲目跟随社会潮流,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不少人的选择。没有选择前对专业的透彻了解,没有结合自己兴趣点的合理分析,这样的行为对专业认知程度造成极大的影响。

五、相关建议

(一)针对学生的建议

调查问卷显示出于兴趣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只占30%,专业和兴趣关联度低,缺乏学习了解的积极性。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部分学生受外界影响大,盲目跟随社会舆论,没有将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很好地结合,从而进一步造成专业认知度低和专业学习积极性缺乏的现状。

针对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缺乏了解的情况,我们建议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应该谨慎选择专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就业前景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建议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利用网络书刊等方式了解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学科发展动态和方向,就业前景等。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可通过学校官网,官方微信等媒介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登录专业相关网站掌握专业领域动态的更新。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专业相关书籍期刊,提交专业论文,参加专业人士举办的讲座等方式更加深入认识专业,提高专业认知度。

(二)针对家长的建议

在考生的专业选择过程中,家长的建议通常也发挥一定的作用。部分家长盲目地选择大热专业,只追求就业前景和工作稳定度,而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从而大大伤害了孩子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因此家长也应改变认识,广泛了解各专业的动态发展以及其与自己孩子兴趣的契合度,从而为孩子选择专业提供更好的帮助。

(三)针对学校的建议

调查问卷显示填报志愿时大部分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是不了解的,且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专业调剂才就读行政管理专业。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学校应该从大一开始,根据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的专业学习特点开设专业认知课以加强引导,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学校还可邀请优秀校友回校进行演讲,帮助学生更一步了解该专业。

我国教育普遍重视理论而缺乏实践技能的课程教育,这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乏力感,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4]。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应该更加合理化。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专业实践,如组织一场行政会议,实地考察一项行政事务的执行情况等。这样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将理论所学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既加深了理论知识的记忆,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地专业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学。

参考文献

[1]  王蕊.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及满意度相关性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8(08):16-19.

[2]  李云叶,杜芸,李润.关于大一新生的专业认识度的调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4):138-139+133.

[3]  林葵生,包映蕾.新生专业认知影响因素及教育效果研究[J].智库时代,2018(49):290+296.

[4]  刘亚宁,吴琳彤.大学生如何应对专业迷茫——以管理类专业为例[J].品牌研究,2018(06):63+67.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