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框架理论下贵州扶贫报道研究

2019-09-10 07:22杨晓兵陈君尧高艺娴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日报样本框架

杨晓兵 陈君尧 高艺娴

一、引言

十九大以来,我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贵州作为全国扶贫重点省份之一,取得了重要成就,“2018年贵州的14个县退出国家级贫困县行列,有148万的贫困人口摘了‘贫困帽’。”[1]作为贵州省委机关报,《贵州日报》对助推脱贫攻坚有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因为“在精准扶贫政策从中央推行到地方的过程中,地方媒体能及时直接和通俗地解读政策,起到宣传动员和舆论监督的作用。”[2]分析其扶贫报道的特点及呈现的扶贫图景,对于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有重要价值。

二、文献探讨

(一)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综述

“戈夫曼(Goffman.E.1974)在著作《框架分析》中首次将‘框架’的概念从人际传播领域引进到新闻传播领域中。”[3]

早期利用框架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大多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这种质化方法难免带有主观性。后来坦卡特 “提出了被广泛运用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的‘框架列表’。”[4]本文主要采用 “框架列表”进行类目构建来研究《贵州日报》关于扶贫的相关新闻。

(二)关于新闻扶贫研究综述

我们检索中国知网发现,有关“新闻扶贫”和“扶贫报道”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大类。

其一,定义“新闻扶贫”这一概念。楠客在《“新闻扶贫”之隐患 》一文中认为,“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使灾区得到了社会的救助就是新闻扶贫,体现了媒体的公共性和服务性。”[5]

其二,探索新闻扶贫的理论依据。在胡钰、刘哲铭 《新闻理论视域下的新闻扶贫》提出了“新闻扶贫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自我形象的塑造,是对发展新闻学的诠释;调查和揭露在报道扶贫中违规违纪的真相也是在完善调查性新闻学;新闻扶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民性和党性结合的伟大实践。”[6]

其三,总结新闻扶贫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在张丽霞 《扶贫新闻报道创新研究——以<清远新闻>报道为例》中提出新闻扶贫的三条建议,“首先媒体要将正面宣传的任务和舆论监督的责任相结合,积极营造扶贫舆论和有效解决扶贫过程出现的问题;其次要将扶贫报道中的‘硬题材’能够‘软着陆’用带有接近性的表现方式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表现力;最后记者在参与扶贫实践的过程中要留心挖掘隐匿于扶贫过程的‘新闻富矿’,创新报道方式。” [7]

三、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方法。” [8]内容分析法是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中“客观的、系统的、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9]基于《贵州日报》丰富的样本,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贵州省扶贫报道进行定量研究。

(二)样本描述

选择贵州省主流媒体《贵州日报》在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的扶贫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在《贵州日报》数字报网站抽取每月10号、20号和30号(除闰月)发布的扶贫新闻报道样本共281篇以形成样本数据库。通过分析和研究样本以此来呈现贵州省扶贫报道图景和新闻扶贫状况。

(三)类目建构单位

(1)报道主题

将研究的样本涉及的报道主题分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医疗和社会六种。

(2)报道版面

“报纸的版面是重要的报纸语言,体现媒体机构对事件的重视程度和情感,重要版面首先安排重大事件是熟知的规则和报纸运作尺度。”[10]本文将《贵州日报》有关扶贫报道的版面分成:头版、要闻版、专版、评论和其他版块五大版面。

(3)报道体裁

本文将样本涉及的新闻体裁分为:消息、评论、通讯、深度调查和其他五大类型来研究报纸扶贫报道的特点。

(4)报道倾向

报道倾向主要分为三种:正面、中立和负面。报道倾向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媒体机构为扶贫构建的图景和价值取向。

(5)报道视角

本文研究的扶贫报道主要分为官方视角和民间视角。“官方视角包括了党委机关、扶贫机构和新闻媒体;民间视角包括了公益团体、商业机构和个人。” [10]

(6)图片图表

通过分析样本中的图片、图表,体现报道的不同形式、排版设计风格以及文本可视化的程度。

四、研究结果

(一)报道主题:有所侧重

由图可知,在281篇样本中,232篇报道关注于精准扶贫的政策发布、政策解读和贫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涉及医疗、教育、科技和社会类的话题较少提及,只有49篇相关报道。

(二)报道版面:显著性报道

在抽取的样本中,55篇有关精准扶贫的报道在头版,48篇在专版,43篇在要闻版,17篇在评论版,其它版118篇。《贵州日报》将一半以上的精准扶贫的新闻稿件放在了头版、专版和要闻版这三版重要位置,表明其对扶贫议题的关注度很高。

(三)报道体裁:形式多样

在图中显示的精准扶贫报道樣本以消息为主,有114篇。除此之外研究样本中有通讯110篇;深度报道29篇;评论20篇和专访或专家解读8篇,其精准扶贫报道体裁种类丰富。

(四)报道倾向:呈现“一边倒”趋势

把报纸与扶贫有关新闻的报道倾向分为:正面、负面和中立三个倾向。由图中可知,《贵州日报》正面报道扶贫境况的新闻共有216篇;中立报道为64篇,而负面报道仅有一篇。

(五)报道视角:以“官方”为主“民间”为辅

由上图可知,报纸以官方视角来报道新闻的稿件有213篇,占比约为70%,而民间视角有68篇,占比为30%左右。体现媒体为党的喉舌的性质,报道视角以官方发布扶贫信息、解读政策和干部扶贫事迹为主,以贫困群众、社会公众和资助企业的角度为辅。

(六)图片图表:图片图表使用频率不高

新闻图片在互联网时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图片图表的使用影响版面的视觉效果和閱读感受。由上图可知,样本图片使用率为24%而未使用的占比为76%,该报在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中较少地使用图片图表来丰富行文。

五、讨论

(一)《贵州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亮点与缺憾

亮 点

1.紧跟时事,关注热点

样本显示,《贵州日报》对扶贫议题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度,例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同步小康》总结了2017年贵州省政府的扶贫成效并介绍2018年的扶贫期许;为使政策得到更好的反馈和方便民众进一步了解新的方针措施以及目前扶贫成就,在政策执行阶段会有专家解读当前扶贫形式,如《贵州农村减贫成效明显》;在政策实施期间也有反映各地的扶贫景象和脱贫故事,如《六盘水贫困户赵音喜: 吃上“旅游饭”摘掉“贫困帽”》。作为党报,《贵州日报》在十九大、两会和扶贫日等重要的时间点紧跟时政、从不缺席。

2.报道形式多样,重视挖掘新闻故事

《贵州日报》扶贫新闻的报道样式较为丰富,除了消息和通讯以外,也有深度调查的扶贫故事和新闻评论解析民生问题。在专版里发布许多与扶贫相关的深度报道,例如《村支书们的秋季攻势》,讲述了村支书们的扶贫事迹,对扶贫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又如《布依汉子潘荣林脱贫记》,从民间视角书写农户的脱贫故事,真实感人,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境遇和国家扶贫的成果。评论版有各界专家对目前的精准扶贫工作的评析和建议,如《缓冲期帮扶不能挂空挡》等。

缺 憾

1.舆论监督不多

作为主流大报,为扶贫做好宣传动员和引导舆论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新闻监督工作。新闻媒体在公共领域应充分发挥媒体职能,成为扶贫攻坚的效能监督者,关切贫困群众的利益,保障扶贫工作“精准”落实。扶贫任务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媒体有效的监督才能事半功倍。

2.话语创新不够

精准扶贫报道样本中有一半以上的报道为时政类题材,70%的文章是以官方视角报道政策内容、扶贫工作会议和绩效,标题略显格式化,有些标题带有口号标语的色彩,受众接受度较弱。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来看,扶贫报道要尽量地多报道基层的声音, 让基层的民众有表达自己切身的体会的机会。

(二)精准扶贫报道的建议

1、重构话语空间,充分表达公众诉求

由研究结果可知,《贵州日报》的精准扶贫报道多从官方的视角出发,对扶贫政策的发布、专家解读和扶贫成效进行报道,只有部分文章从社会、企业和农户的角度反映扶贫状况。“从民间视角报道扶贫进展,可以充分展现当前扶贫真实画面,传达和反馈群众的心声和帮助政府掌握政策落地效果。”因此,构建官方与民间合理的话语空间,媒体才能通过新闻报道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公共服务价值,实现新闻扶贫。

2、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本研究抽取的281篇样本中仅有一篇涉及政府通报的违纪违规负面事件。从媒体舆论监督来看,“负面问题的报道是另一种正面宣传,以间接的方式报道精准扶贫到位的事实”[11]舆论监督既是媒体的权力也是义务,媒体应勇于承担监督扶贫工作的责任,助推扶贫事业。

3、运用新闻图片丰富扶贫新闻

研究样本中图片量较少,且主要为标语、会议和活动的照片,缺少政策落地前后农户生活变化的镜头。“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视觉信息解码过程比文字信息解码更加迅捷”[12],所以扶贫报道的新闻图片有助读者迅速构造真实的扶贫场景,引起共鸣,扩大报道的传播效果。新闻图片虽然不能完全取代文字但却可以帮助读者“身临其境”地贴近真实的扶贫进程。

参考文献:

[1] 2019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R].

[2] 马慧君. 安徽省精准扶贫的媒介呈现[D].安徽大学,2018.

[3] 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2010,32(09):18-24-62.

[4] 王培培.近年新闻传播领域框架理论研究综述[J].青年记者,2009(21):53-54.

[5] 楠客.“新闻扶贫”之隐患[J].中国记者,1991(11):24.

[6] 胡钰,刘哲铭.新闻理论视域下的新闻扶贫[J].青年记者,2017(30):22-23.

[7] 张丽霞.当下扶贫新闻报道实践及对策思考——以《清远新闻》报道为例[J].南方电视刊,2015(03):106-108.

[8] 邹菲.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大学,2004.

[9] 迈克尔·辛格尔特里(Michael Singletary).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

[10] 冯铃.新闻框架理论下的《四川日报》扶贫报道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11] 曲升刚.都市报精准扶贫报道中的原则、问题及对策[J].新闻战线,2018(06):92-93.

[12] 郭强,李静修.让版面“活”起来——论“读图时代”报纸新闻图片的作用[J].社会科学线,2012(05):252-254.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日报样本框架
打了疫苗还感染,为何还要打疫苗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两会党报传播力总榜出炉:浙江问鼎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灵感日报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