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融媒体产品微剧研究

2019-09-10 23:52杨旭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广播浙江贵州

杨旭

微剧,即微型广播剧。有完整的策划编辑、故事情节,有演员角色对话以及系统制作体系支持,较传统广播剧短小。时长一般在3至5分钟,适合在网络、手机终端、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是一种在短时间休闲状态下收听的声音产品。

在贵州,如果您是一位有车一族,或者是一位经常打车的人,您经常可以听到贵州交通广播的《我是柳叶眉》,贵州综合广播的《大方姐》,贵州交通广播的《美食日记》,还有《咚咚呛》等微剧。这些微剧内容丰富,表现的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社会百态、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都能成为微剧的主题,既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集。

微剧最早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研发的一款融媒体新产品。每部微剧长度在5至8分钟,既可以在广播电台的频率中播放,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还可以在报纸上通过二维码扫描听取。尤其适合在移动终端(手机、ipad等)上点击听取,还可以点对点,点对群,分享到微信、QQ等客户端,在传播音频的同时还具有可视化效果,是新常态下宣传正能量的一种听觉视觉兼具的好形式,与年轻人的粘合度极高,成为宣传正能量的一个好形式。

2015年,在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和浙江广电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浙江交通之声以原创百部微剧《最美浙江人》展示于大众,他们通过FM电波覆盖播出,纸媒链接刊发,互联网推送播放(PC、APP)成为一种以融媒体特征呈现的广播产品。这个融媒体产品的出现,立即得到受众的欢迎,同行的认同,专家的好评。国家广电总局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给予了高度关注。同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把“微剧”列入“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奖序列。在浙江广电集团创新试水成功后,全国各省级电台和市、县级电台也纷纷投入微剧制作播出,使微剧迅速成为爆款。据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调查,四届微剧大赛作品点听量近7000万人次,平均每部作品点听量达到8.5万次。其中,第二届微剧大赛金奖作品《爸爸》,点听量一年累计高达300万人次,宣传效果可见一斑。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创新推出的融媒体产品,始终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导向责任,传递好的声音,凝聚正能量。浙江交通之声以原创微剧《最美浙江人》试水,百部之巨,形成了系列传播效应。许多兄弟省、市、县广播电台,也以当地模范人物为素材制作系列微剧播出,不仅得到听众的欢迎,也受到当地宣传部门的好评。

在互联网上,不少微信公众号也有类似的微剧段子、微视频播出,也有相当数量的收视群体。

关注价值传播,把握社会效果,是微剧的传播边界。据悉浙江交通之声正在策划制作百部微剧《点赞村支书》,尝试制作百步微剧《音画江南》,把浙江境内百处新景点捆绑打包推出,助推浙江旅游业发展。这些广播产品的连续、持久推出,必将有助于微剧质量和传播的效果的提升。

以微剧形式,讲述老百姓的微故事,记录社会的微生活,启发一段微感情,这是互联网时代讲述故事,传递温情的好形式。在这方面,贵州广播界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探索。贵州综合广播的广播新形象“大方姐”,是听众喜爱的人物,贵州交通广播在2013年7月首推的节目《我是柳叶眉》也受到欢迎。这档以“柳叶眉”这个声音形象出现在广播里的新亮点,以女性既妩媚又有个性特征的播音方式,播新闻、讲故事,说段子,立即成为“的哥”、“的姐”喜爱的广播节目。一到《我是柳叶眉》播出时段,出租车驾驶员会不约而同地锁定在FM95.2收听,乘客和驾驶员都会在诙谐、幽默、温情、可爱的播音中会心一笑。5年多来,《我是柳叶眉》不断创新提升,如今已经衍生《穿越三宝》和专门面向孩子们的《吧啦吧啦》两个系列产品。

《我是柳叶眉》成为爆款产品后,收听率、知名度、美誉度节节攀升。其市场占有率也十分可喜。广告客户纷纷要求在《我是柳叶眉》时段插播广告。在贵州交通广播的广告收入中,这档节目已居龙头地位。因为这档节目,主持人也成为网红而备受关注,被聘为贵州消防形象大使,为交通广播在线下开拓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

如今,《我是柳叶眉》工作团队,每周要创作8—10个微剧,供贵州交通广播全天48次交替播出。这档节目的成功,也为贵州广播走出发展瓶颈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

通过认真调研考察,分析微剧受欢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微剧的“新”。微剧的创作素材基本是以当地社会生活的最新事例为入口,或者歌颂先进人物,或者鞭策社会现象,基本上是以与人民群众最贴近的话题,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由于主持人具有“网红”的身份特征,很接地气,能被受众所接受,而价值观的输送,正能量的传递,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

第二、是微剧的“近”。微剧具有个性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少是用当地的方言播出的。如综合广播的“大方姐”讲的是贵州大方方言,交通广播的“柳叶眉”是以普通话和贵阳话交替播出的,这就增加了语言的活力和交流的亲和度。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特有现象,乡情、乡音最能激发起受众的共鸣;乡党、乡愁,最能化解受众的情绪。就连我远在法国的表弟每天都会听“我是柳叶眉”这档节目。在坚持以普通话为主的传播基础上,适当增加方言传播,也是提升地方广播传播品质的一种手段。

第三、是微剧的“低”。微剧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微剧制作周期相对较短,从创作、录制、播出,不会占据大量时间。微剧篇幅不长,一般就是2—3分钟,长的也不过8—10分钟,这种短篇幅正好适应了快节奏社会忙中偷闲,不经意间收听的模式,特别与青年受众的接受模式相互谐,很符合广播传递快速和互联网传播快捷的特点。

广播是一种传统媒体,具有线性传播,快速传递,大容量集纳的特点。微剧是广播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的产品,品质优良。所以,微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成长性,受到大众欢迎就显得理所当然。

(作者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广播浙江贵州
Mother
Task 2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贵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