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辩证+因果”,思维的语言建构

2019-09-10 07:22费明富
大学·课外阅读 2019年2期
关键词:句式建构奶奶

费明富

1.关注复句,感受其建构的严谨

对立统一思维法是辩证思维的一条基本规律。要想掌握这条规律,就需要我们学会“辩证+因果”思维的語言建构。而这种语言建构模型最典型的,就是转折关系句(群),也就是“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句式。

换句话说,经常阅读并分析“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句式的文字,有利于我们感受“辩证+因果”思维的说理魅力;而经常使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句式写作,则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

本期我们从具体实例出发,谈谈如何在阅读和写作中习得“辩证+因果”思维的语言建构。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句式,在鲁迅《(呐喊)自序》中可谓高频次呈现。请看下面的例旬:

①(虽然)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

②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③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我们分别来看这三个例旬:

第①旬中,原文没有“虽然”一词,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虽然”补上了,让这个句式更直观。这句话里,鲁迅是在辩证地看待母亲的心情。一方面,母亲的心情是理性的(“由我的自便”);另一方面,又也是感性的(“伊哭了”)。而鲁迅理解母亲的心情,接着在原因陈述中深刻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读书应试是正路”“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

第②句中,鲁迅辩证看待自己的境况——悲哀而不至于愤懑。为何如此“适可而止”呢?接下来便揭示了原因,得益于深刻的反思和精准的定位(“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

第③句中,鲁迅辩证看待自我和他人所持观点各有依凭的事实,接着阐明他既坚持自己的想法又能接纳对方的想法的原因(“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

这三个例句很好地展示了对立统一法的运用,“虽然……但是(然而、却)……”句式中所说的内容是对立关系,那么怎样把对立关系的内容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具有辩证思维的句子呢?紧接着用“因为……”来解释,这样表达就完整了。

2.关注句群,感受其容量的丰富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旬式,经过扩容,可以成为旬群,其表意的容量会更加丰富。在高考试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句群,对于缺少辩证思维或阅读不够认真的考生来说,很可能意识不到这种句群的重要性。

比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三套试卷中,阅读材料都出现了这样的旬群。

【全国卷I】(虽然)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全国卷Ⅱ】(虽然)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因为)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全国卷Ⅲ】(虽然)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因为)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我们分别来看这三段节选文字:

全国卷I这段选文,结构上使用的是“虽然……但……因此……”旬式,只是原文省略了“虽然”一词,我们补上之后,整段文字的逻辑就更容易读懂了。

全国卷Ⅱ的选文,使用的是“虽然……但……因为……”句式,只是原文省略了“虽然”和“因为”,我们根据原文表述的意思,在正确的位置补充上“虽然…‘因为”,这段文字就比较好理解了。

全国卷Ⅲ的选文,使用的是“虽然……但……因为……”句式,原文同样省略了“虽然”和“因为”,我们把“虽然”“因为”补充进去之后,这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和辩证思维看起来就更清晰了。

在高考语文阅读中,“辩证+因果”思维的语言建构,为命题人拟就选项提供了很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尽管阅读材料使用了“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句式,却省略了关联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迷惑考生,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句群,理清逻辑,拨开迷雾。

3.关注全篇,感受其架构的宏伟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这一模型不但可以用在一句话、一段话中,甚至可以用来建构全篇。

以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为例,它在整体思路上,可以用这样一段话来概括:

虽然中国诗相对于外国诗歌具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是相同之处还是非常鲜明,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

钱钟书用“虽然……但是……”句式,针对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让读者去感受它们各自的发展轨迹和相异相通之处。

第一层,讲西洋诗歌遵循“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脉络发展,而中国诗没有史诗,也不经历戏剧诗,直接出现抒情诗,之后才有戏剧诗的繁盛。诗歌的篇幅上,中国诗明显要短小,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第二层,讲这些外在的不同,相对于本质的相同来说,不算什么。中国诗主张“言有尽而意无穷”,西洋诗里魏尔兰的“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又何尝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呢?慈济推赏“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中国诗则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这些都是契合这种境界之美的佳旬。

“何处是”则是中西俱用的“诗歌公式”,表达着人类共有的情感价值取向。格雷的《墓地哀歌》、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其口吻、情景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李太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似得令人惊讶。而类似这样的相同,不只是我们的发现,“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这样的辩证分析,这样的思辨色彩,让文章透过现象揭示出了对象的本质。但这并没有完结。钱钟书又将思路延展,向深处挖掘,去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国诗与西洋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人们也都能够通过研读外国诗歌,帮助灵魂找到它对本国文化的依恋。

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

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领导你回到本国诗。

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论述到这里结束,《谈中国诗》完美地展现了“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这一模型的运用,是如何增加逻辑性与说服力的。

4.扩大视野,感受架构的普适

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建构篇章,不只局限于论述类文本。契诃夫《装在套子中的人》也是这样建构的:虽然别里科夫一心想给自己乃至自己所在的城市装进套子中,但是他却差一点结了婚(此处含有两层意思:有希望,但终未能成为现实),因为有人极力撮合他与华连卡的婚事,而他与华连卡心理距离太大……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篇散文:

楼下有个孩子在哭,哭聲闷在楼道里,洞箫似的将一阵呜咽送至我午眠的耳鼓。孩子的哭有什么惊奇,谁家的孩子不哭呢,况且孩子一直哭的是:奶奶,奶奶。童年的我曾经这样哭过,我的年幼时熊猫一样笨拙的儿子也这样哭过。我慢悠悠地更衣,洗脸,一边听着这洞箫里一声一声奶奶的长呼。

哭声越来越急,孩子在跺脚,难道奶奶真要认真惩罚孩子吗?我快步下楼,很快在楼道里看到了他,五岁的小小。小小抱着他的绒布狗熊在跺脚动地哭喊,绝望而愤怒,胖胖的脸、胖胖的手上满是泪与汗。我很快明白了是奶奶不在家,便拉着小小到门房找奶奶,正找人,来了小小的婶婶,小小无喜无悲地跟着婶婶走了。

门房老头说,这小子咋这么傻的,不会到院子里来找,哭什么呢!

我去上班,手指上还粘着小小的汗与泪,想小小也许真的有些痴,五岁的小小不上幼儿园,天天抱着绒布狗熊来奶奶家,只为一时敲不开奶奶的门,就至于哭成那样。一边求证小小的痴,一边用纸巾擦拭指尖上小小的泪;一不小心,我突然间落下泪来,鼻腔里一阵酸楚,面上已是泪水缤纷。

这痴儿,找不到奶奶了,那曾经多少次只要一声呼唤就将门扉打开,摸着他的头,牵着他的手笑微微拉他进门来的奶奶突然不开门了,那一刻里,痴儿一定以为奶奶的门从此永远也不开了;绝望、愤怒、恐惧地哭了。

痴儿的哭真的可笑吗,不痴的人谁不曾历经过类同此境!

戏才刚刚开演,还远远未到散场,那个与你同来看戏的身影突然找不到了,你曾经跟在他身后默默行走,一转眼,恍然不见了他的身影;也许是不辞而别,也许是已经退场,在人影稠密处,灯火阑珊处,在茫茫人海中,哪里也找不到他的影子;是该只身看完这一场无味的戏,还是独自归去;回首时才发现,曾经听着他的声音、循着他的身影往前走的路就是回家的路,没有了他的身影,心灵再也找不到了家园。

人.}生中的孤单与迷失,谁能避免遭遇!

面对一扇再也呼唤不开的门,那唯一的精神归属之地关上门扉,这一刻里,面对门扉已同面对天涯;这一刻里,无论是痴儿,还是那不痴的人,都是一样的天地孤儿。天涯孤旅中,情的孤单,心灵的孤独,精神的孤独谁能承受;独对空茫的宇宙,独对空阔的人生,谁能不大哭,谁能不落泪缤纷。

唐朝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不禁落下满把涩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此刻也不过一个幽州台上的孤儿,举目四望,涌来的是无古无今的孤独;没人理会,更没人理解的深重惆怅。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为何辛酸泪满把,只为一腔痴意、此生愚衷无人能理解,无人来理会。

落泪缤纷。在等候车流过尽之时,我立于路边,痴人一样超于物外,游于天外,眼前仿佛还有痴儿满手满脸的泪;在上苍面前,祈求那前行的身影,那慈爱的声音能再给愚痴的心灵一声应答,让它慢慢学会独自走路,渐渐担当天涯孤旅。

精神和心灵要历练到何种强大的程度,才能不怕孤零零的被抛弃,才能不怕天涯孤旅,才可以从容独上生命中的幽州台!

(惠雁《弹泪幽州台》,有删减)

在《弹泪幽州台》中,作者是怎样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这一模型来架构整篇文章的呢?

虽然——小小的哭看起来很意外。

但是——他的哭实际上在情理之中。

因为——这种哭有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文章的第一层,“虽然”这部分内容,作者写小小哭得意外,是通过“门房老头”的视角来写的。

接着进入到第二层,写“但是”它在情理之中,此时作者是借助自己的“求证”,来完成一个转折。

然后是全文扩展的重头戏,作者开始写“因为”——因为人性中的孤单与迷失无人能避免,所以痴儿与不痴之人的哭,都有了情理之中的解释。这部分内容,也是本文最具价值的部分,是真正的主旨。

可见,对“辩证+因果”思维的语言建构,可以从微观到宏观,从阅读到写作,只要有心训练,能力必定会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句式建构奶奶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给奶奶按摩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奶奶喊你吃饭啦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奶奶驾到
建构游戏玩不够
我家也有奶奶等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