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新活力,突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困境

2019-09-10 00:59王娅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王娅

摘要:随着社会与时代的进步,教育不应该仅限于学习成绩与理论知识课。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一门必要的学习课程。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突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困境,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时效性,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困境突破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较强,对外界充满好奇,对外界环境没有树立正确的辨别观念。在这种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入能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在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导致教育的时效性较差。如何突破目前小学心理健康的困境,进行心理健康的有效教学是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并且传播途径也比较多。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好的信息能进行传播,一些不良信息也在传播,并且传播速度也很快。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会比较容易,他们会对一些从未见过的事物产生极火的兴趣。小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分辨能力,可能会接收到一些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使學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扭曲的心理。这样一来,对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就会造成很火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讲,能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学生健康独立的个性。因此,小学课程中应当设置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地发展。

二、目前小学生存在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

日前,小学生生活的环境比较开放,接收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途径越来越多。首先,家庭环境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学生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家庭息息相关,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观念、行为、思想、教育方式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 工作也比较繁忙,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孩子心理方面的教育。这样一来,学生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其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家庭中的溺爱问题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容易让学生产生攀比的心理,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再次就是学校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学校的教学方式不当,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偏差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学生自身的成长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小学生从小比较娇惯,受到的关注比较多。这时,学生往往表现欲比较强,希望自己能突出,以此来吸引他人的注意。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产生不当的表现心理,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困境

在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些因素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对成绩也比较看重,因此,学生对考试科目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对成绩没有特殊要求。这时,有的学校就会对课程不重视,没有详细的课程计划。这也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懈怠,不愿意花费时间来准备课程。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像是一项任务,在教学中没有实际的意义。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合理,课程对学生来说也毫无吸引力。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其效果自然就不明显。

四、突破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策略

1.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是主要的传播者和教育者。这时,教师的各项素质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首先需要老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对专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活动,如果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

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要起到榜样作用,运用良好的教学方式和习惯来进行教育工作。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样才能给学生灌输人人平等的理念。其次,教师应该讲诚信,比如家长会上不夸大学生的错误,对一切实事求是,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教师。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以往教育方式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重点,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此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教育。此时,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敞开心扉,愿意与老师交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更能真实地表达自己,从而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比如在对成绩下滑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切入正题,先与学生聊天,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再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聊天内容了解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这种方式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先进行良好的沟通,有了沟通才能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

3.开展专项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鲜活力

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来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成立专门的“谈心社”“压力释放基地”等。“谈心社”主要是为愿意主动交流的学生准备的,让出现困扰的学生主动与教师和同学沟通,让教师和同学帮助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自己排忧解难。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且可以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使学生尽快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正确地对待心理问题。“压力释放基地”主要是针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但不愿意表达的学生准备的。在“基地”中,学生可以向教师倾诉自己的困扰,教师是唯一的倾听者,其他学生不参与。这样,教师还可以在较早时间里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特点,对学生进行比较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有更加不愿意表达的学生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和教师说出自己的困扰,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等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然后再逐步地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总结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心理状况,学校要对其引起重视。小学阶段接受了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能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一个健康、积极的态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各项素质的一种具体体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一些困境,这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提出更加合理的策略来突破困境,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关丽霞.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13(6).

[2]关剑辉.探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成才之路,2010,12(3).

[3]胡正亚.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