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3:52檀纪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

檀纪红

摘要:如何提高当今时代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是新时代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广大教师应切实发挥历史故事在历史教育中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外活动、简化史实概念、强化三观教育等作用,提高历史课堂成效。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应该充分的利用它,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要妥善的对故事进行处理,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展现出来,确保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在感受到快乐的过程中增长知识。面对变化的历史教学环境,要合理有效的采用这种方式。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需要遵守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的历史故事能够给学生展现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同时还能够指导学生更好的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有利于历史教学意义的深化。例如,在“走向全盛的盛唐”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武则天无字碑”的故事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相关故事,很多的影视作品或者是所谓的历史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杜撰或者是相关的猜疑,教师应当辨别这其中的问题,将真实的历史故事讲述给学生,对于存在疑惑的地方就是保留疑惑,不要随意的杜撰和引导,这样也能够给学生留出一定思考的余地,为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针对性原则

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的分析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从内容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选择历史故事的应用。例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陈独秀强行家去姚煜辫子的故事。”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感受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新文化运动的执着和努力,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这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利用历史故事化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教师应该将历史故事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代替传统的讲述知识内容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其中出现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不能有效理解其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历史故事向学生讲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内容,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清朝的建筑,并对学生说:“同学们看一下这是清朝时候的西方建筑,中国领土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建筑呢,这就要从公共租界说起了,公共租界就是说这个领土仍属于中国,但是管辖权却不在我们中国人手中,同学们看到的这个建筑就是这一理论的重要体现,所以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学生在聆听公共租界的故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向学生讲述有关公共租界故事的方式充分利用历史故事化解教学难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悬念故事来进行新课导入

悬念故事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吊足学生的胃口,强化吸引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当中。首先,故事的应用要具有合理性,也就是上文提高的真实性和针对性,不要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意的歪曲一些事实来制造悬念,这违背了历史故事应用的本意。其次,悬念故事的应用要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也就是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能够快速掌握到悬疑点的故事,这样才能够发挥悬疑故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真正价值。例如在“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了解的女娲、盘古等传说人物入手,讲述悬念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之前,盘古虽然开天辟地,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类,据说人类是女娲用水和黄泥捏造出来的。你怎么看待这个传说?”引导学生进行回答,然后继续故事:“当然,我们之前提到了,这只是一个传说,真正的人类是怎么诞生的呢?我们国家最早的人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进入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节内容的学习。”通过这个案例我們看到,非常简单的一个悬念故事就能够快速的抓住学生进入课本“一探究竟”的心理,保证了新课导入的高效性。

3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穿插应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就成为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选择。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穿插应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穿插的故事要具有针对性,要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其次,故事穿插的时间节点要控制好,要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穿插。例如,七年级《统一国家的建立》这节内容,教材内容涉及到很多的知识点,尤其是很多的历史人物,枯燥的讲解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丢失,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内容中涉及到的人物,讲述一下“揭竿而起”“鸿门宴”“秦王扫六合”“鱼腹但书”等相关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到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还有造纸术、华佗救死扶伤等相关故事,让这一单元的教学变成“历史故事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率。

4利用历史故事复习旧知

复习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如果学习者不能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久而久之,所学知识就会在他们的脑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正常人的记忆能力都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唯有通过及时有效地复习,学习者才能够富有成效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历史故事扎实有效地复习所学知识,并借此夯实基础知识。例如,在复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课的时候,笔者让学生以“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为中轴线,扎实复习巩固了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等相关知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巧妙地利用历史故事复习旧知,能够切实提升他们复习的实效性。以此来看,历史故事堪比学生夯实历史基础知识的一把“重锤”。

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历史故事进行合理的教学,针对历史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设计,并明确具体的内容,创新管理形式,加大初中历史教学的管理与控制力度,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本文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赖兆发。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7(26)。

[2] 郭琴。浅析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

(作者单位:望江县实验学校开发区分校)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