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探究

2019-09-10 05:52姚雪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管理要点

姚雪

摘要:我国人民经济条件的不断提升,物质生活的越发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于环保生态生活的追求。所以不断地加强园林工程的质量,使其在生态城市的发展中可以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因而,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可谓是大力支持。多种因素都推动园林工程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建设施工单位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迫切要求其提升施工水准与养护水平,以便保证园林工程建设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植物养护技术;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所谓的园林建设主要是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与艺术形式对地形进行改造,通过合理布局、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小品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化工程。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积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已经成为了当前的关键所在,虽然其建设规模不同,但是工程构成比较复杂,且涉及到了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需要多角度分析与研究,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推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有效性。真正发挥出园林工程的作用与价值。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确保场地的平整性

平整的场地有助于园林绿化的工作实施,为此必须及时将各种杂物实施处理。处理的目标通常是生活垃圾以及各种废弃物,若有需要还要对无关的杂草进行及时的清理。其次,需要严格遵照施工要求对土地的平整性进行整治。由于设计规划的不同,那么在对土壤进行翻挖的时候必须依据其要求来控制翻挖的深度,尽可能确保其技术水平符合植物栽培的要求。石块是主要影响土地平整性的因素。部分植物对水分有严格的要求,故而必须为其留有一定的坡度,并且要能够确保其平整性。

1.2切实做好定点放线的工作

现如今,方格射线的技术以及借助平板仪设备是比较常见的定点放线形式。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必须切实掌握具体的射线位置。与此同時,需要对植物的具体栽种位置进行明确,从而合理控制植物栽培的间距。通常在借助方格放线措施的过程中,该地的现实高度以及土壤等均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极易导致数据有误。若是对测量结果没有严格的规定,便可采用这一方式实施测量。就测量的精准度而言,平板法是较为理想的测量方式。为确保其测量科学,就必须遵照图纸实施计量。

1.3高效实施土坑挖掘技术

挖坑操作始终是在定点放样的基础上实施的,挖坑技术并非任意而为即可,在挖掘之前需对土壤以及土坑的深浅、大小进行估算,要能够使其与植物相匹配。通常,衡量过土球的直径则可对其扩大三十厘米,即为土坑的大小。在对其深浅进行估算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条件以及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普遍情况下较土球根部超出二十厘米上下。若是挖掘的深度以及大小不合理,那么植物的生长就会受限,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土坑的形状应控制为U型,植物底部接触的位置应该呈现平整圆滑的状态。若有需要,还可在栽种的时候填入适当的土,甚至更换土壤。

1.4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工作人员是增强监管工作力度的关键力量,所以加强员工的园林建设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从根本提高园林建设员工的综合素养,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适当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在反复锻炼的基础上寻找到最适合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有关方法,长此以往,工作人员就能够逐渐掌握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的规则和技巧,将每项不同的工作合理分配给不同员工,这种方法不但提升了园林建设工作的整体效率,而且还尽量避免了工作格式化问题的出现;②完善绩效考核的相关办法,政府想要改变员工懒散怠工的状态,可以从变革绩效考核办法的方面来达到目标,一段工作时间结束后,对部门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和奖励;而对于那些消极散漫的“形式化”员工,也应该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惩罚,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

2.1优化起挖运输环节

树木的起挖和运输环节是园林绿化工作的起点,保证起挖和运输质量需要格外重视对树木根系的保护,避免起挖过程中造成根系的过度损毁,影响种植质量,运输过程应当注意加强对树木的保护,节约运输时间,增强运输过程控制,避免树木在运输途中损坏。园林绿化养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园林绿化各方面的控制,增强起挖运输控制能够保证绿化的最终质量。

2.2优化施肥环节

优质的园林绿化工作离不开对施肥的控制,在园林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进行肥料的使用。从肥料使用量上来说,对小树的肥料施加应当注意结合松土缓解并合理施液体肥,大型树木可以在其冠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肥,树龄超过三年以上的大型乔木根据其长势可以不用可以施加肥料。另外,部分观赏花卉和观赏乔木等根据其植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氮、磷、钾肥料进行施加。

2.3 优化浇水环节

浇水对于植物而言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城市园林绿化的浇水量应当根据植物的习性以及本地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进行。对于幼小树苗的管理原则是保湿不保渍,表层土壤干而不白;高大乔木一般不存在缺水情况,可以不用刻意为其浇水。根据植物习性的喜干或喜湿,考虑为植物设定不同的浇水量,在浇水过程中对矮小且根系短浅的数目要格外重视其防旱保湿工作。

2.4修剪环节的优化

对城市园林绿化的修剪关系着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形象和其最终美观程度。修剪工作的重点集中于灌木的修剪,根据园林需要修剪成圆形、方形、蘑菇形等几何形状能够提高其观赏价值。此外,在对园林树木进行控制时,应当根据树木的年龄和枝干生长情况考虑进行裁剪,尽量保证树木造型的艺术性,修剪要做到错落有致,合理的去除巨大树枝,避免由于大风、雷击、强降水等导致枝干折断。

2.5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在进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结合实地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预防工作,提高植物的预防能力。当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一般用的是化学治疗。工作人员要充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在病虫害早期利用动物天敌进行虫害的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6防治病虫害技术

工作人员还应重视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避免其对植物健康生长发育造成威胁。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依据园林工程实际情况来选取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将病虫害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下,确保为园林植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空间。此外,针对寒冷气候下的园林工程,工作人员还应对植物进行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避免寒流对植物造成伤害。

2.7土壤养护技术

鉴于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第一要素,因此,施工人员应重视对园林工程中土壤的科学养护,重点应放在土壤水分含量及其酸碱度上,确保为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植物提供一个优质的生存空间。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注重对土壤水分含量与酸碱值的检测,并对其性适当调整与处理,确保土壤水分含量适中、酸碱平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的种植施工和养护技术管理是保证植物健康成长,保持景观可欣赏性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将园林绿化的种植施工和养护管理紧密的结合起来,促使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得到本质的提升,从而促使园林绿化工程能够充分发挥出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晶晶.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J].低碳世界,2016(10):76-77.

[2] 许勇.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初探[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1):28-29.

[3] 齐克尔·哈力阿肯.关于园林绿化养护施工工艺及方案的分析[J].农技服务,2016(03):13-14

(作者身份证号码:220822198005137321)

猜你喜欢
管理要点
地产项目中的装饰工程设计及管理的探讨
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要点分析
浅析幕墙施工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试析电力调控运行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