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以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分析

2019-09-10 06:40孙创军董竟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功率因数负荷补偿

孙创军 董竟

【摘  要】只有将电网的感性負荷与合理的无功功率相对应,才有助于降低线路变压器的损耗,实现无功补偿的作用。相对来说,35kV及以下变压器供电系统的功率比较低,较多的用在线路较远的地域,而因为各地区之间用电量存在差异,变压器的负荷会受到影响。因此,35kV变电站有必要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和研究,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将针对35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目标和原则,分析技术要求和补偿方式。

【关键词】35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

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电力需要,变电站会经由电压改变实现电能的传输,实现全国供电的发展。然而,变电站工作过程中因为电压稳定程度存在差异,利用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有效的减少变压器的受损程度,确保变电站的稳定运行。35kV变电站的稳定程度相对较好,对较远地域的线路无功补偿作用显著,一直以来也在农村地区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因为主客观原因,其无功补偿的效率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无功补偿的原则和目标

(一)无功补偿的原则

在进行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原则:

1.为了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因为无功功率在配电线路上的流动,而产生的电能的有功消耗,无功补偿工作需要从线路接地开始。

2.在针对配变励磁造成的无功消耗实现补偿过程中,最好的补偿方式就是采取固定补偿方法,同时,在确定补偿的点数过程中,需要按照励磁无功消耗的现实状况来具体计划。要想实现最好的补偿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选取两个补偿点,实现双管齐下。

3.针对部分感性负荷用户,同样需要合理的进行无功补偿,尽管此类补偿的方法在初期会提升配网电流的费用,然而,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情况来看,就会发现此种方式实际上它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二)无功补偿的目标

在当前阶段,我国国内的电压基本采取的是220v的标准电压,配电线路的电网传输的是35kV以下的,因此针对配电线路的补偿技术目标就是,提升35kV以下的配电线路电能传输的稳定和安全,总体上实现电力系统持续平稳运行的状态。

二、无功补偿的技术要求和方式

(一)无功补偿的技术要求

1、为了进一步确保35kV以下配电线路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要求进一步对城市农村的电网进行建设和改造,对35kV以下的配电线路加入无功补偿装置系统,以此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改善用户的用电质量,实现电能的可靠供给。

2、国家电网公司在有关电力行业发展的文件指示中明确指出,35kV以下功率因数不能小于 0.9,线损比例不能超过5%等内容,同时也明确了电压质量和无功补偿运行管理的相关内容。提出在35kV以下配电线路中投置一定的电容器,运用固定的或者自动相结合的投置方法进行无功补偿。

3、无功补偿一个关键技术要求就是实现就地平衡,由于农村电网的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较为复杂,无法做到统一的模式,因此需要采取分散、集中、固定及自动相结合的方式,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变电所内要根据主变压器的容量的15%左右安装配置补偿电容器组;第二步,在配电线路负荷中心或者某一位置根据负荷过程中无功的需求量,安装配置固定补偿电容器组;在配电线路负荷中心上方安装配置自动补偿电容器组。

4、通常来说,农村电网一般采用的是35kV以下的配网系统,在无功补偿的技术上需要包含变电站集中补偿、35kV以下配电线路补偿以及用户端低压补偿,同时要进行随机补偿,也就是常说的三级补偿+随机补偿的模式。

5、为了进一步实现减少线路损耗,提升电压和力率的效果,配电线路补偿的一般要求在配电线路电杆上配置电容器,以此来实现单点或者多点的电容器补偿。一般来说,单点补偿位置选取距离配电线路首端的2/3 处,补偿的容量要达到无功负荷的2/3。而两点补偿的位置上需要分别设置在距离配电线路首端的2/5 和 4/5 处。如果配电线路比较长,负荷比较到,则需要将固定补偿和自动补偿进行相互配合,在配电线路上进行三点分散补偿,第一组为固定补偿,设置在线路的2/7 处为固定补偿;第二组则为自动补偿,设置在该线路的4/7 处,即负荷比较集中的位置;第三组仍为固定补偿,设置在该线路的6/7 处。而多点补偿是选择分支线分段的补偿方法,针对分支比较大,或者线路比较长的,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低的线路实现补偿。

6、针对某一个配电线路的补偿容量的计算问题,需要依据此线路的平均无功负荷和最小无功负荷来判断,如果该线路的最小无功负荷不超过平均无功负荷的2/3 时,因为顾虑到无功不可以倒送,因此可以装置固定补偿装置,然需要根据最小的无功负荷来制定补偿容量。如果配电线路之中,存在比较大却无功的符合点时,不仅要确定与线路首端的距离,也要确定大的无功负荷点,需要设置的补偿装置每组要达到100~200kvar 的标准。

(二)无功补偿的方式

无功补偿通常是经过不同的方式而实现的不同的补偿。无功补偿的系统是单独实现的,选取的补偿点可以直接的影响最终的补偿质量,尤其是在配电线路比较长的集中补偿中体现的差异性比较显著,这一点在农村电网配电线路的补偿过程中很好的体现出来。在面对距离比较长,或者线路自身所表现的符合又是比较特殊的状况下,为了进一步确保补偿的质量,通常状况下,会在同一个配电线路上装置多个补偿的设备,此种情况装置的位置就会与负荷的分布情况有密切的联系。在低压配电网之中,符合的分布通常是沿着线路平均分布的,为了最大的降低补偿前后的损耗效果,在计算补偿容量和位置的过程中,就会采取三种不同的补偿方式,如单点补偿、两点补偿和多点补偿。

三、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

当前,在无功补偿层面,因为设备的数量及容量的标准不尽相同,因此连接到电网系统之后,会造成平均功率因数比较低,无功功率损耗占有效电力的比例比较大,而当把功率因素提升到0.9之上,无功功率损耗占有效电力的比例将会明显下降,这一比例下降之后,会相对提升用电企业的效益。而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或者好处本文总结一下三点。

(一)降低了企业的电费成本

提升功率因数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上作用的显著的,在原本的电价制度上,企业用电功率因数假如小于规定的数值,电费的支出就会相应的增高。而现在超出规定的数值的情况下,电费的成本就会直接降低。以上可以看出,功率因数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影响。

(二)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

相同的设备,在相同的有功下,因为功率因数的提升,无功功率就会相应的降低,这样一来,就有效的提升了有功功率,确保电力系统不至于超负荷工作,进而发挥设备应有的功能。

(三)减少了系统的消耗

补偿前和补偿后配电线路传输的有功功率不变,然而由于功率的因数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线路损耗的降低,进而减少系统的消耗。

总而言之,本文针对35kV以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补偿原则、目标、方式、技术要求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现今的配电线路中,尤其是农业配电网络中,配线线路无功耗损越来越大。因此,无功补偿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配电线路的无功耗损,提升配电线路的工作效率,确保供电的的质量,提升电力行业的整体效益,改善人们用电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立城.关于对35kV以下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243.

[2]周俊言.35kV以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1):112~113.

[3]段铭海.35kV以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J].低碳世界,2017(19):103-104.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孙创军(1990.05),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陕西省咸阳市人。专科,610431199005040652,电气运行、检修及施工。

第二作者董竟(1991.07),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陕西省咸阳市人。本科,610425199107303014,电气运行、检修及施工。

猜你喜欢
功率因数负荷补偿
生如夏花
功率因数提高对大铜公司的影响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PWM的死区补偿技术
关于非正弦情况下无功功率以及畸变功率物理意义的分析
一种数字相敏保护算法及其实现方法研究2
一种数字相敏保护算法及其实现方法研究
无功补偿装置在10kV馈线中的应用与研究
农村土地征收删除补偿上限
我国行政补偿立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