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

2019-09-10 03:22刘建莉李向娥
今日自动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造价管理工程造价改革

刘建莉 李向娥

摘要:工程的造价在建筑项目整体经济效益方面起到关键影响,建筑造价的工程控制能够有效指导建筑施工顺利开展以及项目成本控制有效掌握,造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毫不夸张的说能够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的成败。文章结合国内的造价管理实施情况分析、研究工程造价管理经历的变革趋势探讨,分析出工程造价管理各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和管控流程的弊端,针对改革管理模式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目的是促进工程造价管理良好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19)02-0147-02

0引言

当今社会正在进行深化改发展,主流形式朝着经济多元化趋势~飞速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建筑行业工程量遍地开花。工程造价管理环节涉及多方面,影响到投资相关方和逐层的承包商多项利益,也会侧面烘托整个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影响整个社会很多关联产业的兴衰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资源优化和人才利用以及新技术新科技的创新。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1工程造价与市场脱节问题

造价过程离不开国家制度文件要求和行业内的规则制度,依据国家和建筑行业的施工环节文件制定出合理的产品定额,定额问题具有地域性和市场因素影响,国家统一定额的时间较长、变化较小,而且更新速度较缓慢,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建筑产品市场的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不断稳定内需的供求平衡,因此带来的价格水平也是波动的,同时,同行业的市场供应也与区域性有关,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看来,工程造价方面不可避免的与市场存在一定的后滞性,造价成本定额在实施过程中或者高于市场定额或者低于市场定额]。

1.2工程造价不能反映竞争机制的要求

建筑领域内存在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凸显在建设工程招标和项目的投标过程中,而在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与投标活动中,通常采用统一的管理机制,没有个性化的招标投标方式,缺乏主要体现竞争力的方面核心价格因素。然而现状形式是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过于陈旧,招投标过程流程和体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传统方式存在竞争的不公平现象。例如:传统竞标过程的方案书制定事无巨细,陈列项目所有细节造价的展示,试图提升竞争力然而这样的操作必将带来造价的后期适应能力大大不足,条条框框严格限定,丧失了造价管理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关于工程量的计算模式方面清晰地分裂了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综合统一性,使得整体项目四分五裂,这样的拆分严重阻碍造价管控模式的革新和制约施工过程进展。

1.3招标投标中限制最低价中标原则

国家政府逐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领建筑行业的招投标工作健康稳健发展,重点工程招标投标项目通常是受到政府部门严格管理,在招投标过程中采取统一手续和申办流程文件,工程评定相关打分评比采用的方法也是统一要求的,由此可以看出,招投标的大项目有很大的地域性差异和招投标监管差异。在国内存在一种共识,就是建筑项目有明确的竞标标底,其中环节报价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制度定额准则,通过综合全部的影响因素后决定最终的中标方。政府操控的相关建筑竞标项目在招标投标中会带来来很多繁琐的成本浪费现象,使得参加投标单位发生的投资费用很多,也会伴随着很多的潜规则现象,从而使得建筑招投标环节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健康科学的发展。

1.4队伍素质和专业素质方面

国内的数据显示,工程造价的相关人员不低于八十万,然而其中多数人都在围绕在套定额方面工作。纵观国内施工单位的管理项目人员和造价人员,多数知识都是停步在如何套定额方面,甚至有多数的高等学府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培养模式也局限在如何使用定额方面,没有形成体系化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没有合理的提升行业人员综合专业素养方面的培养模式。只会算定额而不会科学造价的人员不但影响项目施工过程开展效率,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不良风气,严重阻碍建筑行业快速稳步发展。现在的造价核算人员,应该回炉重修技能,应该补充先进造价管理知识和专业造价能力,同时深入市场学习和先进模式学习。

2工程造价管理经历的变革趋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开始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应用,起初的管理制度通过国家政府的出台文件实施具体流程管理模式。涉及的相关建设产品定价问题主要是当时计划经济形势下的计划分配原则。不断发展成为建设工程价格定量,进而发展成为建筑的环节施工计划价格标准。

1984年,国内创造性开展了建筑招标环节和尝试,通过招投标逐步使得建筑项目公开化和激发一定的竞争意识。但是,虽然形式上有所改变,项目造价管理模式还是没有创新。

90年代以来,国家非常重视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向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比如有《建筑法》、《合同法》以及针对于竞标环节的《招标投标法》,相关的行业规范也在逐渐增多,逐步完善。其中也有关于定额方面的创新改革。

2001年国家管控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引领行业逐步改革。促进建筑行业面向市场,结合实际影響因素综合管理模式。革命性的引进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改变原有的定额管理模式,实现了建筑预算造价的量价分离,促进行业与市场融合,有效拉动各个行业蓬勃发展,实现行业交融,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发展。

3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配套措施

3.1转变造价管理部门门职能以及管理方式

明确建筑施工造价主体,实行严格的造价公里模式中的监管流程制度。部门专业化管控人员应具备全面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落实“十一五”期间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强化人员的市场调研意识,提升管理方式与实际社会建筑市场经济相关活动交互融合,促进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的职责具有科学性,同时要能够强化招投标项目的主要管控模式创新,实现管理部门相互交流和促进,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能力体系建设。认清社会现状,结合实.际开展施工造价管理模式改革,认清国内市场经大体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分析市场改革发展机制,不断应变,不断发现市场存在的经济问题,关心建筑材料的对外价格趋势和波动规律[3]。

3.2建立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

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伴随很多发展不均很不科学的市场问题,在当今的法制经济社会中,应该立足于法制规章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通过政府相关的机关部门制定管理办法和参与管理监督,通过有力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条理等文件严格宣贯,不断地通过强制引导作用纠正错误,鼓励市场监管创新,目的是提升建筑市场施工行为与市场化的公开度,确保严格惩罚不公平竞争现象,在相关的制度文件方面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权益,为市场价格和市场发展提供干净,公开公平的良好环境。

3.3造价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管理

工程造价服务行业也伴随着建筑行业营运而生,造价咨询部门发展和竞争也十分激烈。由于造价咨询机构成立时间短,处于当今形势下的新兴行业,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下面总结几点主要问题和相关策略:①服务机构的造价咨询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差;②建筑造价关键细节方面看出机构在业务方面规范程度有待提高;③由于新型产业的各项管控不到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针对以上存在的現实问题,总结出一些应对措施和管理策略:①强化体制体系建设,强化监督监管和上级领导机制。通过不断重视工程造价的咨询机构管理,形成健全的行业规范,形成以政府管控,行业统一制定一些流程管控文件,实现造价咨询机构的统一监督体系。②不断完善咨询行业的法规制度建设,做到有制度监督的行业。通过建筑管理行业执法能力的提升来切实维护公开、公正、公平咨询机构行业竞争环境。③严格管理咨询人员入门条件,提升咨询人员的业务专业技能水平。

4结束语

当今时代形式,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其中关键地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革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分析现存的典型问题,以及总结出的应对经验措施,指导建筑造价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发展节奏,扎实推进建筑工程造价体制改革朝着未来良好科学发展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天津理工大学IPPCE研究所.工程造价新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严玲,工程造价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丁素琴.论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质量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7(1):254,

猜你喜欢
造价管理工程造价改革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