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策略初探

2019-09-10 05:22康霞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供给精准

康霞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灵魂和动力。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其中,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此,要强化培育文化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调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积极性,给予农民更多文化话语权,完善农村文艺创作机制。

一、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农村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但“这些文化场所虽然功能较齐全,但是常常门庭冷落 , 形同虚设”。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频次很低,设施使用上重体力活动而轻脑力活动。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建立起来的农家书屋,由于缺少专人管理,利用率非常低,较少有人进行借阅。活动中心的经常项目以娱乐性为主。除了广场舞吸引居民参加之外,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很少。

2.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供需错位

首先,不同受教育层次的群体参与频次与参与时长上差别较大。越是受教育层次高的,参与的频次越多。其次,不同年龄的群体之间参与的时间与频次不同。年轻人参与的频次相对较少,而老年人参与的频次较高。再次,不同性别群体参与的文化活动种类之间有差异。如男性喜欢读报,而女性喜欢广场舞。这些差异性的需求使得“一刀切”式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显得供需结构不匹配,不能完全适应群众的需要。

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作风。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内容、主体、方式等方面还不适应农村居民需求的多样化、便捷性等多维度变化。这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或文化产品错配,供给结构失衡,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少,易于接受的文化服务形式也少。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民话语权缺失。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取决于农民自己,而不是文化服务机构。农民缺乏自由表达的渠道,其需求意愿无法传达到供给主体一方,导致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农村文化单位用人机制不完善,尤其是考核体系以主管部门考核为主,指标设计缺少农民的参与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契合。

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策略

1.与时俱进,更新服务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信息时代,网络如此发达,人们的需求多样化,工作方式亟须创新。例如,内蒙古推动农村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就给人启迪。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推出了自选式精准定制服务,使远在广袤牧区的村民都能借阅到需要的农技书籍;文化广电部门推出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APP,集电子图书、电影电视、音乐戏曲、医疗保健、法律法规等为一体,使村民们能够上网下载需要的资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可见,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乡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并不是难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的是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主角自然是群众。有些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而不是俯下身去了解群众的喜好。只有将选择文化服务的权力交给群众,才能日后用文化教育引导群众。一些地方的“农家书屋”或文化站之所以闲置,背后固然有财政支撑不足的原因,却也不排除一些官员抱有硬件设施建好就算交差,后续服务是否适用与己无关的思想。

2.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服务针对性。

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服务针对性。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前,可以深入调查了解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服务,什么样的服务提供方式容易让群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必须紧贴居民需求。利用大数据可以了解农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需求,提高服务供给的针对性。比如,上海、青岛、重庆等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群众文化需求信息,采用订单式、个性化服务,统一配送文化产品与服务,形成以人民群众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3.赋予农村居民群众更多文化话语权。

文化话语权指农村居民就文化需求、服务预期、服务供给质量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以及话语表达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使其意愿被忽视。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为农村群众意愿表达提供多种方便渠道,把农村群众的需求意愿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建议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村群众文化需要的契合度纳入绩效考核。

总之,文化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施文化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找准发力点,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应积极动员全社会,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文化差距,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消除贫困意识,根除贫困文化,为彻底消除贫困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8-07-16).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李国新.贫困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EB/OL](.2018-07-16)http://www.sdwht.gov.cn/html/2015/whfx_1211/27503.html.

3.张喆昱,张奇.面向文化精准扶贫的措施研究[J].图书館杂志,2016(9):9-13.

4.陈庚、崔宛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居民公共文化参与 :特征、影响及其优化——基于 25 省 84 个行政村的调查研究》,《江汉论坛》,2018年第 11 期。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供给精准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