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因素剖析及发展现状分析

2019-09-10 05:22刘惠杨佳美陈宗鑫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因素大学生

刘惠 杨佳美 陈宗鑫

摘要:随着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社会对转型、创新发展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毕业直接面对就业 , 使得大学生毕业求职择业时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严峻的转变态势下,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逐渐凸现。基于此,本文概括了当前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从三个方面对择业心理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心理;因素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择业心理问题的研究

魏形儒等认为,目前大学生有着良好的择业心理如“大学生主动寻求工作,竞争意识强烈,对自身的竞争意识有较高评价且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极为关注”。但我国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偏差上。金怡,姚本先(2006)认为主要存在择业自卑心理、择业自负心理、择业焦虑心理、择业从众心理。魏青、郝善学从三个方面看待择业心理问题:过高地期望成就,期望短时间内见效,过分地期望稳定与安全。

国外关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成熟量表,更多地倾向于择业指导上的研究,围绕职业性向来考察探讨大学生择业时的性别差异、时代差异和个性差异等问题,揭示现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变化的总趋势。

1.2择业心理问题因素的研究

大学生所表现的择业心理与影响他们择业的因素是密切相关的。1957年,塞普尔提出职业发展的自我概念理论人为,当自我概念发生较大分化时,职业自我概念就会成为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关键因素。1周平(2006)则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1)经济原因: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城乡劳动力的新增、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富余。(2)社会因素:二元的社会结构,城市高等教育人数占比较高;部分户籍管理制度较为严格,造成人为障碍的出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传统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对人才流动性的限制。陈振娟(2007)则认为还有学校家庭教育的因素,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育思想都会对学生的择业心理造成影响。

1.3对策研究

在择业心理对策研究上,我国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梁光霞提出,要理性处理心理冲突,消除过分紧张,防止羞怯,努力超越自卑,正确对待挫折。

1919年,美国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在大学里开设择业心理指导课,并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随后,英、法、德等国家也都开展了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研究。他们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个性心理测试和择业心理训练,增强大学生的择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增强其择业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美国大学教育开始有重点倾向性,不同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职业教育引导与职业技能培训,并设置类似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行业信息,提供学生谈论就业疑难问题的机会,以解决学生求职择业的共同需要。

1.4发展趋势

(1)国内对本研究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领域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国内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力度加大,但对于择业心理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国外对本研究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国外关于择业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个人自身爱好、职业特点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综合考量对择业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2)进一步界定择业心理概念,分析择业心理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时理清各方面的职责,提出的对策应切实可行。

(3)对具有不同择业心理问题、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择业心理指导。现阶段的大学生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与社会需求、学生群体反映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择业心理指导模式分类,进而精准定位,进行针对性群体择业心理指导。

2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征

2.1择业心态各异

(1)个人期望值过高。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不够,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一厢情愿地谋求高薪职位,由于目标不切合实际,在择业过程中屡屡碰壁,结果导致心灰意冷,甚至丧失自信心。

(2)急功近利心理比较突出。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部分大学生在受经济利益驱使,价值取向已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

(3)“铁饭碗”情结。一些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固守着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维模式,希望一次择业就能抢占到生活的制高点,一劳永逸。

(4)个人主义倾向趋于严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了首位,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专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要求,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

2.2女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

由于生理心理的限制,社会传统角色的设定,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女大学生在择业方面也面临着种种限制。

(1)由于大部分男性在生理上存在一些相比于女性的优势,因此在择业时女大学生在择业范围上也会略窄,择业方向略少。(2)又由于社会对于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大于社会角色期待,“男主内,女主外”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不少女大学生也会受此困扰,在择业时做不出适合自己的判断。

3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择业心理不是面临择业时才产生的,而是在各方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潜移默化下逐步形成的。择业的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碰撞形成矛盾冲突,而影响了应届生的择业心理。结合此次调查人群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以下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3.1社会因素

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导致部分应届生不了解就业政策法规,放弃自身兴趣爱好迎合社会等问题,产生了不正确的择业观念,出现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等一系列择业心理问题。

3.2高校因素

应届生反映专业课程设置时间不合理,实用性、实践性和前沿性较弱、校企对接质量较低和择业指导模式单一等问题。高校的课程体系没有紧紧貼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且高校择业指导师资薄弱、专业性低以及指导形式缺乏吸引力,使得择业指导落后于学生择业心理的变化。这两者不利于优化择业环境和改善高校择业率。

3.3用人单位因素

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综合能力,青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寻求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渡过重重难关,应对一轮又一轮的面试,却还要面临失败的结果。此外某些用人单位还存在不愿意培养人才只求现用的狭隘思想,使得本就缺少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难以立足。不得不面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精挑细选和各种要求,才能实现自己的择业梦想,无形中增加了择业压力,极易产生不健康的择业心理。

猜你喜欢
因素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