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2019-09-10 05:22密颖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连带责任问题和对策民商法

密颖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为一些纠纷而使用到法律法规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其中民商法就是人们比较常用的法律类型。民商法涉及的责任规定众多,其中连带责任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责任。虽然连带责任出现在多条法规中,但是目前连带责任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相关法律法规也还不够完善。它在民商法中的出现只要是为了防止债务人之间因不能明确其责任还出现互相推卸的情况,但是目前连带责任在民商法中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其解决的对策。

關键词:民商法;连带责任;问题和对策

引言:

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划分和实施标准在目前都还没有具体的规定。连带责任只有在比较常用的民商法律条文中才有具体的划分,这就导致违法人员可能会找到法律的漏洞来逃避自身的责任。但是由于民商法中的内容涉及广泛,规定的范围较大等特点的影响,在处理现实案件中存在较多的困难,因此需要修订民商法中涉及连带责任的条款,明确连带责任的划分,完善民商法的制度和法律条文,保障广大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1、民商法与实体法联系不够紧密

在目前的民商法连带责任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规则上,在处理实际案件时都会导致连带责任在实践上产生差距,这是因为民商法和实体法没有紧密的联系起来。导致在处理实际案件的过程中连带责任的运用效果十分有限。如果仅仅使用民商法的法律规定,就出现在现实案件中连带责任制度在使用效果较弱的问题,也无法明确案件中的债权关系。当民商法条例与实体法的规定产生矛盾时,需要优先使用实体法中的规定来进行案件的审理,在从连带责任中找到相关的法律条文来制定解决方案。但是目前在实际案件处理中连带责任界定不清的问题一直存在,民商法和实体法之间也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让案件处理更加清晰明了。

2、选择权的使用不够合理

作为债权人的原告在通过情况下享有选择起诉债权人的权利,这是保障原告合法权益而做出的法律规定,是原告的一项特殊权利。无论原告是对部分债权人提起诉讼还是全部,原告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是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对连带责任人的选择在诉讼程序开始实施后才会进行。其实原本处分侵权责任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的程序和实体法中的相关条例来进行,但是受到审理程序的影响,让案件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导致最后可能出现债权人不负责任的情况。

3、责任人界定不明确

在没有得到法院审理同意的共同侵权的法律行为中,债权人不能追求已经被起诉的债权人责任,没有被起诉的侵权人也不能被追究其法律责任。法院在处理共同侵权案件时,对侵权人的责任判定会根据债权人提供的证据来进行审判,但是在对共同侵权人责任分担的划分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就是导致某些共同侵权人可能有机会逃避法律的追责,导致侵权人应负的责任减轻或侵权人直接不需要负责。因此在法律案件的处理中责任人责任界定不明确,就会导致最后审判不公允的情况。

4、诉讼时效规定存在问题

法律案件的受理期限在法律条例规定中一般时效期为两年,从主债务履行开始,在两年内的时间里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债务诉讼在《担保法》中的规定诉讼时效期为6个月,且在法律文件中对连带责任的诉讼时效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一些案件在处理时产生矛盾,导致债务在时效期内没有及时追回,超过时效期对债权人造成损失。另外债务人在时效规定内故意拒绝接收法律文书,超过诉讼时效就会导致案件处理延时,对债权人追回债务造成影响。

二、连带责任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明确规定债务人的责任划分

在进行连带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时,需要明确债务人需要担负的法律责任,增加行为法中的适应标准,明确在处理共同侵权案件时,因多个债务人而造成的责任混乱问题。在处理有多个共同侵权人的案件中,需要对全部侵权人进行审查和起诉。保证共同侵权案件在共诉的情况下进行,法院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在保证侵权人承担责任公平的情况下,进行责任的判定。

2、制度符合具体要求

在对共同侵权案进行审理时,需要充分保障诉讼人的权益,要增强诉讼程序的可操作性,在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时要保证公证有效。连带责任制度规定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审理案件时的公证有效,需要充分考虑诉讼程序的适用性问题,保证具体案件情况与规定的法律内容相适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制度。民商法要与实体法做到紧密的联系,二者不能在法律条例上产生矛盾,通过民商法进一步确定责任人的责任和责任的划分,保障案件能够顺利进行审理。

3、完善连带责热的制度

民商法的合理规范取决于连带责任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保证连带责任相关法律制定的完善能够正确对责任人进行责任判定。由于连带责任在现阶段责任不够明确,造成责任划分在案件审理时会出现诸多问题。为了保证民商法的公正性完善连带责任的相关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准确判定案件中可以划分和不可以划分的损失,并且根据实际责任的程度,对案件进行审理。可以为法院在进行连带责任案件的审理中提供审定的标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4、为当事人提供合法的制度选择空间

在完善诉讼程序时,需要根据实际案件中民商法的使用适当考虑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当事人在合法的前提下,改善诉讼程序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制度的选择空间。首先在改进诉讼程序时,需要遵循效益原则,综合评价和衡量诉讼工作,保证诉讼程序的效益。在诉讼程序的具体改善过程中,要对当事人的权责关系进行明确,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在最终的诉讼程序完善中,需要考虑到民商法中的细节条例捕鱼连带责任关系的相关规定产生矛盾,同时平衡实体法和民商法之间的关系,为当事人提供合法的制度选择空间,满足诉讼人的需求。

三、结语:

民商法连带责任的明确以及诉讼程序的完善,可以帮助我国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也能保证人民的权益不受到损害,坚决杜绝在法律面前出现钻法律漏洞的情况。明确连带责任中侵权人的责任划分,也能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不受到侵害。民商法相关程序以及连带责任相关制度的完善,也能保证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能够更加公平有效,保障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 盖雪莲.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法制博览,2018( 26) : 186.

[2] 王成.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8,(7)。

猜你喜欢
连带责任问题和对策民商法
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关于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探讨
浅谈民商法的作用和功能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研究
连带责任在民商法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合同法中连带责任研究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