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 “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分析研究

2019-09-10 05:22王雅琪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王雅琪

摘要:本文以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学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访谈研究法分析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现状,为职业院校教学提供借鉴,助力培养“芙蓉工匠”新生代。

关键词: 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一、概念界定

芙蓉工匠一词最早出现在2016年10月26日湖南日报为助力《中国制造 2025》,应对“工业 4.0” 而出台的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芙蓉工匠旨在实现制造强省,成为湖南技术技能人才品牌,建设“工匠湘军”集团,打造领军制造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芙蓉工匠精神界定还不明确,其核心内涵素养为具备精湛高超技艺和创新本领,体现吃得苦、耐得烦的湖湘文化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合。

二、调查方法

伴随全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大发展,作为直接为国家输送一线铁路人才的高职院校培育“芙蓉工匠”精神刻不容缓。本研究选取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三所经历社会和我国教育发展各个阶段的典型铁路类高职院校及其学子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制定“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调查”问卷,通过發放问卷形式,回收数据分析根据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编制访谈提纲,以大学生、职院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为访谈对象,进行抽样访谈。了解他们对于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看法。笔者编制有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6份,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三、现状分析

1、铁路类高职院校学子对“芙蓉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

学生对于“芙蓉工匠”精神的认知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学习程度,在认知层面的深化理解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未来职业规划,制定可达成的理想目标。通过调查显示,铁路类高职院校的铁路直接相关专业学生和非直接关联专业学生对于“芙蓉工匠”精神的认知度有差异。62%的铁路直接相关专业学生有听说过“芙蓉工匠”精神,27%学生有一定了解,有8%学生较为熟悉,3%完全没听说过。而非铁路类直接相关专业仅有44%有了解;12%的学生表示完全没听说过“芙蓉工匠”精神。铁路直接专业有72%的学生认为具备工匠精神对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有众多学生在访谈中表达出明显意愿在未来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成为一名芙蓉工匠。非铁路类专业学生认为工匠精神非常重要的人数少于非铁路类学子。对于“芙蓉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这一题中,每位学生理解不太相同,各个选项数据比较平均,由此反映出学生们对于“芙蓉工匠”精神的具体含义没有统一界定。

2、湖南省铁路类高职院校开展“芙蓉工匠”精神活动情况

在调查的几所学校中,有25.4%的学生知道学校有开展“芙蓉工匠”精神活动,有16.2%学生认为学校从未开展过此类型的活动,58.4%的学生不了解学生是否开展活动。这一数据可反映学校对于“芙蓉工匠”精神培育活动开展可能存在宣传不到位,学生对此类活动定位不准确,不清楚哪些属于这类型活动。但是在访谈中,笔者总结发现湖南省铁路类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展了落实职业教育二十条的相关活动,其中很多都包含了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开设专门的课程例如在思政课堂上给学生讲授工匠精神内涵,让学生明白精神重要性。邀请毕业学长学姐来学校传授经验,讲述工匠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学校建立大师工作站,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大师来给学生授课,开展讲座。学校建有培训基地,安排学生完成实训课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训课中规范操作流程,熟悉基本仪器,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有校企合作,学生参加企业实训,直接进入到实际工作环境,熟悉一线生产作业流程,将在校所学直接运用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比赛,以赛代教在专业比赛中鼓励学生摸索、探求、创新,精益求精取得好的成绩同时培育“芙蓉工匠”精神。学校开设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工作上,践行工匠精神,深化认知明白“芙蓉工匠”精神实际内涵。

3、学生对于“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的需求

学校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先要了解学生对于“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的需求。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培育工匠精神开设专门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在培养途径与方式这一选项中,得票数最多的选项为学校系统培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学生对于直接理论化讲授的工匠精神接受度调查中显示,62%的学生不喜欢接受这类单一形式。超过半数的学生支持专业课中融入“芙蓉工匠”精神培养。访谈中,学生表示对比纯理论课程,高职院校学子更加愿意动手实际操作,在操作中掌握课程,培养能力。学生乐于参加学校企业实训和实习,希望在实际工作中来践行芙蓉工匠精神。

4、学生对学校培养“芙蓉工匠”精神的满意度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显示,在铁路类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培养“芙蓉工匠”精神课程设置方面11.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25.3%满意、46.6%一般、仅2%非常不满意,在对于培育芙蓉工匠精神教师教学水平选项中47%的学生选择满意及以上,专业操作实践结果中38%的学生表示学校的做法满意、48%学生认为一般,学校工匠精神活动开展选项中31%学生表示满意、46%学生认为一般。整体而言,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培养“芙蓉工匠”精神的满意度各方面都不太满意,这也需要铁路类职业院校对于培育芙蓉工匠精神提高重视度,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需要加强深入研究。访谈中,学生表示了解学习“芙蓉工匠”精神对就业更加有信心,能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期待学校会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随着“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深化,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 “芙蓉工匠”精神培育虽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也需要长期实践和长时间的工作积累来弥补和专业文化熏陶。但这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芙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正不断的践行着、行动着、推进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不断完善培养芙蓉工匠的成长机制,对照新标准出台新要求,创新培养方法,夯实基础,打造行业新目标,助力培养“芙蓉工匠”新生代,创立“工匠湘军”队伍更好的为我国的制造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谭冬平. 基于“芙蓉工匠”精神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8-19

[2]徐姝.张希跃.航空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研究 [J].高教学刊.2016(18).237-238

[3]李怡.曾新洲.制造强省背景下高职院校“芙蓉工匠”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J].西部素质教育.2018(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