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2019-09-10 17:24薛玲宏潘学萌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薛玲宏 潘学萌

摘 要:在当前这个知识经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日益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和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对部分高新企业来讲,知识产权的积累是企业融入全球化竞争的基础,更是企业维护和拓宽市场的通行证,中兴事件无疑给多数中国高新企业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中兴事件 高新企业 知识产权管理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长达7年的出口禁令,禁令立即生效,这也就意味着在2025年前,美国公司将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任何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等。一纸禁令让中兴进入休克状态,同时与中兴相关的无数员工家庭、股东、供应商,以及相关终端消费者等直接受到影响。禁令发布时值中美贸易战时期,不少国人都把矛头对准美国,认为美国想借此打压中国,渐渐地又上升演变成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而抛开家国情怀后,不难发现我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美国为何能对中兴下此禁令,为何一纸禁令能让如此一个高科技公司遭受如此重创?以手机为例,中兴手机中近六成的芯片来自高通,部分器件也几乎全部来自于美国厂商,而在5G到来之际,长达七年的出口禁令无疑会拖垮中兴,简单来讲,其根源在于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没有掌握在中兴自己手里,正是应了媒体于此番美国对中兴的打击“锁喉之痛”之称。

相比之下,在美国,我们熟知的大部分高新企业,例如英特尔,高通,谷歌等企业都有专门的部门,专门去申请数目繁多的包括核心技术在内的各项技术的专利。苹果也是如此,众所周知苹果手机是第一个使用滑动解锁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设计,苹果还专门申请了相关手机解锁的方式的专利。这不仅让小部分企业垄断了美国自身的相关市场,更是让以中国为例的部分发展中国家遭受打击。恰恰相反的是中国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都得益于中国人的山寨精神。因此难免会有人怀疑如果我们严格的执行知识产权管理,对中国企业来讲是否有益?

在我看来,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其实是对各国各公司之间最原始竞争力的最好的保障,是各国各企业之间自由竞争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制药,研发新药,往往会花费一个制药公司数十年的时间和大量的研发资金,一旦新药批准上市公司将获得巨大收益。但是如果知识产权不被保护,后来者会根据药品模仿制造出类似产品,由于没有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后来者往往会把价格拉到很低的水平,导致创新者血本无归。这样的例子更贴切的说明了知识产权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可或缺性,其地位毋庸置疑。中兴之痛更是警示我们:无论是企业自省还是自救,在对专利较为看重的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不断加强自主研发的投入,不断创新,从而掌握企业相关核心技术的 知识产权。就像京东总裁刘强东针对中兴事件发表评论时所讲的那样,对于高新企业来说,核心知识产权就像是经济命脉一样,当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时,总是会提心吊胆的。

事实上,在2017年3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6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情况中,中兴以4123项申请量排名第一,远超美国高通电子等行业巨头,从专利数量上来说,其实中兴并不差,但其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解不够全面,部分单位的专利申请可能较为盲目。这就导致了一方面很多专利在授权之后没多久就不能再使用或专利文献检索较低,在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的同时专利利用率卻较低,另一方面,我国高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主要集中在产品外观设计等科技含量较低的专利上,专利数量虽多,但缺乏核心技术专利的现象。 我国虽然是全球智能终端的最大生产国,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欠缺,国产芯片整体上长期处于低端领域,严重依赖美国进口成为国内不少缺乏芯片技术自主研发条件的企业的常态,高新企业就陷入了“引进-落后”的循环怪圈。

中兴事件给中国高新企业敲响警钟,而很多人误认为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但对于高新企业来说,其不仅是生存之本,更是发展之经。高新企业应加强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知,将知识产权定位为公司的核心资产。根据企业发展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战略,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短期期及长期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投入。在大量研发和创新的同时,要更注重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与改善,结合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针对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出具体详细的方案,并对企业可能面对的挑战做出相应的对策来防患于未然,以保证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得到较好的运作。

对于大部分高新企业来讲,技术,专利的缺失主要是相关人才的缺失。在设立知识产权部门的同时,企业可以针对企业某一战略目标成立专门的小组,吸引相关人才,或对公司原有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素质,这对企业在某些方面的短板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而对于高新企业的相关研发人员来说,在设计开发时可以尽量把前人积累的优秀成果充分地利用上,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一方面有较为显著的突破。此外一味地追求颠覆式创新,却忽略市场需求,往往会使专利一无用处,这就要求研发人员能根据企业的知识产权计划和战略目标,做出合理有益的专利申请。此外,现代社会中人才的流动性较强,关于技术研究方面的关键人员在离职后可能会带走企业的商业秘密,对于高新企业来讲,这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针对此问题,高新企业应健全相关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员工在离职之后仍然能自觉承担相应的技术或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责任。

当今时代潮流下,对高新企业来讲其实无所谓先来还是后到,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就能让公司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拔得头筹,这就要求高新企业在不断积累知识产权的同时更注重相关核心技术的产权,以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从而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佘顺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J].科技风,2018(32):223.

[2]邹明霞,李钦海,林富华.高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计划与组织[J].中外企业家,2016(17):99.

[3]邓富民,王涛.创新与求变:我国高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新举措[J].现代管理科学,2006(06):38-40.

[4]曾爱民.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应用、布局[J/OL].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5]王涛,顾新,杨早林,唐琳.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04):8-11.

[6]张劲松.浅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0):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