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院制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再思考

2019-09-10 03:52沈隐夕
高教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书院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

沈隐夕

摘 要:人才培养是国之大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理念贯彻进教育整个过程中,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坚定理想、敢于担当、提高素养、崇尚劳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由于目前德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始终牢牢抓住的关键点,近些年来,我国的书院制高校教育逐渐兴起和发展,它借鉴了中国传统书院和西方住宿学校制度的特点,构建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书院制教育围绕立德树人,通过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和环境熏陶,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合住宿、互相学习交流,建设学习生活社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进而融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①我国现代书院制高校教育是一种突出素质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书院制;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2-0174-03

Abstract: Talent cultivation is the major plan of our country. What kind of talents should be cultivated is the primary issue of educa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many times in the meeting that we should put the idea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China's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devote itself to cultivating all-round talents, who are firm in ideals, dare to take on, improve their accomplishment and advocate labor. Moral education is the key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gradually risen and developed. It draws lesson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ademy and western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 to build a platfor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cademic education revolves arou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al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strengthening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environmental nurturing, expanding academ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promoting the infiltration of students' literature and science, professional complementarity, encouragi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to live in mixed accommodation, mutual learning and exchange, building learning and living communities, and impar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open up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then merge the humanities and natural sciences①. Modern college education in China is an effective attempt to highlight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Keywords: academy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education mode; quality education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也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經济体,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相对于物质层面需求得到较大的满足之后,会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逐步提高。从长远发展角度看,我国目前虽然是经济大国,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只限于经济发展,还体现在人才培养和创新上,而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我国书院制高校教育是在传统高校教育基础上的创新,是一种有效尝试,但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还不够成熟,存在很多方面需要健全和完善,本文试图从现代书院制高校教育在当前人才培养的多个角度进行再思考。

一、我国高校书院制的发展

我国高校书院制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目前我国最早建立书院制的高校是香港中文大学,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自2005以来,中国的几十所大学尝试设立学院或实行学院制改革。复旦大学以复旦大学老校长命名的“直德”、“起飞”、“科庆”、“仁中”、“赛德”等五个学院,启动了中国学术体制改革。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孟先成学院,对免费师范生进行院系管理,加强通识课程,实行导师制。2008年,淮海理工学院东港学院进行了院系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了全学分制条件下民办中学院系学生工作的新模式。2008年,华东理工大学启动社区学院管理试点工程,汕头大学于2008年成立智成学院,上海大学于2011年成立社区学院,实施“住宅学院制”学生管理新模式。② 北京师范大学于2014年成立了“书院”;清华大学于2013年开始建设“苏世民书院”,并设立了“苏世民书院”项目,采用开放式教学、师生互动的书院式教学模式,跨学科素质培养和生活服务,并于2016完成第一次招生。学生秋天进入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汕头大学等也开展了大学体制改革,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服务。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加入台湾海峡两岸的大学,成立了“学院联盟”,③随着我国多所高校成立书院制,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逐年重视。

二、高校书院制发展的核心问题探究

书院制,从字面意思追根溯源,“书院”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书院的称谓。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书院制研究专家朱汉民总结出我国古代书院在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宝贵的书院精神: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 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④我国高校的书院制模式是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应该延续古代书院的精神,从中汲取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理念是立德树人,讲究德育,力图发展全能型人才。而我国高校书院制模式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每个学校的书院制模式从各个方面有共性但也存在差异,但我国书院制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宗旨是不可以改变的。德育是书院制发展的首要的目标,这意味着在人才培养上,衡量一个学生不可以只以成绩为标尺。我们应该首先从“美德”这个词来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道、法等各种道德理论流派相融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仁慈、孝顺、忠诚、爱国、勤劳、节俭、诚实、有利、谦虚、有礼,这些美德已成为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代代相传,至今仍光辉灿烂。在中国书院教育模式中,人才培养上应充分灌输我国的传统美德。唯有让学生充分领悟和付诸行动,这样才可以真正意义上体现书院制的价值。我国目前的国民素质在国际上声誉一直受到诟病。这也是一味发展经济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建设所造成的后果。如何改变这一境遇,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我国过去传统高校教育模式主要立足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书院制发展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在德育上的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教育应依靠和借助中华文化的力量,着眼于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发展,让学生有信仰,有美德,这样才可以与我国传统高校教育区分开。

三、书院制高校课程设置探讨

为了体现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理念,书院制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应当带有浓厚的书院制特色。目前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方面就包括课程设置。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是有待探讨的。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点相结合体现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且有效地在教育中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重视和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提高自身素质,书院制高校对于课程设置中的形式和内容都是需要思考的。过去我国的高校教育还是更多的侧重于专业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主要是专业课。但目前我国书院制高校和传统高校教育模式相比,更侧重于学生的德育培养,以及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所以,书院制高校在今后课程设置上,是否可以将学生的必修课增添一些国学知识和思想道德课程。并且在学分评估设置上也可以增加对于学生品行和社会实践成绩的考核。例如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如果是义工和支教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可以加分。

四、书院制高校校风建设的必要性

在校园文化研究中,校风属于校园的精神文化层面,是塑造组织成员行为和专业学习环境的完整而强制的力量。其核心是后天习得的无意识(或半意识)意识形态模式的概念,它在人们的行为中得到反映和加强,并且默默地但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⑤校风是学校的整体风气,是学生的行为举止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职员工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班风、学风的体现。书院制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意识到校风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将书院制的核心理念体现在校风建设上,是我国目前书院制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书院制是为了培养全能人才,有素质的人才,校风建设上也应当体现这一核心理念。在学生的行为举止规范上,书院制高校应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严格要求并制定执行方案。大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主要集中在宿舍矛盾,在宿舍玩游戏,不尊重师长和同学等。在这些问题上如何用书院制的理念去化解以及削弱是值得研究。研究表明,良好的学校氛围是有效校风的重要特征。据文献回顾,有效学校有四个特点。1. 沟通;2. 所有成员中的合作;3. 组织和管理;4. 以学生为中心。在学校氛围中,与学生学业成就关系最密切的是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的高期望;有序的班级和学校环境;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高士气;以学生高期望为特征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生积极的社会关系。⑥通过对有效学风的分析,书院制高校在校风建设上应当充分将书院制理念和有效校风相结合。并且在校园社团中也大力推行与素质教育相关的类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书院制高校辅导员导师制多元化能力的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关系最紧密的角色,他们是学校的一线工作者,传统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繁杂,经常会身兼数职。传统辅导员通常具有行政工作和老師的双重身份。随着我国目前在人才培养上,越来越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现代书院制辅导员在工作上也有所创新和改变,逐渐衍生出导师的新身份。书院导师制是高校立足于立德树人建设的典范,这也意味着书院制辅导员与传统辅导员的很大区别是从原来侧重行政管理角色逐渐向导师引导学生的角色转变。如何做好大学生群体的导师,是辅导员角色转变中所要把握和重点思考的问题。现代书院导师所肩负的使命,不仅是思想品德上的引导,还有就业指导等等,要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书院制辅导员自身能力多元化的发展和建设。

对书院制导师身份的解读和要求:

1. 导师应遵循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原则,做学生的榜样。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工作者,他们的言行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学生。因此,作为学生的导师,平时应当严格要求自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更多的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正确引导学生。

2. 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大学生刚从高中考上大学,对未来充满迷茫,他们很多时候容易盲从。辅导员作为他们的导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在前途发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规划好四年的大学生活,从学习,生活,思想等全面引导。大学四年,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阶段。书院制辅导员应该从繁重的行政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学生的品行培养上。人才培养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人的道理和原则有很多,我国古代传统美德是辅导员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很好的指导手册。书院制高校可以将我国古代的传统美德编撰入学生手册中,并设立书院学生手册。学生手册是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参照指标,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我国的国学博大精深,是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国学里所包含的那些经典的古训等都可以纳入书院学生手册里。让辅导员更好的用书院制特色的学生手册管理学生。

3. 培養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大学是人步入社会的衔接平台,工作和学习有很大不同,工作需要人际交往,很多学生在学校里可能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人际交往不一定很强。走上社会很容易碰壁。大学不仅是象牙塔,也是小社会,一个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会出现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例如出现宿舍矛盾,甚至出现人际交往恐惧症。有一部分人从原来学业繁重管理严格的高中,突然进入到管理比较宽松,基本上全靠自觉性学习的大学里,不知所措,失去方向。有不少孩子因父母不在身边,缺乏自我控制力,开始沉迷游戏,隔离外界,出现自我放纵或者封闭自己的现象。大学里很多宿舍矛盾都是同学之间相互不懂得尊重导致的。书院制辅导员面对这些大学生很容易出现的流行病,应该要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所有与人际交往有关的活动中去,比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前很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避免出现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4. 做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宣传者。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我国高校恶性事件频发,究其深度原因都与心理健康相关。书院制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导师,应该把重心多倾向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建设上。辅导员要多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进操场,多锻炼身体。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健身馆,各种项目的体育活动,大学生不能整日待在宿舍打游戏,除了多参加体育活动以及社团活动,还应该更多地去参加社会活动,应当提倡大学生多去做义工、支教等工作。让学生通过这种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和感受社会的各种不同阶层的生活,让他们更懂得生活的不易和真谛。大学生不仅应该懂得如何去学习更应该懂得热爱生活,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发现人生的真善美。

目前,我国书院制高校由于发展历史不长,尚存在着很多有待改进的方面,书院制是我国在高校教育上的一次尝试和创新。书院制的发展应当始终立足于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将书院制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中。将我国传统美德传播到大学生群体中去。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国在书院制高校教育发展上,应不断改进,努力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注释:

①两岸三地7所高校发起成立亚太高校书院联盟[EB/OL].新华网.

②缪志聪,姚臻,丁姗.苏州大学试点“书院制”[N].中国教育报,2011-09-06(2).

③孟彦,洪成文.我国大学书院制发展之思考[J].高教探索,2017.

④朱汉民.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对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1(4):4-5,4.

⑤袁振国.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⑥James Griffith.School climate as group evaluation and group consensus: student and parent perception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0,101(1):36-61.

猜你喜欢
书院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