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新区“城东厢”

2019-09-10 07:22
杭州 2019年2期
关键词:临安城墙新区

南宋临安三本方志,通利桥、米市桥、五柳园桥,即后来的斗富一桥、斗富二桥、斗富三桥,最早出现是在《淳祜临安志》上。

当时,出东城走崇新门(相对现在清泰路的城头巷口)、走新门(相对现在望江路的金钗袋巷口),护城河(现东河,时称“东运河”)上都有桥。两座城门之间,也从没有破墙开过半扇便门,那为什么要造通利桥、米市桥、五柳园桥呢?

乾道五年(1169年)《乾道临安志》上,杭城有七厢六十八坊(不包括宫城),并标注,在1141年,高宗准奏增加候潮门外与江涨桥区块两个厢。到了淳祜十二年(1252年)《淳祐临安志》上,随着杭城经济、人口高速发展,又增加了三厢,其中有东城墙外的“城东厢”,只辖一个“淳祐坊”,是发展中的新区。

“厢”是宋时的辖地行政级别,早年,江南的县府所在,称“城厢镇”,便是沿袭。再大的县,都不能僭越。“城东厢”,就是一个城厢镇的规制。为此,在淳祜年间造了第一座“淳祜桥”后,从现在的清泰路到望江路,又造十一座桥梁,横跨护城河(东河),以便新区的直达(见《咸淳临安志》)。

可以想象,当年东城墙外,沿河有开阔便道,熙攘士民出了城门沿城墙分流进入新区。或许,他们去看刚到的暹罗大象;或许,去船埠迎送亲人,城河(当时称“东运河”)往北可直达运河(现上塘河),在新门的北侧,是一段三面可以泊船的断河头。

“侬情长如江上水,愿郎弗住断河頭”,说的是情郎到了断河头,随时会登船而去,河断,魂也断。“无情最是断河头,送往迎来不暂休……裘寒似铁霜华重,帆饱如弓风力道,行路艰难忧子职,科名蹭蹬莫淹留。”说的是老人送子北上赶考,晨霜凛冽,衣寒如铁。他祈祷儿子,考不中,千万别在京城滞留。

当然,裙钗软舆的闺秀,去的是五柳园,听说菊花正艳。南宋《都城纪胜》说五柳园是“西御园”,可以和新门外“东御园”媲美。当然,这是花园的折腰之美。《梦粱录》称五柳园为“西园”,也可以看出它的亲民。

不过,这么短的一段城墙外,规模投入十一座桥,最大的需求,应该是商市的。米市桥、通利桥,还有湮没的升仙桥,仅桥名都读出贸易和奢华。《梦梁录》卷十六说,若大杭城,米市只有三处:“湖州市(湖墅)、米市桥、黑桥。”要晓得,这是一个“一百二十四万七百六十”人口的京畿。

在“新开门外草桥下”,有米行“三四十家”。“下”,杭人指“北”或者“西”。 “草桥下”,就是草桥以北到米市桥。“苏、湖、常、秀、淮、广”运来的“客米”(并非仅本地稻米)源源不绝,品种有“早米、晚米、新破砻、冬舂、上色白米、中色白米、红莲子、黄芒、上秆”等十七种。哪怕隔年“陈米”也不欺买家,单列标明。每天,以升度日的“细民”要零售“一两千余石”(10万公斤左右),“府第、官舍、宅舍、富室,及诸司”全是批发。

“物流”也一应具备:“叉袋”可以租赁,“又袋”就是麻袋,杭州方言;待雇的“肩驮脚夫”有“甲头管领”;船只“各有受载舟户”担保。整包买米,不用买家“劳余力”,当即车、舟送到。

繁华,当然少不了声色。《癸辛杂识》说,好断背者在此也有集聚之地,他们抹胭脂,佩盛饰,取名像女子。或许,新区甫定,“警力”不够。周密感叹:对此现象,没能看到按“旧条”惩治。“旧条”是指北宋政和年的条法:“男子为娼者,杖一百,赏钱五十贯。”杖打一百,是“毙命”这道坎前的股肉稀烂,少说卧床三月。“赏钱五十贯”治伤,也算“怜香惜玉”。

宋亡元起,到了元末,占据杭城的张士诚扩建东城墙到了如今的环城东路,将这一片“城东厢”纳入了城内。十一座桥后来湮没了七座,只剩了安乐桥(现西湖大道)、通利桥(斗富一桥)、米市桥(斗富二桥)、五柳园桥(斗富三桥)。东河(护城河)的断河头,也逐渐往北淤塞, “十八变”了。

猜你喜欢
临安城墙新区
城墙边做游戏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赠我如你一般的骄傲
岁月也曾可期
城墙外边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