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促共进,为了孩子更美的生命旅程

2019-09-10 06:15苏瑞霞李晶鑫孙萌
教育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中央美术学院美育艺术

苏瑞霞 李晶鑫 孙萌

2019新年伊始,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2018-2019学年教学成果展在798艺术区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以“造梦者”为主题,共展出学生优秀作品500余件,涉及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创意美术、思维创意四大课程系列。活动展现了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工作的丰硕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作为第一批加入“高参小”资源校的单位,五年来,中央美术学院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院是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带领孩子们在艺术的天地中追梦、造梦、圆梦的?让我们来听听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项目负责人卫艳主任的感想。

双向促进:“高参小”让高校和小学实现双赢

问:您认为“高参小”项目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卫艳:“北京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简称“高参小”,这是2014年北京市教委启动的一个创新型项目,旨在聚合高校的专业教育资源以及社会的优质资源,使小学的体育和美育教育资源更丰富,教育视野更开阔。

2018年8月,在中央美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这对美术界和美术教育界是极大的鼓舞,激励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美育工作,为基础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代表。学院始终继承发扬民族艺术传统,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建设民族美术教育事业为己任,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从最初的纯美术教育学科,发展为今天造型艺术、设计艺术、建筑艺术、艺术人文四大学科群相互支撑的现代综合性美术教育学科体系,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美术院校。进入新时代,中央美术学院更是肩负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重任,放眼全球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坚守百年美育的初心,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美育的使命。

“高参小”一直以来都是中央美院向外输出学院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出口。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学院积极利用在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与师资优势,来辐射项目小学,同时也以此促进自身对基础美育的研究,深化美术教育实践。对于青年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参与到“高参小”项目中,能够很好地发挥专业所长,丰富实践体验。总之,我认为“高参小”项目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是“以一座城的资源来滋养一代人”,搭建平台,以高校和社会的优质资源,助推基础美育提升到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是促进高校参与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不断丰富和深化美术教育的特色实践与成果转化。因此对于高校和小学来说,“高参小”具有双向促进的作用。

多维推动:助推项目学校美育工作全面升级

问:请您介绍一下中央美术学院在开展“高参小”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卫艳:五年来,学院坚持按照教委要求支持朝阳区的项目小学,在教材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校给予支持,现已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特色教学体系。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院始终遵循青少年艺术成长经历的发展规律,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意能力,通过丰富的图像视觉体验,鼓励学生深度参与艺术活动,滋养个体生命成长。

我们努力做到“量体裁衣”。集合專家团队对项目小学进行调研、考评,双方做好积极充分的沟通,了解学校在教学目标、办学理念、课程设置与开展、教材、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及诉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然后科学制定规划,调动各方资源,同学校一道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社团课程,开展创意美术教育。校本课程立足学校的办学理念,校本教材贴近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与国家课程教材相契合,力求更优化、更精进。社团课程主要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发挥中央美院的专业性特长,组织如书法、绘画、版画等社团。创意美术结合国外资源,以美术史发展为线索,课程设计体现实验性和前瞻性,让学生以广阔的视野和包容的态度感知艺术的流变,进而丰富多元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在师资培训方面,我们主要是帮助学校去“造血”。加强面向所有教师的教育培训,涉及理论类和专业类两大类。理论方面,通过开展讲座、研讨会、专家公开课,促进跨学科整合,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课程培训方面主要通过举办大师工作坊和主题课程,组织教师开展参观、访问、专业研习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高参小”项目平台,学院还积极助力小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力求不断深化对各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传承、创新、积淀中注入新时代的活力:通过创意课程融合和活动引领来加强德育;通过课程设计和绘本训练来助力学校的奥运教育;创建“流动的美术馆”来丰富校园文化;打造艺术文化节和拓展活动等。我们更多地是结合学校本身的文化活动内容来不断丰富特色教育的内涵,得到了小学广大师生的认同和支持。

回归本真:美育让生命更完整、更丰盈

问:现在有些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美术教育,很多家长也非常积极地送孩子去学习美术、上美术课外班,但某种程度上会带有一定功利性,如为了以美术品牌促进招生,或者让孩子有一定特长在升学考试中占得先机等。您对此是怎么看的?您认为美术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卫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美育受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美育或美术教育的市场诉求和竞争。这种对于美育的高度重视无疑是好的,但市场的扩容开发并不代表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应试教育现象还普遍存在,美育践行仍然面临资源不均、水平参差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是北京市教委支持下的教育项目,我们所关注和思考的是“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需要何种美术教育,又该如何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发挥高校的专业力量和资源优势,将最好的教育提供给新一代的学生”。美育在孩子生命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中央美院在项目小学的美育工作中,将适用于学生阶段性发展的、有助于丰富学生艺术成长经历的课程提供给学生,不仅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和活动体验,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内心世界,用艺术的方式滋养情感和心灵,从而陶冶情操,树立自信心,促进个性发展。我们也希望通过“高参小”项目能够形成一种声音,传达新时代的美育理念,去影响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美育工作者,给予孩子们正确的美育熏陶——遵循青少年艺术成长经历的发展规律,保护和激发学生创意能力,滋养学生个体全面成长,让他们善于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让成长更美好,让人生更幸福。在改善社会对于美育的认知方面,政策的引导、标准化评估体系的建立等都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件需要有关各方长期努力的事情,我们任重道远。

五年来,中央美院在“高参小”项目的推进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学院将对这些成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归纳、整理,以期构建更多具有引领性的、有特色的、成体系的美育课程,在“高参小”项目中,在北京乃至全国的美育领域,推广、共享这些经验和成果,以更好地引领孩子们以美启智,以美养德,与美相伴,向美而生。

猜你喜欢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艺术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纸的艺术
张青简介
美育教师
寇月朋作品欣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布画油彩 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