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关于哪吒艺术形象价值转向研究

2019-09-10 08:12谢畅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价值研究哪吒

谢畅

摘要:《哪吒闹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不同时代背景下以哪吒动画人物为主题的动画电影,反映了不同的哪吒动画艺术形象的价值意义。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动画人物形象价值转向研究体现了哪吒艺术形象的不同风格。从“善”到“恶”的哪吒艺术形象,以及从“父命难违”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代观念都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哪吒艺术形象不一样的价值意义。也正是因为这些异同,增添了哪吒动画艺术形象的魅力,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价值。

关键词:哪吒 敖丙 艺术形象 价值研究

哪吒,作为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一个经典的IP形象,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具有着独特的地位。在中国名著《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哪吒这一艺术形象都具有着典型意义。随着1979年中国动画电影《哪吒闹海》的上映,哪吒作为一个经典艺术形象留在了观众的心中。深受大家的喜爱。哪吒,这一名字从印度佛教中传出,并进行了多次的演变。哪吒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太子,其职责为扫邪除恶,保护百姓。在《封神演义》中第十二回里记载了哪吒的出生时的情景‘李靖大惊,望肉上一剑砍去,划然有声,分开肉,跳出一个小孩儿来,遍体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皮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这位神圣下世,出在陈塘关,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灵珠子化身。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哪吒天生神力,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来到世间。从1979年的《哪吒闹海》到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人物形象的演变也逐渐冲破传统的束缚,开始有了新的发展。

在1979年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哪吒这一动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观众们的眼前。由上海美術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电影化,中国的水墨山河在电影中跃然银屏之上,表现出中国绘画的特点。提升了画面的整体审美水平。成为当时代最受欢迎的动画电影之一。

一、形象与荧幕统一的哪吒艺术形象

哪吒在1979年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是一个穿着红肚兜,头上扎着两个发髻的孩童。他生来由于是灵珠子转世,所以具备了异于常人的神力。他虽然是个顽皮小孩儿,但是他乐于助人。爱憎分明,惩恶扬善的他深受陈塘关百姓们的喜爱。《哪吒闹海》中精美的动画画面融入了独特的中国特色,小哪吒在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的背景的衬托下将孩童的活泼展现的活灵活现。正是因为哪吒是灵珠子转世,拯救苍生。导演将真善美全部注入到了哪吒的艺术形象之中,为之后哪吒大战敖丙做了铺垫。

在2019年7月26日,全国掀起了一股“哪吒热”。新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哪吒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做出了新的阐释。这部动画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将哪吒形象颠覆传统,重新塑造成一个“小恶魔”在经历过种种事情打破成见,主宰自己命运的故事。在电影的开场,与《哪吒闹海》截然不同的是;哪吒的身世不再是造福世间的灵珠子转世,而是终将难逃天劫的魔丸转世。从灵童到魔童,对哪吒这一人物形象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对观众来说,他们对从“善”到“恶”的哪吒形象也产生了对故事走向浓厚的兴趣。这一次的哪吒,依然是扎着发髻穿着肚兜的孩童形象,但魔丸转世的他拥有着强大的杀伤力,他的一举一动都令陈塘关的百姓们叫苦不迭。导演饺子赋予了哪吒披着魔童外衣下真善美的灵魂,哪吒内心的善良可是他在陈塘关百姓们的偏见下不愿意展露真心。小哪吒睡不醒的双眼、晕黑的“烟熏妆”以及露齿的邪恶微笑都成为哪吒的独特艺术符号。这部动画的制作可谓细致,哪吒的恶作剧的表情以及受欺负时抖动的小肚子都给观众们带来了极致的观感享受。

二、情节与结构统一的哪吒艺术形象

无论是在《哪吒闹海》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大战龙王三太子敖丙这一主要情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与完美的展现。

在1979年的《哪吒闹海》中,某天海里的妖怪夜叉出来要抓童男童女带回龙宫,在海边,夜叉抓走了一个小女孩。这时候,哪吒发现了夜叉抓走了小女孩于是奋不顾身地去救小姑娘。夜叉被打败灰溜溜地回到了龙宫向龙王禀报此事。并且派龙王三太子敖丙去捉哪吒。哪吒遇到敖丙,两人在激烈的战斗中打的难舍难分,最终敖丙败在了哪吒的手里。哪吒便抽了现身为龙的敖丙的龙筋。龙王勃然大怒;要杀掉哪吒为敖丙报仇,不然就要水淹百姓。李靖作为陈塘关的总兵大人,顾全大局,为了不让灾难降临到陈塘关百姓的头上,只能忍痛看着哪吒选择了自刎。哪吒与敖丙之间的大战使得哪吒的艺术形象变得更加的饱满和生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动了观众的内心。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讲过:“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哪吒代表了上个时代“中国好少年”的形象,在为了拯救小女孩大战敖丙之后;首先他做到了一人做事一人当,敢于承担的有强烈的责任感的少年。其次,孝顺的他为了父亲和陈塘关百姓选择面对死亡。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成为上世纪人们称赞的动画小英雄。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中,龙王三太子敖丙的出现与以往的不同寻常,他和哪吒都发现夜叉抓走一个小女孩。两个人都为了救小女孩奋不顾身。最终小女孩被救出,而哪吒与敖丙也成为了好朋友。动画中的敖丙不再是反派形象,哪吒也打破百姓偏见从魔童变成了英雄。以及到电影的最后,在两个人的齐心协力下;躲过天劫的哪吒和敖丙两个人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整部动画结构完整,矛盾冲突冲击着观众们的视线。打破以往人们对哪吒这一经典动画人物形象的认知,哪吒的从“善”到“恶”以及敖丙背负着龙族希望的善恶转换都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变得精彩至极,矛盾的激化增添了情节的曲折色彩,在情节与结构统一的背景下;哪吒整个艺术形象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三、独特与普遍统一的哪吒艺术形象

从哪吒大战敖丙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哪吒在《哪吒闹海》中是一位敢作敢当,英勇大义的中国好青年的形象。首先他作为灵珠子转世,职责就是保护世人。他的本身就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哪吒作为一个责任感极强的少年,为了保全大局,选择自刎。他传达了一种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其次传统理念“父命难违”也在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哪吒的自刎虽然令父亲李靖感到无比心疼,但是牺牲了哪吒一人,换了陈塘关百姓的安全。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点;给龙王一个交代,李靖也就只好眼睁睁看着哪吒倒在自己的面前。

由于哪吒具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中国少年的普遍性。在整部动画电影里,哪吒作为一个普通的少年,乐于助人和爱打抱不平以及活蹦乱跳的孩子气都充分的展示了哪吒作为一个普通少年的特征。然而在最后的敢作敢当和“父命难违”下主动牺牲自己彰显出哪吒的独特的个性特征,正是因为独特与普遍的统一,演绎出哪吒这一经典艺术形象。使得哪吒这个人物形象表更强烈的种植与观众们的心中。

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小哪吒在出生的时候,由于是魔丸转世便遭到百姓们的厌恶。他从小就自暴自弃,活在人们的偏见中。而在《哪吒闹海》中的反派龙王三太子敖丙与被窃取来的灵珠子转世结合,却成为了温文尔雅的好青年。但是灵珠子转世的敖丙作为龙族,虽然做尽好事,但仍然被百姓们偏执的认定龙族就是坏人。

哪吒和敖丙都是作为笼罩在人们偏见下成长的少年,电影中有一句话说:“人心中的成见如一座大山,任你怎样努力都别想搬动。”正是这世间的成见,令两位少年心中充满着无奈和伤心。可是在经历了种种事情之后,哪吒打破了人们的偏见,去遵从自己的内心。在电影的最后哪吒说道:“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突出了电影的主题,主宰自己的命运。打破成见,才能展示出真正的自己。而敖丙在最后也放弃一切仇恨,为了友谊宁愿用自己的身体去帮助哪吒抵挡天劫。在世间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哪吒和敖丙一样的青年在许多人的偏见下丢失了看清自己内心的勇气。但是在最后电影里导演借助哪吒和敖丙传递出命运由自己主宰的精神,也传递了伟大的友谊精神。正因为如此两位少年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使得两个少年在最后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哪吒艺术形象转向研究意义

首先,《哪吒闹海》与《哪吒之魔童降世》都将哪吒这一人物形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哪吒闹海》中,哪吒作为灵珠子转世,深受百姓爱戴。他也担负起保护陈塘关百姓们的责任,斩妖除魔,乐于助人。哪吒艺术形象在《哪吒闹海》中确立了哪吒这一经典艺术形象的地位,将哪吒深深的刻入在几代人的心中。他符合上个世纪的时代主题,体现了中国少年的勇敢和强烈的责任感。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將哪吒形象从“善”到“恶”,塑造出魔童的形象,在百姓们的偏见下;冲破偏见,证明自己。两个哪吒的人物形象都是敢作敢当的中国好少年的形象,但是后者冲破了偏见的束缚从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一观念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也更加肯定了自身的意义。

其次,《哪吒闹海》中哪吒作为一个孝顺的好少年,顾全大局,最终“父命难违”牺牲自己保全大局。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强调了“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才算”。主宰命运成为了哪吒最终的选择,时代的不同;中国少年对命运的理解也不同。在继承上个世纪哪吒的勇敢和强烈的责任感的同时,更要学会主宰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别人的偏见大山将自己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打破偏见的束缚,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真正的做好自己。从“父命难违”到“主宰命运”这一观念的改变,强调了自己命运要自己把握。有时候,社会对自己充满成见。但是勇于去打破成见,主宰自己的命运。才能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到自己手中。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青年也正是要掌握自己命运,才能更好的发展祖国。《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结合时代观念为哪吒这一人物形象增添了许多魅力。不仅激发了观众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兴趣,也从体现了打破偏见主宰命运的精神。

《哪吒闹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中国动画电影优秀作品,两部电影以哪吒这一典型艺术形象传递出不同时代下的中国少年体现的价值意义。优秀的电影作品不仅仅具有审美娱乐的作用,他更具有审美教育的意义。哪吒人物形象传递的思想内容融入到电影之中,观众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在以情感人的作用下潜移默化的受到艺术的教育作用。在给观众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人们在看电影中艺术欣赏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得到人生的感悟。《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中国传统故事改编成具有当代特色的动画电影,它的继承与创新都将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正是因为它的成功,将引领着更多优秀中国动画电影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文刚 《哪吒形象演化考论》[J] 宗教理论与其他理论研究

[2]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付方彦 《哪吒形象流变研究》[D] 长沙理工大学

[4] [法]罗丹《罗丹艺术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5]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价值研究哪吒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