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透明化在对外汉语课堂的应用

2019-09-10 07:22屠燕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透明化罗恩理查德

屠燕飞

摘要:思维透明化理论由哈佛大学的罗恩.理查德和他在“零点计划”的几位同事共同提出。该理论包含了很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用的策略——思路,通过对思路的运用,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教学更有目的性。笔者通过对其中的一种思路——观察|思考|怀疑的应用呈现学生思考的过程,促进教学。

关键词:思维透明化;思路

一、思维透明化理论

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倾向于详细地给学生解释语法,或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会组织一些课堂游戏。但是语法解释比较枯燥,而游戏教学的学习目的性不强,学生在玩过之后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一书中,罗恩.理查德和哈佛大学“零点计划”的几位同事一起,通过实验研究出一整套被称之为“思路”的课堂教学策略。罗恩.理查德和他的同事们期望通过在课堂上合理地运用这些思路,学生的思考过程可以展现在教师面前,从而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让教师能够更有目的性地准备接下去教什么。

二、思路:观察|思考|怀疑

所谓“观察|思考|怀疑”策略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教师出示一幅画(或者一段视频、一段音频、一个物体、一篇文章……),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后,不带任何观点地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

第二步:“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三步: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该思路更适合和主题式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运用在主题的导入介绍阶段,也可以用在主题进行中或者在主题结束的时候作为总结。下面笔者就以“春节”这一主题为例,介绍在主题进行的不同阶段对于该思路的运用。

在主题导入介绍阶段,笔者出示了全家人在一起穿着红色的衣服吃年夜饭的图片,图片上有很多春节的装饰。学生通过“观察”这一步,可以描述他们看到的,比如:人物的着装、桌子上的饭菜、部分装饰。进入第二步的“思考”,笔者先询问学生他们觉得这张图片上在发生什么?然后引导到他们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这一步中,学生需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图片上的场景。最后一步的疑问则需要学生就这张图片提出任何相关的想要知道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是红色的?为什么有这些装饰?为什么桌子上有很多菜等等?三个步骤的每一步都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的不同信息:第一步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服装、饮食等部分词汇的掌握情况;第二步除了了解学生的已有语言能力,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已知情况。第三步将帮助老师把握学生的兴趣点。

再以“春节”主题为例,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笔者还是可以出示相同的图片,这时,学生给出的信息会包含更多细节,比如:可以在第一步“观察”到某种特定的装饰——中国结;可以在第二步“思考”中国结怎么会出现在图片上;可以在第三步提出“为什么有中国结”这样的疑问。这样,就可以帮助老师把上课的内容进行深入,引领学生进入比较详细的文化元素的探讨。

在主题结束的时候,笔者继续运用相同的图片,这时在“观察”这一步学生将把在主题中学习到的所有相关词语都运用一遍;在“思考”一步,学生可以编纂一个和图片上的一家人有关的故事;在“疑问”一步,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作为课后的作业,让他们可以自己去搜素答案,自己解答,在汇报的时候,可以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句式来解释清楚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巩固练习的效果。

三、小结

上文只是思维透明化理论运用的一个例子。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思路”不同于以往的一些课堂活动,运用“思路”,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可以结合学生已知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而且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在一个生活化的有意义的场景中进行的。对外汉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由运用语言,那么“思路”的运用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恩.理查德,马克.丘奇,卡琳.莫里森.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Ron Ritchhart, Mark Church, Karin Morrison.Making Thinking Visible[M].San Rrancisco: Jossey-Bass Press, 2011.

(同濟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00127)

猜你喜欢
透明化罗恩理查德
用蛋管住鸡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享受生活的绝症患者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思考探讨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从公共权力透明化看公共问责机制建设
基于云技术的“透明化”应用平台及其落地
用蛋管住鸡
和魔鬼做交易
英国雕塑家理查德.狄肯访谈